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钻忠:秦军的弩老实说不如波斯人的箭

 cat1208 2016-05-19

核心提示:以客观、理性的眼光来看,秦弩面对以善射闻名的亚述,波斯人时,在远程火力方面处于下风。

作者:凤凰新闻客户端特约撰稿人王钻忠

作者简介:王钻忠,男,湖北荆州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精通战史,在国内著名军事历史论坛担任版主,曾在《战争史研究》、《突击》、《现代兵器》等著名军事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出版有著名军史著作《征服:罗马人的故事》。

说到秦军的装备,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是秦弩,十多年前一部影响力颇广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曾对秦弩不吝溢美之词,部分网友甚至认为秦弩是秦国横扫六国的关键性装备。

弩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一,使用简单易行,一个未受军事训练的农夫,一天时间就可以学会弩的使用;其二,上弦后士兵能专心瞄准,在有效射程内射击精准度高;其三,借助机械存储能量,发射力道强,初速大,穿透能力强。以记录古代科技知识闻名的《天工开物》曾记载说:“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

在电影《英雄》中,漫天箭雨给了观众十分深刻的印象,电影中的秦弩射的既快又远,杀伤力惊人。笔者认为,电影终究是电影,真实的秦弩可能远不如艺术刻画的如此凶猛。

首先弩并非秦所独有,中原诸侯强国都用强弩。比如在公元前342年,孙膑在马陵道万弩齐发伏击魏军,射杀庞涓。其次秦弩的工艺在诸侯中也并不是第一, “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弩的战斗力的关键指标是有效射程,能射多远和有效射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空谈能射多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研究秦弩的有效射程,主要依赖三个方面。其一,兵马俑的考古挖掘;其二,史料中关于弩射程及实战的记载;其三,我们初高中课本上掌握的物理学知识。

史料的可信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史料中的射程数据,我们应该采信大部分史料认可的数据,对于偏离度较大的数据,我们应仔细分析其中缘由。

《墨子·备城门》曾记载“二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这个应该是战国早期的情况。到了战国中期,《孙膑兵法》记载“弓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史料中所记载弩的射程突然进行了质的飞越。战国策记载“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也正是因为这条史料,很多人对于秦弩的战斗力有了不切实际的想象。

以我个人之见,六百步这个数据并无多大意义。首先,这段话出自苏秦之口,苏秦是个说客,以口才闻名,以常理推论,说客的话多有夸张之辞;其次,仔细考察苏秦在战国策中的言论,会发现他很多地方都会夸大其词,比如他提到各国兵力,动则带甲百万,带甲数十万,显然不切实际;其三,六百步应为最大射程,如果强弩从山上射击,依据物理学常识,落地时间加长,导致飞行长度增加,能射六百步也并不稀奇,但是最大射程并无意义,有效射程才有意义。

东汉末年,袁绍与公孙瓒反复激战,袁绍得以击败公孙瓒的精锐骑兵,强弩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其作战距离为数十步。

这一难得的实战用弩史料来自《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原文摘录如下:

“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瓚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瓚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瓚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寻遍史料,其中对秦弩并无特别的描写,但是在宋朝的史料中,曾有一种叫神臂弓的弩赫赫有名,大书特书。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

上文对神臂弓的描述,依笔者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文字水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神臂弓能射三百步,并洞穿重甲呢?这威力,妥妥的要超越现代突击步枪啊!

但依物理学常识,显然不能这么理解。

幸好笔者在《梦溪笔谈》中又找到了一条史料,得以推翻了上述理解方式。沈括曾提到一种优良的铠甲叫瘊子甲,“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倘若我们对于上文神臂弓的描述理解为:能射三百步,并洞穿重甲”。那么《梦溪笔谈》就会互相矛盾,显然前面的理解方式是错误的。

古文与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有差异,对这段文字正确理解应当是:神臂弓的最大射程足有300步;发挥最大威力的时候,能够在一定距离上贯穿重甲。

对于神臂弓的有效射程,我们可以在宋军的训练和实战史料中寻找。

《宋史·兵志久》曾记载“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神臂弓垛远百二十步,给箭十只,取五中为合格,军中少得该赏”。

抗金大将吴璘曾创立“叠阵法”,让我们得以一窥神臂弓在实战中的使用。吴璘命令士兵距敌百步内才能发射神臂弓。

叠阵法原文摘录如下:

“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

综合上述史料,我们可以认为神臂弓的最大射程可达300步,有效射程则在100步和120步之间。

宋朝时机械科技比秦时先进得多,几乎没有理由认为,在史料中默默无闻的秦弩会比赫赫有名的神臂弓射的更远、穿透能力更强。

到了明代,随着神臂弓的失传,明弩的战斗力明显滑坡,有效射程降低到了60步。

戚继光从实战经验出发,在《纪效新书》中曾说

:“凡弩手射手,候鸟铳打放将完,贼至六十步之内,起火放,方许继铳后射箭,无令不许擅发……

比弩,以六十步为式,把高五尺,阔一尺五寸,三箭中二枝为善射……

弩弓不可远,远则无益,徒费矢竭力。”

