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准门道,让你的太极拳“真正慢下来”

 winriman 2023-07-02 发布于中国香港

太极拳真正的“慢”,是以慢求精、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真功夫。表面上“匀柔细慢”的运行走架,既不是拖延,也不是迟缓,本质上是太极原理规范下内外相合、动静合一、周身一体、柔中有刚的舒缓、匀慢。能够把太极拳“真正慢下来”,是拳架基础扎实全面的综合体现,也是练出“内功”的必由通道。

图片

快与慢既是相对成立,又是相互转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蕴含着“慢到极致即是快,快到极致即是慢”的哲学原理。慢是快的前提和基础,快是慢的厚积与薄发;慢可以催僵化柔,刻意求柔又能积柔成刚。太极拳的“慢”,既是走架规律的必然,又是太极原理的运动取向,更是长期修炼的难能所至。因此,拳架基础越是扎实,也就越能“慢”得下来。

找准门道,让你的太极拳“真正慢下来”。从初练时期主观控制的慢,到入门阶段主动适应的慢,再到熟练时期必然形成的匀柔舒缓的慢,逐步掌握了拳架运动的本质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太极上身”。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从本质上“真正慢下来”的功夫,应当有“知其理、合其规、适其度、得其法、如其道”的不断积累和精进过程。

首先、知其理,让“慢下来”更有目的性

行拳走架“慢之有理”。“物无枉然,必有其理”,太极拳的规律、方法、技艺同样是术业有专攻,专攻有其道。基础阶段且行且慢,渐闻其理,找准“必然要慢下来”的目的和方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深领悟,增强“必须慢下来”的主动自觉。

其一,慢是松活之要。唯有慢,才能松缓柔活。慢是全身放松的必要条件也是直接目的一旦慢下来,才有条件很好地做到“松身、松息、松心”,进入到体柔、气柔的最佳状态。前辈扎实功力的拳架,多是在慢之又慢的走架中体现由内而外的“松”。也只有松才能生柔,才能为放而蓄,为放而收,为动而静,为而通慢下来才能松得下来

其二,慢是精准之求。太极拳讲求以慢制快、以弱胜强,需要精准判断、精准掌控。犹如瞄准射击、囊中探物等环节,都是相对地以慢求静、以慢求稳,以慢求精。没有静稳精,也难生“听收走化引”等太极之劲。表象是慢实质是探,无以不是在细微之处探明探准,为抓住七寸、引进落空、化打借力等做出必有之备。“慢下来”才能精细行拳。

图片

其三,慢是酝酿之机。招式每一动的蓄发收放,都是渐变的过程,都需要一定的酝酿而产生新的转换。“量变质变规律”中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相对长时的酝酿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慢功。慢的酝酿意味着蓄势能暴发、转换能突变,慢到极致未必不是快。可见慢出功夫、快出火候。太极拳的快慢转换正是运用了“反其道而行之”,更加注重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快慢转换是哲学,以柔克刚是智慧。所以说,太极拳是哲拳、是智慧拳,是哲学思维和高能智慧的深刻应用。

其四,慢是渗透之需。一是慢中加大能量渗透。慢功打通经络,以松、柔、缓获得的慢,益于疏通经络、引动内气,以外动带动内动,特别是“慢匀细满”的呼吸,形成内气与外形的结合,也就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使内气渗透到四肢百骸气达末梢,为人体生命的运行提供最佳最有益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慢中加推气血渗透。逐步将内气充实、壮大饱满,周身气足则阳气提升、丹田充实,增强气血运行的助推之力,追求和形成无隙、无阻、无滞的气血循环。这种状态下“大河有水小河满”。三是慢中降低损耗,蓄养“精气神”。慢中有静,静慢一体,静观纵横,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追求。慢中松活、不尚拙力,有利于减少损耗、积蓄力量,在驾轻就熟之中驾驭趋势、积柔成刚、壮大成长。

其次、合其规,让“慢下来”有章可循

太极拳的慢“行之有范”。严谨规范的行拳走架,在虚实转换、呼吸自然、能量传递、节节贯穿等重要环节上,做到“虚实不混沌、气机不失律、程序不缺失、走架不散乱”,依据行拳规范保证走架速率稳中求慢。

