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宗岳太极拳理论浅谈

 太行森林 2021-12-13

王氏的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张三丰等先辈的太极拳理论及其本身练功体会的结晶。王氏理论强调:内练意,外练形,内外结合。其主要方面是:意、形、功、技。

图片


学习太极拳必须先明白太极拳。王氏拳经开头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由此可见,太极拳使各矛盾拳。它是利用阴阳、动静、轻重、虚实、刚柔和进退等矛盾着的两方面组合成一套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动作顺遂、便利从心的内练意、外练形,内外结合的拳术。

经中说:“先在心、后在身。”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通过大脑的认真考虑,认为可行时方去做。心,就是我们的头脑,是思维的发源地。在练拳过程中,总是由想练到爱练,通过身体的实际运动动作,才算真正的练。可见“意”是非常关键的。

练太极拳首先要练“意”,练意之前先要提起精神,自我控制“意”。练时心无杂念,不可而用,把“意”控制在全神贯注于练拳上。拳路变化俄虚实、刚柔、往复、折叠、进退、收敛、舒放、呼吸、吐纳等,都要在“意”的导引下配合无间,顺遂自然,滔滔不绝地运动。这就是太极拳,这就是王氏体极拳的核心——“意”。只有提起精神,以“意”为先,而后方是套路动作的演练。

心解强调: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一个人的意识境界应该有充沛良好的精神作支柱。意识空虚,失去精神,也就失去了一切。尤其是太极拳,专尚意、贵精神。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挺不起精神死气沉沉有气只能是浊气,有力也只能是拙力。练习太极拳者最忌就是气滞力拙。气滞力拙,难以为用。故有气者无力,无力者纯刚,凡习练太极拳者务必提起精神,意静心专,沉稳安舒,身姿中正,意领气随,运行于身,贯于指趾。全身轻灵运转圆活,自然如轴。

气以直养而无害。张三丰的拳论原注有: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看来太极拳虽然是一种技击术,但还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为主。

其然人们愿意长寿,得对有一套益寿延年之法。太极拳动中求进的以意行气、养气就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就是提起精神在练意的基础上心无杂念、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顺遂自然而又便利从心。而不是以身运气、以力使意。

心解特地指出:“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等。都是指对气的保养、习练和运用。

气者有二,一是我们时刻不离的空气(外气);一是体内的先天固有之气(内气)。

我们在练拳时所以要求,精深提起貌安然,意静心专无杂念,呼吸匀细并深长,气不冲顶沉丹田。说道在做好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配合以意念导引内气行走如珠、无处不到。呼吸自然,也就无憋闷之感。意气灵、精神舒,才有圆活之妙。只有这样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达到,以意行气、呼吸自然,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体态轻灵、便利从心,固而气以直养而无害。


图片


太极拳与少林等拳术有着截然不同的形体,故拳种之间有内家、外家之称。

演练太极拳以软和谐、贯串形圆的运动动作演练。

柔软:柔软轻松与刚猛沉紧正好相反。王氏太极拳在演练时要柔软和缓,轻灵松静,神态自然。论中“周身轻灵”,经中“人刚我柔”“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心解“意气须换的灵”、“沉着松静”“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等。这些都说明了柔软轻松的重要性。从演练一开始到收势,从不用僵劲拙力。柔软轻松毫无提急促感。保持呼吸匀细深长,吐纳自然,姿势通顺,延绵不断,用力不大,松静圆活,轻快安逸,不慌不忙,转换适中,折叠有序。只有这样才符合演练太极拳上的要求才能在长期坚持锻炼中收有益健康的效果,防病祛疾益寿延年。

和谐:王氏太极拳要求神气鼓荡,完整一气,不能有不和谐之处。

首先意与气要和谐。意行气、气运身,必须协调一致。意之所领、气之所到,力之必达。神气鼓荡,轻灵贯串,无有续断。意是如此,形也如此。从头顶到手脚全身各处都要配合好协调一致。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完整一气”。比如在动作上的前进后退、上下起落、折叠转换、动静虚实、呼吸吐纳、屈伸收放等,都要要做到处处相互呼应,达到和谐完整、贯穿无痕、圆活轻灵。