综上所述,单兵弩依其力道的大小,有效射程应当在80米到180米之间,秦弩的有效射程也应当在这个范围。

与中国古代偏爱弩不同,亚述人、波斯人和古希腊人更偏爱弓箭。

明代的《武备要略》曾对弩和弓的优劣曾做过详细的对比,作者认为弓箭箭身利于飞行,杀伤距离比弩更远;但是弓箭的技能不好掌握,训练难度较大,技能高超的箭手较为难得。这可从我们的史料中得到验证,如果一个人善射弓箭,史书即便惜墨如金,在介绍这个人物的时候也会特别注明,养由基,李广,都是因为善射而闻名史书的勇将。

《武备要略》中的这段记载比较珍贵难得,因此笔者全文摘录如下:

弩者,怒也,怒而击之。击力毋增加,而制弩之法有增加。冲斗弩制挂口长不过七寸,力不过百五六十斤,弩箭重不过二钱,五十步发,准而有力,远难命中。今弩制,挂口长九寸或九寸半至一尺者,力有三百斤或三百五十斤至四百斤者,弩箭重三钱至四钱,百步能命中,其技不减于弓也。如弓力四五十斤,用箭有五六钱,何也?因弓矢之长,引弓拉满,以至于彀,又加射者撒放之力,故箭发百步能杀敌者,此也。然而世之习弓矢者,比比皆是,计百千中未必得一精巧者。其技至难也。故阮子曰:“世多善弩而拙于弓,弓无法准,故任巧由意,弩有法准,故易有善。”今蹶张弩,有力则能挽,下士亦可习,如法上射,朝习可以暮成,雨露无妨。上弦架箭,十步之内犹能杀人,若弓似不及矣。

古代亚述、波斯都是以善射闻名的民族,他们都曾在数百年间空前强大,不可一世,相继成为两河流域毋庸置疑的霸主。

亚述人远程部队大概占到了步兵总数的一半,远程打击能力十分猛烈,弓箭手部队不仅射技精湛,部分弓箭手还有铁制头盔和良好的护身甲,与弓箭手部队一起提供远程火力的,还有大量护身装备良好的投石索部队。

技术娴熟的弓箭部队杀伤距离较弩更远,在火力压制上胜过一筹,同时,虽然比秦帝国早了五百多年,但是亚述人是有史以来最早完成了武器铁器化的民族,铁箭头的杀伤效果又胜过了青铜箭头一筹。亚述人弓箭手布阵在防护装备精良的8列重步兵之后,弓箭沿着仰角曲射。而弩基本只用采用平射,很难借助己方重步兵的掩护,在远程火力彼此较量的过程中,秦兵会更容易伤亡……

以客观、理性的眼光来看,秦弩面对以善射闻名的亚述,波斯人时,在远程火力方面处于下风。

绝大多数希腊人不善使用弓箭,希腊轻步兵主要使用标枪,标枪的杀伤距离在15到20米之间,标枪的射程不如弩,但是破甲能力更强;同时,因投掷标枪可单手操作,希腊轻步兵能同时使用一面圆盾护身。

在远程武器的使用上希腊人颇有点专业化分工的味道,克里特岛的希腊人以善射弓箭闻名,在希腊世界的较大规模的战争中,几乎每战看到他们的身影;罗德岛的希腊人则以善于使用投石索闻名。福基斯城邦的希腊人甚至在野战中使用投石车,大败马其顿人的部队,这一远程利器的使用后来被马其顿人借鉴,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马其顿战术体系的一部分。

投石索绝对不可小觑,如果弩在古典时代是东方特色,那么投石索便是地中海特色,西地中海巴利阿里岛岛民非常善于使用投石索,他们跟随汉尼拔远征罗马,给罗马人留下了十分惨痛的回忆;东地中海的罗德岛岛民则和他们近乎一样的出色。

以色诺芬的军事回忆录《长征记》来看,罗德岛投石手的射程两倍于波斯投石手,克里特弓箭手的射程略输于波斯弓箭手;但是罗德岛投石手的射程甚至超越了波斯弓箭手。仅仅依靠两百名罗德岛投石手和部分克里特弓箭手的掩护,希腊重甲步兵得以避免了波斯大量远程部队不胜其烦的远程袭击。

但是投石索有弓箭手一样的问题,掌握起来难度大,优良的射手比较难得。

据传巴利阿里岛的岛民从小就开始了非常严酷的投石训练。中世纪英格兰每次大型战役能出动五千以上长弓手,则源于几十上百年来相关鼓励长弓法令的推行。据说,1363年爱德华三世曾颁布了一条严格的法案,所有15到60岁的男性公民需要在周日及假日在当地教会参加两个小时的强制射箭练习,并且禁止把时间浪费在除射箭以外的其他运动上,违者可以处以死刑。

大量手持盾牌,头戴铜盔,手持标枪的希腊轻步兵在前,少量克里特弓箭手,持盾罗德岛投石手(两者累计通常在一千人左右)在后掩射,在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构成的希腊远程部队可以和波斯远程部队旗鼓相当。如果他们要来一场和秦弩的对决,想必也不会输给秦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