图片

1、打出“虚实分明”。转换虚实不清是混沌的快。《太极拳经》特别强调“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尽管常态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转换时“虚向实、实向虚”或者“虚脚虚净,实脚实足”,必须趋向分明,就是要从重心移动开始,把身形特别是两脚的虚实区分出来、转换到位。走架中的虚实是动态的、不断转化的,多是通过移动重心来实现。

转换的规律是由虚渐实、由实渐虚,但是,虚与实掌控得越清晰、越仔细、越匀缓,步伐就越稳当、越扎实,想要的“慢”也就因渐进转换而稳实、适度、分明。反之,如果虚实混沌不清,比如出现双重僵滞、重心不稳等,势必造成转换不到位,或是转换未完成,走架速度自然也是含混粗糙、简略过渡而加快。反复体验最简单的“开步”一式,左脚由提起到落位,重心移动有了渐变的虚实、分明的虚实,简单的虚脚转换成实脚,却充分经历了从一而终的虚实渐变、匀柔缓慢的清晰过程。坚持这种风格就是“虚实分明出慢功”。

2、打出“呼吸自然”。产生呼吸急促是失律的快。太极拳养生的本质是调理气机,良好的呼吸状态,是保持人体生命正常运行、保持储备足够的“精气神”的主要条件。因此,呼吸自然是太极养生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匀柔细慢”的基本条件。一是多种呼吸方式游刃有余的合理运用,因需优选而不刻求固化某一模式。二是以呼吸顺畅为宜,随机倒气、换频调整,力戒“憋气、抢气、半口气”。三是关键处的呼吸符合运动规律和养生要求。比如明显转换处一定符合“开吸合呼、起吸落呼”的自然规律等。

拳架修炼到一定程度开始“以拳养人”,保持一定节律,多是以气息的节奏,有序鼓荡、平衡推进,所以节奏服从呼吸,呼吸掌控节奏。太极拳运动有效地调理气机,常用“慢匀细满”的呼吸节律,顺应自然的吐故纳新,保持足量充盈的呼吸循环和气达周身。

图片

3、打出“能量传递”。缺乏有序传递是程序缺失的快。拳架的肢体、身架或招式,都是从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移动过程,现象是由势到式的交替,本质是势能与动能的转换,既是由虚到实,也是能量的传递。因此,把拳势与拳式的转化过程,在一开一合之间、一个开合与下一个开合之间,通过无缝连接,渐变推进,实现能量的波动传递。常见的松沉蓄势、起伏鼓荡、落位成式,就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只有传递细节到位,才能保证程序完整、速率自然。

4、打出“节节贯穿”。越过应有环节是运行散乱的快。肢体运动是遵循“三节明”的有序运行,是局部的贯穿;拳架招式的结构,是一环套一环、一节跟一节、一式连一式,象穿串一样提纲挈领的一体运动,是走架的贯穿;一套拳架的组合,也是从始至终的有序衔接,是套路的整体贯穿。

做到这几点,能够让行拳内涵饱满、符合规范、谙有实练,至少不会马虎敷衍而简单过快。饱含这些基本内涵的匀柔舒缓,“慢”行的太极拳充分体现“太极”二字的行拳真谛,合乎拳规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太极拳运动效果。

第三、适其度,让“慢下来”恰如其妙

行拳走架“慢之有限”。当然,凡事有度,要恰如其分,但慢并不是无止境、无条件、没有限制。既然太极拳的慢不是故意拖延也不是磨蹭懒散,那么,慢的度量一定是拳架基本规律所要求的特定风格和节奏韵律。所以,太极拳的“慢”,一定程度上又彰显了内在的美感,正是恰如其妙。

1、均匀的慢,遵循“折叠渐变”的聚散规律。开合、收放的渐变之中不失中正、不失连贯,慢而不散、慢而不断、慢而不僵。求得“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的拳经之理。缓慢柔活走架风明显地体现在一个“匀”字上比如,均匀的打开、柔缓的收拢,轻灵的挪步,慢匀的落脚。做到匀而不淤,柔而不力,细而不拙,慢而不怠。刻意练习匀柔舒缓,可参考以“慢、匀、细、满”的一吸一呼为主律,特别是用“满呼吸、慢舒张”的匀慢节奏,带动走架匀缓慢行。

