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 小满科普 — 5月20日是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个时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麦粒饱满,蚕结新茧…… 欧阳修用“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的诗句来赞美小满的美好,或许更带着他对农民殷实生活的一些期许。 古人将每个节气的十五天分成三候,一候为五天。根据节气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分别起了名字,简洁明了的概括了每一候的天气物象。 小满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说的是:小满头五日,茶树上的叶子由于阳气上升而日渐秀实,这时采摘的茶叶“感火之气而苦味成”;五天之后,至阴而生的靡细小草因不胜至阳而纷纷死去;再过五天,小麦成熟;因为百谷成熟谓之“秋”,此时麦熟,所以称为“麦秋”。
— 小满习俗 — 小满是一个在一年农事交替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节气。 在北方,夏熟小麦籽粒开始饱满即将开始收割,马上要准备栽种夏季作物;而这时候的南方刚刚开始种植水稻;水乡江南也处在忙碌的煮茧缫[sāo]新丝的时候。因此,在这期间的节气习俗也多与农业生产有关。 注:缫[sāo]: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 回娘家 看麦梢黄 每年小满之后,麦子逐渐成熟。在北方的广大农村中,出嫁的女儿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忙的准备情况。有的地方,把它定为一个节日,叫“看忙罢”。届时,女婿、女儿携带礼品:油旋膜、油糕、绿豆糕、猪肉、黄杏、蒜蔓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问,并受其热情款待。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说,夏忙前女儿过问娘家的麦收准备工作;麦收后母亲又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心心相连,母女情长。 煮茧缫丝 卖新丝 小满时节等蚕丝都线制完毕,各家将其背到城里,卖给收丝的客商。一般每年农历四月买卖蚕丝的集市就开市了,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称之为卖新丝。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甘肃天水 农民收割小麦 忙收种 黄河流域各省份,农历四月刚刚忙着收麦打场。珠江流域播种秋稻,东北则正是棉花、小麦以及大豆下种的时期,高粱刚刚长出,又必须锄去杂草,剪除劣苗,小满节气正是农忙之时。 — 小满诗词 —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晨征》 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小满》 近代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