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界书生 | 那个和扁鹊齐名的男人

 虚空了虚空 2016-05-14


缇萦救父小漫画


80后们小时候可能看过一部国产动画,叫《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一集就讲西汉初年,山东有个小姑娘淳于缇萦,她父亲是个医术很好的医生,因豪商诬告入狱判下肉刑。缇萦主动随父进京,上书朝廷,愿献身为奴抵赎父亲的刑罚。千年一见的好皇帝汉文帝被孝心感动,终于下令赦免其父,并废除了肉刑。

女儿的名声,在历朝历代都超过了身份名医的父亲。小姑娘的父亲是谁?可能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可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两位医生树了传,其中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扁鹊;而另一位,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淳于意


扁鹊的记述,因历史久远、资料缺乏,因而常带有浓厚的传说色彩。传说,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是这么教扁鹊的:长桑君从怀中拿出一种药给扁鹊,告诉他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这种药,三十天后就能知晓许多事情。又接着拿出全部秘方给扁鹊,忽然间人就不见了。扁鹊遵照师嘱,服药三十天,就能透视,不仅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还能在诊病时看见五脏内所有的病症。

——这是学医呀还是传授邪教呢?古人啊,对于失传的东西,就喜欢搞成神话才开心。司马迁是淳于意孙辈的人,因而对淳于意的记载要详实可信得多。


扁鹊


那么淳于意是怎么学医的呢?

淳于意本是齐国(汉初采取诸侯分封制)临淄的太仓公(有说是会计,有说是粮官),年轻又爱好医学,但那会儿也就是个“票友”级别。26岁时,有个老中医叫阳庆,七十多岁没儿子,于是叫淳于意来做他徒弟。但这个师父说:“把你过去自学的那一套都扔了吧,到我这儿重新开始,我把绝招都教给你。我这儿有黄帝、扁鹊诊脉的秘籍《脉书》《上经》《下经》,教你用五行学说看病,还有精辟的药剂理论。”淳于意学理论就用了一年,第二年试着为人治病,虽有效但还不精到。第三年才能诊视病情、决断生死,达到精妙的程度。后来因为种种关系,又向公孙光学习了几年。


仓公淳于意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一个人学医的命运啊,不仅仅要靠自我的奋斗,还离不开正确的师承和经典的传授。淳于意不会想到,年轻时自己折腾的那些,竟然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不禁联想到,孙思邈年轻时也渴望见到《伤寒杂病论》一书而不得,可见在上古时代,学习这件事还真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

《史记》除记述文帝十三年淳于意免去肉刑后应诏回答汉文帝询问,叙述自己学医、行医的经过,还讲述了他25个,也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诊疗病案,史称“诊籍”


“齐王家的男孩生了一种气膈病,病人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时常呕出胃液。这是因为内心忧郁,常常厌食导致的。我当即调制下气汤给他喝下,只一天膈气下消,又过两天就能吃东西,三天后痊愈。我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我切脉时,脉象浊重急躁,这是心病的脉象,属于阳络病。脉理说,脉达于手指时壮盛迅速,离开指下时艰涩而前后不一,病在心脏。病人全身发热,脉气壮盛,称作重阳。重阳就会热气上行冲击心脏,所以病人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就会络脉有病,络脉有病就会血从上出,血从上出的人定会死亡。这是内心悲伤所得的病,病得之于忧郁。”

以现代眼光看,这个病案讲述的,是一个儿童因为情绪问题导致心烦、不食、呕吐的疾病,古人心胃不分,在这里就是阳明腑实不通、实热在里,所以用下气汤去治疗,药一服即愈。

“齐国中大夫患龋齿病,我灸他的左手阳明脉,又立即为他调制苦参汤,每天用三升漱口,经过五六天,病就好了。他的病得自风气,以及睡觉时张口,食后不漱口。”

古人口腔清洁做不好也会龋齿,怎么治?一边艾灸他的手阳明大肠经,因为牙齿是阳明经所循行之处,上牙属胃,下牙属大肠,我们可以猜测这位爷的龋齿应该是下牙,艾灸大肠经可以清除湿热,提升正气,尤其是手阳明的合谷穴,面口病尤其多用;一边用苦参汤漱口,因为苦参外用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嘛。这是典型的标本兼治。

手阳明大肠经

“临淄有个叫薄吾的女人病得很重,许多医生都认为是寒热病,会死,治不了。我不信这个邪,诊脉后就知道了,这是‘蛲瘕病’。患者肚子大,腹部皮肤黄而粗糙,用手摸腹病人感到难受。我用芫花一撮用水送服,随即泄出约有几升的蛲虫,病也就好了。过了三十天,身体又和病前一样。因为蛲瘕病得自寒湿,寒湿郁积太多不能排出,于是不断生虫。我切脉发现尺部脉象紧而粗大,又毛发枯焦,这是有虫的病状。但她脸色有光泽,内脏没有邪气,病也不重。”

这个医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诊断技巧,腹大不可触碰,腹部皮肤黄而粗糙,显然是因实致虚,病根在虫上。用芫花一味,能帮助排虫,可是治标不治本,一段时间后体内留下的虫子还有繁殖环境又会长出来。但是那个时代治疗手段有限,并不能完全根治。

这些个医案,都透着那么一股上古时期的朴素劲儿。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细品味文字,会发现用词乃至术语都和《灵枢》《素问》那么的一致,用药也都相当简单,以单味药或者三味药以下的小方居多,使用的药物也是常见的芳草或石头。现代考证,《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和这簿《诊籍》时代是极其接近的,有可能《诊籍》略微早于《内经》。

这就是中医这门医学童年时的状况了:上古的先贤们因为药物有限,不得不采用针灸、汤熨、按摩等疗法,所以会更加注重正确的治疗理论体系的构架,没有这些和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古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治病。

最后,近些年外界给中医泼脏水,说两千多年来中医一点进步都没有。一派胡言,书生感觉非常气愤,一派胡言!不仅是中医,任何一门技艺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才有进步,我们看看中医的童年,就更会明白中医如何成长为如今的参天之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