2、柔缓的慢,形成“柔中有刚”的绵里裹弹。太极拳遵循的一个“柔”字寓意丰富。《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具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足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慢生柔,柔生刚,刻意求柔,却无意成刚。这种轻灵柔活的“”,让行拳慢中生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让身体骨正筋柔、经络通达、气血旺盛,最终达到气机舒缓、内外平衡、生机勃勃。

3、细研的慢,不丢“疏而不漏”的细节程序。拳架构成的细节,重点是尺寸、高度和角度,规范的拳架当应做到毫厘不差;行拳风格的细节,重点是“滚臂划圈走弧线”,一圈滚一圈,循环无端,大环套小环,无处不是圆;以意行拳的细节,重点是意念、指向和传递,仔细打出“会说话”的拳,有神有意眼随手走,十指领气意到气到。这些细节细研不漏,才会确切不丢,日久定能慢功积累。比如“懒扎衣”的上下两掌“上与鼻齐下护裆”、“左手贴胯右手按掌”,其高度角度几乎是定位尺量。如此打出规范的尺度、圆融的走架、内心的交流、外溢的神态,细研中推进的行拳速度,势必慢中秀拳味、慢中出功夫。

4、匹配的慢,不失“太极律动”的整体协同。任何事物变化的“度”,都应掌控在一定范围,并非一味的定格不变。该快的必快,比如“二起脚”、“卷脚蹬根”。该慢的必慢,定静求之。“越慢越好”也并非在理,极端过慢的想法一定不可取。慢不能懈怠也不能几于静止,过度的“慢”也会无益于气血运行。可见,拿捏这个“适度”的慢,就是让行拳走架的变化速度,与太极理念的运行风格、内意内劲等,在总体走架上相谐和、相适宜、相匹配,成为最合理的慢功律动。

真正掌握符合太极拳理规范的律动之速,须要长期实践和体悟,“匀柔细”给出了慢功行拳的经验总结。初期学练太极拳,往往速度较快,节奏含混,总是得不到有效控制,但是找到了均匀渐变、轻灵柔活、细节规范、缓慢随行的感觉,行拳的慢功也就能够掌控在合理匹配、恰如其妙的程度。

第四、得其法,让“慢下来”匠心独运

行拳走架“慢之有法”。熟练的拳架又能够自然地慢下来合理运行、有序推进,练就功法当有窍门切入。前辈留下的经验门类旁多,中期阶段当以专心领悟拳理拳法为重点。适宜的练法也有可选,比如,行拳的雕琢之法,拆拳的格物之力,走架的品鉴之功,悟拳的生慧之能等。如果能够寻求巧妙独到的精炼之法,行拳走架自然会得到深刻的体验,练就扎实的功底,进入高质量精进。

1、精心雕琢。工匠之能尽在长期的精雕细琢之中妙手生精、熟能生巧、功到垂成。太极拳的慢功夫,也有用“磨”来形容,与铁杵磨针、滴水穿石有异曲同工之力。熟练了套路,要打出点真功夫,反反复复的求细求精、求稳求刻划,一个角度、一个高度、一个尺寸、一个眼神等,在每一遍每一细节的走架过程中都不马虎都不变异,正是源于千锤百炼之功,塑于身形、刻于内心、化于习惯。

2、潜心格物。凡事有道,道即是规律。抓住规律找窍门让习练事半功倍。“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知其理方能行其正。“知行合一”实证拳架法理。拳架规律有很多,以太极理论思维为根本,以拳架构成的身法拳法、走架运动的理法心法为重点,观察揣摩细体验,归纳总结找窍门。武当赵堡太极拳包含的拳架规律和运动规律是一个完整体系,基础拳架“中正平圆轻灵柔活”的八字要求,就是首要建立的基本规则。

3、品鉴甄别。知拳悟拳懂拳才能打出真拳。太极拳运动的本质是阴阳转换,学练运用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太极养生,其核心原理是阴阳平衡、五行运行,直接目标是松筋活骨、舒经活络、调理气机,增强免疫力,由此衍生的运行规则规范,具体体现在拳架运动的细节。可以先从简单的套路学起,但一定要从理解和运用太极法则、太极理念、太极思维学练,渐进“知宇宙、明阴阳、运五行、用太极、达合一”,直求“内劲、整劲”气运周身,不落“太极操舞”表象忙碌。遵循武当山和太极学院“太极之道,学以致用,平衡自我,精益求精”的校训,不断识别鉴赏,甄别拳法,正本清源,校正精进方向不走弯路。

