分享

孔子会怎样对待被释放归来的己方俘虏?

 六谷斋 2016-05-13

孔子会怎样对待被释放归来的己方俘虏?

丁启阵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大概是对孔子称赞管仲有不同意见,子路对孔子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臣属召忽为此自杀,另一个臣属管仲却没有去死。这不算是仁吧?”孔子回答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国之间的会盟,暂停战争,这都是因为有管仲的帮助啊。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左传》庄公八、九年记载,齐襄公(名诸儿)无道,鲍叔牙护卫襄公弟弟公子小白(桓公)逃亡莒地。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管仲、召忽护卫襄公另一个弟弟公子纠逃往鲁国。齐人杀无知,鲁国伐齐,接纳公子纠。小白自莒先返齐国,自立为君。于是讨伐鲁国,逼迫鲁国杀死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管仲不但没有追随公子纠自杀身亡,反而经鲍叔牙推荐,被桓公任命为宰相。

孔子很少以仁字许人,足见管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不少人说孔子毒害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其实,许多罪名是被有意捏造,被误记到他名下的。如果遵循孔子的本意,我国文化、我国民素质,有些方面反而不如是之不堪。

比如说,我国现代,对于战场上遭敌军俘虏的战士,释放返回之后,往往采取极度不信任的态度,打入另册。这些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战士,人生从此灰暗,生计从此艰难,或孤独以终老,或死于贫病交迫。而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看,他的思想观念里,没有不忠,没有变节,没有贪生怕死;有的却是宽容,是理解,是欣赏。

假如中国文化,真正继承了孔子对待管仲的这种宽大胸怀,这种不计前嫌的仁爱之道,多少人间悲剧可以避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