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学生读书问题

 江山携手 2016-05-17

阅读是人生是否能够获得幸福的必要元素。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如果人的灵魂是高雅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高尚的阅读充实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就不会炫耀愚昧,也不会把低俗当高雅。

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如同站在巨人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考试越来越强调能力,而能力是学来的,途径就是读书。许多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学习的人,最后的收获是惊人的。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越多,发展潜力就越大。

读些课外的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阅历,扩充知识面。在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是有很大收获的。据全国中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学生中能坚持阅读这些课外书的同学只有8.32%。这一少部分同学,他们平时成绩都很不错。由此看出,适当地读一些课外的书不但不会降低学生的成绩,反而还能对课堂里老师教授的知识作一种补充。当然,整日沉浸在武侠和粗制滥造的言情小说中的同学除外。阅读课外书也分为很多种,有些能让读者受益,也有一些能使判断力和抵制力都不强的青少年,整日陷入一种不切实可行实际的幻想中,在白马王子和大侠的世界中失去真实的自己。

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课外书,都要尽可能地多看多读,在课本以外的书籍中多多认知丰富多彩的世界,把书中的经验变为自己人生旅途中要遇到相关问题的一种人生借鉴。培根曾经说过,当你孤独时,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读书可以作为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就意味着力量。一个人能有意识地去读书,不管与学习有关的还是无关的,最少能够说明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欲望,这也是要求上进的体现。

在对自己知识储备不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来选取择书籍。凡选择书籍里面对自身能力有促进作用的内容,不仅能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还能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毛泽东从少年到晚年,从未间断过读书的习惯。就是在他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情况下,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无产阶级实践领导者。拿破仑在少年时专心苦读,凭自己所学的知识,从一个平凡的士兵练就成一名驰骋沙场的优秀的军事指挥家。歌德曾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绝对是一位出色的教师。

读书要有目的性,自己在哪个方面有欠缺,自己在哪个方面知识不到位,就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去读。学生应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在多方面发展,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会更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书读得越多,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

平时我们惯用的学习方式是看书,靠视觉输入。我们看书,往往重要的内容也只看过一两遍,很难重复多遍地看同一本书。你问他们看过了吗?他们说看过了,但那些重要的知识却没能真正深植入脑海中,过不了多久便模糊不清了,这样吸收到的知识只能算是了解、知道,却很难做到,只是纸上谈兵,不会实际应用。中国有句古语:“重复为学习之母。”世界项尖激励大师会克拉曾说过:“一个人学习最少重复16次以上,才能记忆95%。”

要确保自己每天都读书,读书时要向自己提出5个重要问题:(1)读完书名之后,你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2) 你对书中后来的内容做出何种预测?(3) 本故事使你有何感受?(4) 你是否喜欢本故事的结尾方式?(5)你喜欢这本书的哪些方面?

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不愁找不到阅读的时间。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拒绝阅读。学生要选择用读书的方式来度过自己每天的时间,让自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尽量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最终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谈谈学生读书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