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的笔墨意境

 天宇楼33 2016-05-19

青花是釉下彩,使用毛笔蘸青花料水直接画在未烧的、具有吸水性的坯胎上,罩釉烧成之后,非常接近在生宣纸上绘画的效果。这决定了青花的表现效果能达到类似文人画的笔墨韵味。因此,对青花艺术的鉴赏也须带有独到的文人审美观,画面的深远意境往往不能在方寸间展现的淋漓尽致,大有画在眼前,意在心中之势。也正因为青花艺术与文人画之间非常接近的笔墨韵味,现代青花艺术的装饰手法几乎完全在实践文人绘画的笔墨意境。

青花的特色决定了青花艺术的痴迷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他们有着骨子里的文人情结,有着对青花瓷韵味的真知灼见。笔墨所到之处,重意不重形,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往往寥寥几笔,便把心中的感触挥于笔下,现于笔墨之中。从美学思想体系和及其哲学基础来看,这正是道家有无相生的辨证唯物思想的精髓所在。而这些思想一直是千年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国文人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这也成了中国文人绘画审美意境的主导。

青花瓷的雅致沉静、宁静淡泊、含蓄悠远的视觉特点,暗合文人画的审美观念和性格品质。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诞生的现代青花艺术,自然会选择文人画审美意境为表现的主思想,现代风格的文人青花瓷艺术很好的达到了文人画所追求的理想审美意境,除了本身的色泽之外,创作者本身对于千百年以来所形成的文人思维了然于心,也只有中国的艺术家创作的青花瓷艺术,才会有此番大彻大悟。

对文人山水画的广泛接受,除了传统文人思维的积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认同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今的人们往往疲于生活本身而无太多时间精力平静心灵,更不可能像古代文人士大夫那样逃避现实的生活而寄情于自然,因此对“静”的向往更多时候只能局限于家具陈设物件的选择,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赏心悦目、简单自然地艺术作品和陈设物件摆放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中,而文人题材的作品便是对于新中式风格家居环境的最好搭配。这也触发了更多的青花艺术家愿意选择文人山水类别的题材创作,既是自身需要,也是广泛的社会认同感所致。

文章节选自期刊《艺术市场》 作者:肖亚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