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临床意义初探

 学中医书馆 2016-05-17
春夏养陌,秋冬养阴”语出“素问-四时调神大论  历代医家多从养生注释,蛘有论及临床意义。固此,笔  者就其临床意义及运用试作初步探讨,以示抛砖引玉。先从基本概念说起  
综合“四时调神大论 垒篇及 内经 有关内容,以为其基本概念有二。  
(一)动静一体观。张介宾谓:“动为阳,静为阴”。  
“春夏养阳 :阳,为温热、上升、向外、活动之意,  
“秋冬养阴I,之阴.为凉寒、沉降、向内、清静之意。  春夏人多活动以养阳,秋冬人多清静以养阴,与四时  万物动静台拍.形成人体动静相对平衡的节律,方可  “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二)四时五眭阴阳观。 素问·六节藏象论        心 “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少阴(原作  太阴),通于秋气”。肾“为阴中之太阴(原作少阴),通  于冬气”。肝“为胡中(原阳)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  “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长夏)”。五脏活动功能与四时  阴阳消长变化相收受通应。因此,“春夏养阳”.助肝(少  阳)心(太阳)生长之气,“秋冬养阴”,助肺(少阴)肾{太阴)收藏之气。五畦l5I{阳外应四时,通过动静来实现与自抟  规律相和偕,促进生长(化)收藏.方I骨“以从其根”。  由此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五脏通应四时的动静一体的“天人相应”整体观的高度慨括理  论之一。  
二、从“逆其根”看内相性的临床意义
灵枢 并将一日分为春夏秋冬四时。所以,内经 认为“天人相应”.动静合拍,宏观上顺应四时,  微观上要顺应每日。否则,一日动静失常,阴阳失和,  乃为一岁“逆其根”之始,一岁“逆其根”乃为一日“逆  其根”之积,终归五脏受损“坏其真矣”。借语:“夏不  过凉,冬不过热” 当夸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夏有  电扇、冰棒,应热而反凉,热而突凉,易于伤阳一冬  有火锅、暖气,应寒而反热.寒而突热,易于伤阴。  此类皆使于“过用”.不按日、年顺应四时.亦属“逆  其根”。既已“逆其根”而病,应按“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顺从四时进行辨汪论治,方谓正道之法。  
三、从“不相保”看外柑l生的临床意义  
“四时调神大论 “……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  则未央绝灭”。张介宾注日 “阴阳既失和.则哦风暴雨,  数为残害,天地四时.不保其常”。这种突变气候伤害  于人,称之“不相保 ,是外相性因素。与此同时,春应暖而大寒…….四时均可出现应至不至和未至而至  的异常气候,亦拇 不相保”。此外六气尚有变为六淫,养生理论作为治疗原则,必须从“逆其根”来研  究。人体通过动静使五脏应于四时.“从之则苛疾不起”,  反之删百病生。所谓“逆其根”,指不善于养生而违背 了四时阴阳规律.致使五脏阴阳紊乱。这种动静失常是人为内相性因素。动和静是相对的和有限度的,必随四时而变 “素闻·经脉别论*云:“春夏秋冬,四时  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人体动静包括起居、  工作、锻炼、睡眠等,按四时自抟规律而决定长短和  多少,设“过用”和不及.皆可导致“逆其根”。以冬  时为例,仲景日:“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  则不伤于寒,触胃之者,则为伤寒耳”。说的冬时  应多居室内避寒.夜卧长,昼动短,少外出活动,静  以养阴气而藏肾精.或许不生病和少生病。设夜卧短  昼外出活动多,叫“逆其根”而伤肾,不仅胃寒而患  伤寒,而且第二年“奉生者少” 比如树木到冬时不培  土防冻,以保根体眠静以养其津液元气.那么春主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最易伤人阳气;夏时  暑热伤气,气属阳I亦使卫阳不同,最易耗气伤阳  秋时主攥,燥而伤阴;冬时主寒,寒束于表,阳热内 郁,亦属“不相保”范畴。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能相保 之外因作用于人,*键是五脏正气  虚不能抗御。一旦“不相保”而染病,就应顺四时之序,调理阴阳,扶正祛邪。“逆其根”与“不相保”,是内外相因素致病于人,故曰“殊途同归”。由此观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  指导临床的治疗理论是可以成立的
