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论就是要击垮对方

 辷盀 2016-05-15
昨天下午我评了一场广东省高中生辩论赛的大决赛,对阵双方是东莞中学和广州执信中学,前者是去年的全国高中生辩论赛冠军,最后结果是后者以15:6获胜,说这场比赛代表中国高中辩论水平可能不合适,但加个之一肯定没问题。然而比赛过程像一场灾难,题目叫做“正义是梦OR正义非梦”,两边连什么是正义都没有一个相对清晰准确的说明。
       昨天晚上我听说了一场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大决赛,对阵双方是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两边都有现役大学辩手中最顶尖的选手,说这场比赛代表现在世界大学生华语辩论最高水平可能不合适,但加个之一应该也没问题。然而据说比赛过程也像是一场灾难,题目叫做“科学是不是世界的最优解”,据说两边连什么是科学也都没有一个相对清晰准确的说明。
    于是网上流传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那么有道理,叫做“辩论赛的辩手看起来根本不关心事实是什么,他们唯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击垮对方。”这句话近乎完美概括了对这两场比赛的所有批评意见,而作为辩手的习惯却让我本能性的对所有观点都先保持一段质疑,即便是看起来如此合理的意见。
  我的观点认为:辩手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击垮对方,其他事情都是为了这件事而服务的。
  我把原来那句话稍微做一下改动,可能和原来的意思有所不同,但能更准确表达我的意思,以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我的观点更加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说“辩论赛的辩手根本不关心辩题所提出问题的结论是什么,他们唯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击垮对方的论证过程。”
  从竞技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应该是十分容易的,我想也很少有人会反对击垮对方对于竞技获胜的作用,大家对于这一观点反对应该是集中在辩论这项活动的价值层面。由于在中国现实国情中,辩论的现实应用价值十分有限,所以现在我们所讨论的辩论的价值主要是指辩论在求知方面的价值,简而言之,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辩论增进对问题的认识或提高辩手的个人素质等,我认为这种价值诉求确实是辩论活动应当追求的价值,但似乎大家对于辩论活动实现这一价值的路径理解有所差异。

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要多读书,对于问题了解够深入才能讲出好的观点,这当然是没错的,但同时我认为,这和辩论是无关的,如果你追求的是这一层的价值,坦白说,你是不需要参加辩论这项活动的。读书当然是可以增进对问题的认识的,这当然是极有价值的,但这不是辩论的价值。

如果说读书的价值是让你知道“原来事实是这样”,那辩论的价值就是让你知道“原来事实不是这样”,至于事实到底是怎样并不是辩论关心的范畴,而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学习来探索。当你研究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又可以拿出来再辩论,周而复始。我以为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立——破——立——破——立——破……循环增进的过程,我们学习辩论,最核心的是学习这个“破”的方法和习惯。
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前同济校辩论队主教练章仁彪教授聊天,那次章仁彪教授一个讲法对我影响很深,他说“所谓做学问,既要会学,也要会问,如果学完之后没有新的问题产生,那其实就没有学到什么。”在我之后的教学经历中,我也切身感受到那些善于提问的同学往往会学得更好进步更快,对于既有认知的质疑和提问,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而辩论训练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这种能力。

如果问我打辩论过程中最有收获的时刻是什么,我想恐怕不是在查资料的时候了解了一些原本不了解的皮毛,而是当我自信满满走上赛场,被优秀的对手和评委问得千疮百孔难以自圆其说的时候,所以我很感谢每一个在场上将我击垮的对手,感谢他们如此专注于击垮我,而带给我属于辩论的成长,不知道那些被我击垮的对手们是不是也会有一天感谢我的努力~

回到开头说的那两场据说灾难的比赛,他们也许在准备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也许在打的过程中感觉到了被击垮,也许是在评委点评中才发现自己的自以为是,也许这对于一场比赛来说是一个灾难,然而如果没有这样一场辩论赛,也许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是如此匮乏而浅薄,这对个人而言当然是一种耻辱,然而这恰恰也是辩论带给辩手最好的礼物。

请更专注于击垮你的对手吧,这是你在场上能带给他的最高敬意和最大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