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不说的吕大临(上)

 RK588 2016-05-21
原创 2016-05-16 王建平  吕伟涛 艺术品鉴


吕大临一生著述甚丰,除《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外,见录于《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有《易章句》一卷、《芸阁礼记解》十六卷、《论语解》十卷、《中庸解》一卷、《老子注》二卷、《玉溪集》二十五卷、《玉溪别集》十卷、《西铭集解》一卷、《编礼》三卷,它们是研究吕大临理学思想和宋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资料。


要说吕大临,得先把时间回溯到北宋年间。北宋一朝,英才俊杰蓬勃蔚起,名臣硕儒项背相望。然而数贤出于一门,能与“峨眉三苏”相提并论者,只有“蓝田四吕”。这吕大临就是“四吕”之一。

吕氏先祖乃是鼎鼎大名的殷人姜尚,因封地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国号为“吕”,故又名吕尚。姜太公归周后,改封于齐,其子孙入齐者为姜氏,留汲者为吕氏。秦、汉至隋唐以来,吕氏一门书香传家,世代为官。北宋中期,曾任太常博士的汲郡人吕通赴长安为官,因死后葬于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其后人遂迁居于此。

吕通次子吕蕡为兵部郎中,膝下有六子,一人早夭,一人不显,而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四人先后进士及第,世称“蓝田四吕”。大忠“老而好学”,官至宝文阁直学士,曾任陕西转运副使,期间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十三经》等碑石移至府学之北塘,为西安碑林的开创者;大防“端肃稳重”,是王安石变法时期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宋哲宗时期为宰相,主持元祐政坛八年,颇有政绩;大钧“诚德君子”,所著《吕氏乡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乡约,其所蕴含的儒家礼教思想及“关学”注重实践的精神特质,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



唐 錾花铜匜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排行老幺的吕大临,字与叔,号芸阁,生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卒于宋哲宗元元祐七年(1092年)。他虽登第,却是以门荫入官,称“不敢掩祖宗之德”。元祐初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虽不位高权重,但他才华横溢且情趣高雅,在理学和金石学方面成就非凡,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理学大家

 

 

吕大临在兄弟四人中年齿最幼,享年最短,但著述最多,学术成就亦最高。《宋史》本传称其“通六经,尤邃于礼”,是对“关学”发展贡献最大之人。

“关学”为理学开创阶段的重要学派之一,因其创始人张载家居关中,且从学弟子多为关中人,故后人称他所开创的学派为“关学”。张载的“关学”与同时代周敦颐的“濂学”,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的“闽学”,并称理学四大派。但是,“关学”主张“以实用为贵”,要求学以致用,力图把学术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联系起来,为现实服务,反对虚浮空谈的学风。这与后来只知道“低头拱手,空谈性命”的理学家是完全不同的。


北宋 耀州窑青釉托盏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史载,“横渠(即张载)倡道于关中,寂寥无有和者。先生(吕大钧)于横渠为同年友,心悦而好之,遂执弟子礼,于是学者靡然知所趋向”,使“关学郁郁满秦川”,并形成“关学之盛,不下洛学”的局面。

在吕大钧的带动下,吕大忠、吕大临相继都尊张载为师。吕大防虽不属张载门人,但在政治上对张载多有提携和帮助。可以说,“关学”的理论和思想领袖是张载,而“关学”的政治和经济支柱则是蓝田诸吕。加之,吕氏四兄弟自身的学术成就,故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称吕氏为“关中学派蓝田系”。



北宋 耀州窑青釉套装素面酒壶与温酒器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作为“关学”的杰出代表,吕大临一方面与诸兄一起大力支持推动“关学”的传播和发扬,另一方面又积极躬行和实践张载的思想学说,并多有创新。他始终坚持张载的“气”为人和万物本原的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沿着张载的思维路径,继续论证了“天人合一”、“天下一人”、“万物一体”的学说,体现了“关学”的“仁民爱物”的宽阔胸怀和救世精神。同时又根据张载“一物两体”的辩证思想,提出了自己“一体二用”、“生生不穷”、“与时消息”、“随时识事”的辩证法思想以及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适应事物变化形势,因势利导,不断变革图新的发展观。

宋神宗治平三年(1066年),“洛学”的程颢、程颐兄弟来关中讲学,吕大临听后觉得他们的学说也很有见地,大为叹服。于是,张载去逝之后,他便奔赴洛阳拜程颐为师。在此期间,他记录汇集二程语录,著成《东见录》,对后世学者研究“洛学”提供了很多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矮梅瓶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吕大临虽转师二程,并成为程门高足,但并不放弃“关学”的基本思想宗旨,“不背其师(张载)”,成为“关学”最有力的捍卫者。对此,二程就一再申明“吕与叔守横渠学甚固”。所以,张载死后,“关学”虽不“复讲”,但仍然流传,直到明清,还有许多追随者,“关学”得以不断发展。

无论是师从张载,还是后来改随二程,吕大临均享有极高的声誉。作为张载门下的名徒,因其文采出众,张载之弟张戬将女儿嫁给吕大临。改随二程后,因其学识渊博,与谢良佐、游酢、杨时一起被时人称为“程门四先生”,二程赞其为学“深潜缜密”、“涵养深醇,妙达义理”。朱熹则认为吕大临的学术成就高于当时与他并称的诸家,“于程子门人中最取吕大临”,并把他与程颐相比而论。

元祐七年(1092),礼部侍郎范祖禹以吕大临勤奋好学、人品出众,曾向宋哲宗推荐,任他为太学博士讲官,但未及抵任而逝,年仅四十七岁。

吕大临逝世后,许多人都哀悼其不幸早亡。直到三年后,程颐还“思与叔之不幸早死,为之泣下”。苏轼晚年游蓝田时,有《挽吕与叔学士》一诗为其“泪倾”。朱熹也感叹假如自己“只如吕年”,就不见得能达到尔后那样高的学术成就。

像吕大临这样,先后师从理学两个重要学派的创始人,被两个学派均视为代表性人物,同时又得到当时及后世著名理学家一致高度评价的学者,在宋明理学史上还是极其少见。因此,称其为理学大家是丝毫不为过的。


《艺术品鉴》2016年4期*大观*栏目

(版权所有  如若转载  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