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拳与呼吸

 喆夫 2016-05-18

 呼吸一法,在内家拳练习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每一位老师与学生均不可忽视的课题。
有些老师你如果问他:「练拳如何呼吸?」他会回答说:「自然呼吸就好。」问题是,如果自然呼吸就好,那么就不用练习吐纳,不用练气,也不用「以心行气」来练内功了,如此内劲焉得生长?内功之「体」如何成就?
如果自然呼吸就好,那么就不用勤苦练习内家拳了,怎么说?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自然呼吸,婴儿一出生就会自然呼吸,甚至在母亲体内已经会自然呼吸,不用人教,不会呼吸则不能生存矣。
所以如果你随学的老师说:「自然呼吸就好。」那你得考虑是否要离开他,因为他已误导了你,在他那边,你绝对学不到功夫。
内家拳行功心解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这是练习内家拳的方法,意思是说:练拳一定要非常的松柔,不能存有丝毫拙力,如此才能练就极坚刚的内劲。懂得呼吸吐纳,在推手或散打时,才能运气发劲灵活无滞。所以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气,就是呼吸吐吶,运而养之,一直长养它,只有利而无害,久则能蓄积内劲;劲是藉由呼吸吐纳运气导引而敛入骨髓、筋脉,它是活动活泼的,而且是可以蓄积储存的,故谓曲蓄而有余,随时可以蓄而备用,永无穷尽。如果练拳不必学会呼吸,行功心解就不会在此特别强调「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智者思之明矣!
行功心解又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意思是说:用我们的心意来行气,导引运功。所谓行气就是要学会如何呼吸吐纳,不是自然呼吸就可以行气。行气呼吸的时候,必定要沉着,沉着须透过松柔的练习,才能使气沉敛而入于骨髓,产生极坚刚的内劲。以气来运达于内身,呼吸运行之时,一定要顺畅舒遂,在运气发劲时,才能够知己知彼,得机得势,随心所欲。在此,行功心解特别强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不是呼吸又是如何?但它不只是自然呼吸而已,里面有运有为,有意念与心行。
经过这样的说明,就能够明白呼吸的重要。所以练内家拳,首先就是要学会呼吸。那么要如何呼吸呢?
呼吸就是吐纳,吐旧纳新。将外面新鲜的空气,经由鼻腔吸入体内,再将体内之废气毒素排出体外。但是,如果只用平常之自然呼吸,效用是极微的,所以必定要透过学习内家拳的呼吸,始能得益。
一般的运动,纯是肢体之活动,不能运动到体内的五脏六腑;而内家拳的呼吸、吐纳运气,是着重在五脏六腑的运动,藉由吐纳导引,驱使横隔膜上下鼓荡,使内脏得到活动与温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般的呼吸都在肺部胸腔,内家拳的呼吸在下腹丹田处。胎儿在母体藉由脐带呼吸,出生至三岁左右,呼吸也都在下腹丹田处,及长,呼吸慢慢转上,这都是由于众生对五欲六尘的贪着,对财色名食睡及色声香味触法的执取,导致体内真气混浊,气浊则升,气清则沉。当浊气升到喉间,一口气不来,生命就结束了。诸位可以去观察一些年迈气息微弱的老者,他们讲话总是支支吾吾,声音结滞在喉中,气短而喘,这是油灯将尽,生命气息奄奄。所以想健康长寿,就要作返工的工程,将气再练回原来的丹田处,此即谓「返璞归真」。

[page]


丹田,又称气海,是凝聚真气的地方,因为可以无穷尽聚存真气,像大海能纳百川,永不会溢满,所以才会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永不溢损故。
呼吸要,深、长、细、慢、匀。吸气之时,要深及下腹丹田处,气要拉长,要很微细,而且要很慢而均匀舒遂,不可急促气喘或憋气。吐气时,宜将废气缓缓吐尽,如果吐之不尽,将会残留在体内,形成毒素。以吐纳而言,吐气比吸气重要。
呼吸调息有四相:一、风相:呼吸时鼻中气息出入感觉有风声,这是呼吸之病。二、喘相:呼吸虽无声,但气息出入,结滞不畅顺。三、气相:呼吸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四、息相:呼吸无声、不结滞、不粗,出入细细绵绵,似有似无,若存若亡,神气安稳。
前三相,是不会呼吸,不懂得呼吸,乃自然呼吸者之通病。第四相是正确的呼吸。所以呼吸是有学问的,想练就好功夫,先得练会呼吸,否则将会落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窘境。
内家拳之呼吸,是逆呼吸。吸气时,把下腹微微内缩,将丹田之气,引至背脊及两肾之间,谓之「气贴背」。此时横隔膜往上升,鼓荡了内脏。吐气时,将废气慢慢吐出,此时虽是吐气,而体内之真气会往下沉,要练习至气沉入丹田,在这同时,因气之下沉而令横隔膜往下压缩,也鼓荡了内脏,这就叫「内脏运动」,内脏透过这样的鼓荡作用,气血即能畅通而活络,生机蓬勃,使人神清气爽,健康而有活力。
气是可以凝聚储存的,每日持续不断的练习吐纳导引,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守丹田,气就越来越饱满。气饱满了,心能清净了,欲念能淡薄了,当你的心真正的能够安静下来时,透过站桩、练拳,气就会开始沸腾,当然时间要够,不可低于一小时,练拳如果随便弄个几下就停歇,那是没有作用的,就像烧开水,还没烧开就熄火一样,不能当茶饮。你把气练沸腾了,才能将气渗透敛入骨髓,形成极坚刚之内劲,这样内家拳的「体」才算成就。
内家拳为何要行逆呼吸?
逆呼吸法,能够吸进大量的新鲜空气。胸式呼吸,在吸气时无法完全膨胀肺叶,吐气时也无法将废气完全排出。所以腹部逆呼吸是比较好的呼吸。也是人在婴儿时采用的呼吸。
道家气功必须以逆转的方式运气,称做逆转河车,逆行小周天,这不在练拳的范围,故不予详叙。
内家拳在发劲时,必须将气凝聚下沉至丹田,此时一定得吐气,始能将气引入下沉丹田,所以内家拳之呼吸务必以逆呼吸运行。
练拳行呼吸,原则为:开为吸,合为呼;提起为吸,放下为呼;蓄劲为吸,发劲为呼;如果某个动作过长,中间可以加一个小呼吸,以资润饰接续,顺利完成呼吸。
运功呼吸行气,宜在空气新鲜处,清凉处,安静处,光明处;不宜在空气混浊处,酷热闷纳处,喧闹处,秽暗处。不宜在医院、工场、墓地、屠宰场等地练习。
练拳运功,必须心地纯正,没有心机,不胡思打妄想,始得成就。
呼吸是生命的泉源,呼吸是练拳的资粮。每个活人都会呼吸,但不一定懂得呼吸;懂得呼吸, 生命才得以长寿,功夫才得以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