贯串:张三丰的太极拳论“无使有续断处”“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及“周身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耳”“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王氏太极拳的要求是在演练时的整个套路之间前后衔接、毫不间断、亮势明确、环环相扣、行云流水、连绵不绝、舒展大方、节节贯穿、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尤其是在意识上严格要求神气鼓荡,意贯始终。

形圆:其他拳种的运动动作大都直来直去者多,并含刚猛僵挺。而太极拳的动作则是势势走弧线,着着划圆圈。动作滔滔不绝前后贯穿。进退转换、折叠往复,自然成圆。全身前后左右、内外上下、大小明暗,都以不同形状的圆形动作姿势在进行圆运动。这样的运动动作使肌肉、筋骨、五脏六腑均能得到柔顺松缓、均匀的适当锻炼。运动之后使演练者有种自然松静、愉快的感觉。



图片


王氏太极拳的功夫寓于整个套路之中。

功夫来源于正确的指导方法和艰难的勤学苦练,没有勤苦就谈不上功夫。当然没有正确的练功方法和老师指教,收益也不会很大的。

太极拳的本身就是练功的基础。具体到怎样才能练出功夫来,王氏十三势歌诀说得很明确“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比如,同是一般学生,共听一个老师讲课期末考试成绩不一样,有的学生得满分,也有的不及格。这种道理和学拳术有何异呢?

要想练出真正的和美太极拳功夫,张论、王经等理论中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是习练者没能认真去做或没有完全领会与完全注重罢了。

十三势的硼、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就是功法。具体的习练如张论“轻灵、贯串、神敛、气荡、凹凸、断续、完整一气、得机得势、挫之之意”等,王经中“阴阳动静、过及屈伸、柔走顺背、急缓懂劲、忽隐忽现、虚实变化、舍己从人、四两千斤、一羽不加、一蝇不落”等。心解的“意气从心、提起精神、举动圆活、变动虚实、松静专注、支撑八面、行气如珠、搏兔捕鼠、阴阳动静、曲蓄直发、随换收放、折叠转换、柔软坚刚、直养曲蓄、开展紧凑”等。打手歌的“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粘随不丢顶。不动先动、劲断意不断”等,所有这些都是在演练过程中的必须要注意和遵循的。

明白易懂的当然好理解,易运用。如果比较深奥难懂就必须默识揣摩,加强体会,加深理解、勤苦用功。多请教老师和比自己强的人。只有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勤苦锻炼、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王氏太极拳经所指出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图片


太极拳的拳技,就是在防身自卫与他人相对抗的一种技能和方法。王氏打手(推手)就是太极拳技法中表现形式之一种,是以意为主与形体相配合的技击术。

其基础的练习强调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力到,是运用论、经及行功心解和打手歌中所阐明的各种方式、方法。

练功时是要举动轻灵、节节贯串、无有凹凸断续处。要完成一气要得机得势。折叠转换要圆活,收放往复要沉着。松静安舒须中正还要支撑八面。

在运用中,尤其注意精神的表现。意是统帅,气运行于身。手脚的运用要以腰为主宰。前后左右上下内外要完整一气。

开展动作要圆活,舒展大方、转换轻灵、着势明确、收放自然、接应如意。

“紧凑动作要大小相间。能小勿大,能轻勿重,能近勿远,能隐勿现,能柔勿刚,能随勿顶,能化勿抗,紧凑至微,轻巧缜密。能收能放、纯净功夫。

以用的具体方法就是硼、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凡必须知道懂劲,沾连粘随,得机得势。挫之之意,过及屈伸、柔走顺背、四两拨千斤。未发先到、舍己从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懂得了的在意念的引导下的各个具体方式方法,再经过勤学苦练,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如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就说明你本身有了一定的功夫和技能,如其不然只能说功技尚不成熟或运用不当。还应默识揣摩、加强体会、加深理解,不要灰心,继续坚持练下去。争取达到“阶及神明,豁然贯通之高明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