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神奇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几件趣事

 医路顺风99 2016-05-16

作者:北神经内科 李凯医生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转载请务必于文首注明作者和来源“医脉通”。


不管你身处什么级别的医院,只要活跃在哪怕只有一个专业讨论微信群,或者订阅个把神经科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有定期翻翻专业期刊的习惯,再或者时不时出去开个会。这两年听自身免疫性脑炎听的耳朵都要磨出茧子来了吧,或有人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病例,或作为鉴别诊断分析,或报道新进展。

 

但这个病一来年轻,未进课本,零星的资料看过,总是感觉印象不够深刻;二来门类众多,眼花缭乱,总觉得看过一次又一次,却还是get不到最关键的几个点。今天我们说点它的神奇之处,给大家在学习这个疾病的过程中加点料。即使不能掌握疾病全貌,面目亲切些也是好的。

1

 罕见病?常见病?



点击可查看大图

 

随手上网搜了下,还是有不少地方称其为罕见病。但真的罕见吗?

 

大家觉得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算罕见病吗?如果不算的话,几年前的几篇报道数来数去,自身免疫性脑炎至少和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是一个数量级的。甚至在其中一个研究里面,抗NMDA受体脑炎的比例高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也就是说,你见过几例单疱脑炎,应该也就见过相当数量的自身免疫性脑炎。

 

而且,随着新抗体的不断涌现,医生们对其认识的提高,我估计自身免疫性脑炎在脑炎大类里面的份额还会增加。因此,在我们的脑海里,它不应该再属于罕见病了,应该在遇到脑炎的患者时,自动跳出来供我们鉴别。

2

 分类那叫一个复杂啊

给大家看看一个最新的综述里面的列表


点击可查看大图

 

大家不要紧张哈,今天这篇文章不会写这么多艰深的内容的,我们只要知道大概有几类(抗体针对细胞内抗原,突触受体,离子通道及其他表面蛋白),主要的共同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和癫痫等),和几个特征性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点就好。

3

 经常缺乏特征性症状

一会儿很像这个,一会儿又酷似那个

认知、精神症状、癫痫,可以出现内侧颞叶病灶,从临床表现到影像、脑脊液可以全方位模拟,单纯疱疹脑炎和自身免疫脑炎就是天然的雄兔雌兔啊。


下面这个图您觉得是什么病呢?反正起病也是颞叶受累的精神症状和癫痫。

 



那么这个呢?

 



答案,第一个是自身免疫性脑炎(LGI1抗体脑炎), 第二个是单疱脑炎。

 

快速进展性痴呆,皮质、基底节可以受累,CJD也是重要的鉴别点,只凭临床表现、影像、腰穿、脑电有时也难以区分。

 

这个是什么病?

 


 

还有这个呢?

 



事实上,第一例是自身免疫性脑炎(VCKC抗体,当年还没区分LGI1和CASPR2抗体),第二例是CJD。

 

线粒体脑肌病有时候也完全可以解释其临床表现,不容易分清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是一个鉴别诊断的列表,供参考。

 


点击可查看大图

 

对于这些极其困难的鉴别诊断,脑中想到自身免疫性脑炎,查抗体、尝试免疫治疗是关键一步。

4

 超级delta刷

extreme delta brush  

有的医生,抗NMDA受体脑炎的患者收多了,没事多看看脑电图。脑洞开的大一点,想象力丰富一些,觉得像是delta波顶着个刷子,取名超级delta刷(extreme delta brush)。最初报道于成人患者,后来儿童患者也有发现。算是一个相对特异的表现吧。出现率并不是很高,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的专家们收集了23个患者,有7例出现超级delta刷。


首先delta的意思是EEG上有一些大慢波,多在1-3Hz(delta波的范围),在这些delta波(刷子的基底,用来附着毛的)的上面,重叠一些20-30Hz的beta波,像刷子的毛一样。

 

5

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

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  

这个很难用语言描述,就是同侧面部和上臂的一种抖动,也可以累及下肢和躯干。名字起的相当形象,这种动作有点像痫性发作,也有点像肌张力障碍。往往频繁而短促,每天可以发作几十次,每次常短于3秒。视频见ann neurol的网站 http://onlinelibrary./doi/10.1002/ana.22307/suppinfo (不需要教育网账号,外网就可以看视频,不过看全文需要教育网登陆)。还是视频来得直观。见于LGI1抗体脑炎。

 

今天先到这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来个续集 :)


 

参考文献

1. Granerod J, Ambrose H E, Davies N W S, et al. Causes of encephaliti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clinical presentations in England: a multicentre,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10(12): 835-844.

2. Gable M S, Sheriff H, Dalmau J, et al. The frequency of autoimmune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 surpasses that of individual viral etiologies in young individuals enrolled in the California Encephalitis Project[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 cir1038.

3. Granerod J, Cousens S, Davies N W S, et al. New estimates of incidence of encephalitis in England[J]. Emerg Infect Dis, 2013, 19(9): 1455-62.

4. Gagandeep Singh, Birinder Singh Paul, Rajinder K Bansal, Gunchan Paul. Autoantibody-induced encephalit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trition Pharmacology Neurological Diseases. 2014, 4: 44-50.

5. Graus F, Titulaer M J, Balu R, et al. A clinical approach to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encephalitis[J].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6, 15(4): 391-404.

6. Schmitt S E, Pargeon K, Frechette E S, et al. Extreme delta brush A unique EEG pattern in adults with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J]. Neurology, 2012, 79(11): 1094-1100.

7. Montenegro M A, Lizcano A, Cendes F, et al. Extreme Delta Brushes in Pediatric 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J]. 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2015.

8. Irani S R, Michell A W, Lang B, et al. 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 precede Lgi1 antibody limbic encephalitis[J]. Annals of neurology, 2011, 69(5): 892-900.



|| 投稿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