四、从“内格”看临床理论的实践性 《四时调神大论》云:“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内  格”,意为人体五脏、气血、阴阳(动静)与自然界四  时阴阳变化不相协调。它是“逆其根”与“不相保”  双相性的病理反映。这种“内格”可导致各种急慢性  病。既然如此,就要调五脏明阳使之外应四时,选到  消除“内格”,恢复健康的目的。消除“内格”,唯养生虽  是上策,但药物治疗也必不可少。不论内相和外相,“春  夏养阳”,当升、散、举、补,柴胡、黄芪、人参、洋  参之属,助少阳太阳生长之气;“秋冬养明”,当敛、降、  育、啦,阿胶、生地、熟地、百合、五味之属,助少  阴太阴收藏之气。此四时甩药法则,早已内涵于历代医家理法方药之中,仅束明确阐发“春夏养阴,秋冬  养明 之意耳。倒如仲景治温病严格按照四时阴阳而调之,  “病春温,其气在上,……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方中柴胡为君,升发鼓动少阳之气。伤寒表实证之席  黄汤.乃冬月发汗峨剂,然而仲景调强“微似汗”.即  冬时育阴之意.汗多伤阴故也。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如东垣和孟英请暑益气汤,前者有黄芪,后者有洋参,  乃典型之夏时益气养阳。“春夏养阳”以动荆,“秋冬养明”以静荆.用药物 的动静,消除“内格 ,调整身体五脏养阳以适应四时,  业经被历史所证实,具有现宴的实践性。但是.又有  其灵活性.不能死守刻板,按图索骥。春夏养生长之 气从静中求动,必于沉降中求升发,则生长之气无升  发太进I秋冬养收藏之气,从动中求静,必于升发中  求沉降,则收藏之气无独祝之虞。殆因肝主升,肾为  其母,肺主降,肾为其子故也,练上所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临床可贯串于外盛热病和内伤杂证的始终,尤其是对  
疑难症更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患者咳嗽咽痛,低热胸痛,当地治疗不效,赴县 ××医院检查,经X线胸部摄片.发现右上肺有3×4  厘米“球形阴影”,诊为①右上肺结核瘤;②肺癌不  排除。建议到省肿瘤医院确诊,因经济困难,而来我  院门诊。诊见咳嗽无度,痍涎稀薄,狗闷痛,头晕耳  鸣,心悸短气,低热(体温38℃),纳差肌瘦,二便一  毂,舌红苔薄黄,脉细弱。证属气虚湿盛,寒化成痰,瘀  阻肺络、日久成积。治以益气升阳,宽胸化痰,通瘀  敝结法。处方:  
黄芪30克  人参(炖)16克  茯苓百部瓜萎壳  干姜山萸肉各12克        柴胡6克        螟蚣3条        细辛3 克        白花蛇舌草2 克        二日一剂,水煎眼。另:豁痰  化瘀丸(白拟方,以桃花为主,伍以贝母 海浮石、  芥子等),每日二次,每次6克,凉开水冲服。  
守方治疗三周,自觉症状消失。原方三倍量,细末炼蜜为丸。后至初冬,拟左归丸击牛膝,加自花蛇  舌草、百部、贝母、沙参.细末炼蜜为丸,养明以越  冬。1987年2月经X线摄片复查:右上肺结核癌消失  随访五年多身体健壮,参加劳动如常。  

按:本例肺结核瘤,细究病因,乃素体脾亏气虚,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贮于肺,瘀积肺络,故成“球  形病灶”,咳嗽胸痛不已;上气不足,故心悸短气头晕  耳鸣。时令春月.当升发少阳.启动阳气,暖土以生 金,温化寒痰.化癀散结为治。方中黄苠.张锡纯谓 井肝朴肝之佳品.倍为推崇,人参益气强心.二药为  主升发阳气;茯苓、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且细辛与 山萸肉相配,沉降辛润以滋肾,以收藏中寓生长之气,且舫参芪柴升发之太过之忧;螟蚣、白花蛇舌草台人  参增强抗癌之功I百部杀“瘭虫”,瓜蒌壳通阳宽胸止  痛、更服豁痰化瘀丸,清泻顽痰,化瘀散结,故病情  迅速得到控制,后叉拟丸药缓图其治.加之冬月拟左  归丸加藏,i兹肾养明填精,从而收全功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