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书法,不光要临帖

 哈牛哈牛哈牛哈 2016-05-22

临帖,是夯实书法之法度和基础的过程,也是提升审美眼光的过程,所以,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经常听说有人临帖三五十年,可一到创作,写出来的东西简直没法看,但我们又不敢说他临得不好,可能他的临作另有一番面貌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离不开古人这根“拐棍”,离了就现原形,说明在书法这门特殊的艺术或者技术环境中,临摹与创作中间是有距离的。而对于不少人而言,恐怕这段微妙的距离可能一辈子走不过去,这个转折,要么成气候,要么一世无成。


于是我们很想知道:如何出帖?临帖离创作到底有多远?有人说临摹好比走路抄近道,说的有些道理,但是,有时候事与愿违。我们的问题是,这个近道有时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道,因为临就是仿造,仿造的和原创相差很远,仿造的再好,和创造有着极大的分别。这是临摹和创作的本质区别。




临帖实际上是一种照搬,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写字的真正奥妙在那里,好比你走路,你有了方向,接下来要有体力和双脚平衡行走的能力,其次,你是快走还是慢走,那是节奏的问题。反过来说,临摹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技法,掌握一种途经,可是,套路是谁发明的呢?更深地说,获取这种套路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临帖学习方法本身没错,我们不能忽略。但是,很多人只会低下头临摹别人的,没有想过书写还有些更重要的问题等待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是不能依靠临摹来解决的,比如章法、墨法等问题(至于修养等字外功夫且另说)。就拿章法而言,是形成书写风格的关键因素,如果你习以为常地按照别人的风格来行事,到头来,你怎么进入原创的境界呢?


章法,好比建筑上的建构特色,你知道房子是用转头垒起来的,接下来你采取怎么样的构架来造房子又是一回事,根据设计,你可以制造很多风格的房子,这里的设计不是模仿,而是在了解房子的基本组构元件后,通过创意来完成的。为此,书写也是这样,你已经知道怎么写字,你就不应该把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垒转头的事情上,你要做到的是设计,通过你的创意来创作出章法各异的作品来。


临摹是基础,其实就是遣词造句的过程,如果把精力过多的放在遣词造句上,能出几个文学家?书法也是这样,你把精力都放在临摹上了,很多人练了一辈子可就是成不了书法家是否就是这个原因呢?


我们非常支持临摹,没有临摹是绝对不行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把书写的一切重点都放在临摹上,若想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就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当我们临帖数载后或在临帖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都这个问题。古往今来,那些领悟到放开的人,正是基于法度而跳出成法,不拘一格后,才真正成为了独具匠心的书法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