4、悟中生慧。慢中趋静,静能生慧。慢中细悟,既是慢中求悟,又是悟中生慢,相得益彰。很多习练者从细悟松沉劲、细悟腰身法、细悟衔接处、细悟转换功、细悟运气机等方面的实践中,不断精益求精、渐悟开窍、深得其法。更有深悟者,也能让太极思维在不断的精优刻画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以至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每每练就一个阶段必有新的进展。

第五、如其道,让“慢下来”水到渠成

太极拳的慢“求之有道”。严谨遵循拳架规范和拳架运动规律,一些基本的条条框框,是打牢基础不可绕过的必由之路,一些太极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是求深领悟不断精进的必修之道。以下“五个基本方面”可作为重点,如此一点一滴刻意修炼,就能够让你的拳架逐渐“慢下来”并成其为道。

1刻求拳架细节”中求慢严格的规范要求去行权,包括身动尺寸大小高低方向角度也包括一个转身、一个开合、一个沉松的掌握都一丝不苟合规合道初学初练者往往较快打完,经常慢不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粗犷大略,对招式的细节动作掌握不全面,关键细处的展现含混不确切、粗略不精准。当然,做到细节精准,须要一定的基本身法,比如常练展臂压腿、俯身下腰、开肩开胯,增强韧带的柔韧性;养成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沉腰落胯、吊裆补膝、收腹敛臀的立架习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练拳练功都要坚持都讲细节。“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坚持精练不糊弄,终将水到渠自成。

2加深拳意理解”中求慢太极拳的独到风格,意念向肢体发出的指令,通过拳架诠释而展现。这种诠释就是对拳架每一动作、招式的寓意、目的、指向,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认知和引导最终体现在一举一动甚至一个收放、一个眼神的细节中比如,“采拿旋腕”、“分筋错骨”时,面前无人似有人;“百会顶天往下灌”时,吸气收腹、呼气下咽,从上到下气运下行,沉入丹田,每一处细节“意到气到力到”都是意为先。对招式细节有深刻细腻的理解拳架带着拳意,一处一处慢中刻画,一层一层慢中诠释。

3、松沉折叠蓄能”中求慢拳架不仅有外形展动还有不可或缺的内动。这就需要充分的收放鼓荡,让内动有一定的行程空间,为内意、内气与相合提供条件。一是每逢转换必有蓄势松沉,吸气沉气重心下移。二是肢体柔缓折叠,蓄势收缩,为发势蓄能。三是“意气力”相合引发内劲,内气需要采集和运用练出内功需要内气和内力的长积累松沉之道贯穿于转换的每一处。

4、品尝快乐行拳,“品”中求慢静于安心、得于安舒、爽于运动效果,用“喜悦”的心境体验每一招式所蕴含的拳意和展现。细品快乐惬意的走架,比如:阴阳转换的对称平衡,轻灵柔活的自如释放,呼吸鼓荡的松匀舒缓,周身协调的轻松快感,拳架构型的律动美感等等。就好像品茶、品酒、品尝美食,没有胡囫囵吞枣尽在品慢咽。招式细节体验,犹如小口回甘;走架起伏波荡,犹如香气徜徉;觉察鉴别真谛,已觉神清气爽。这种沁心品拳的修炼,尽情忘我的拳境,不失为身心双修的难得秘笈。每一遍行拳都是一次快乐的体验,所以,也只有“慢下来”才会尽享其中。

5、统调周身和谐”中求慢太极拳的慢速运动,是周身一体的低频谐和。行拳走架讲求“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五脏百胲悉在其中,同样也有一慢无有不慢之理,包括了走架的开合转换、气息的翕张鼓荡,动作节奏都以慢匀柔缓的节律一体连动,都打一套养生太极拳的初衷相一致符合拳架运行规律符合太极养生之需,是谓“周身和谐之道,也正是这种合道的慢拳,才是所要追求的真正的慢下来

图片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若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