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新学术思想述要

 judaifu 2016-05-23


1、重视脾胃学说

颜新教授为孟河学派后人,祖父颜亦鲁为贺季衡门生,倡导脾胃即为后天之本,又为百病之源的学术观点,其父颜德馨教授根据脾统四脏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该学说进一步发展完善,颜德馨教授在秉承家学的基础上,临床也十分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在临床施治中,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健旺,主张外感祛邪亦处处照顾胃气,邪势即衰,则应尽早恢复胃气;对内伤诸病,更要着眼脾胃,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妥为调治,用药则反对滥施攻伐,以免损伤胃气,认为医者所处之方药,均需照顾胃气,虚损病尤应注意,如用滋腻药时,需加砂仁、陈皮醒胃和中,苍白术健脾醒脾,而苦寒之剂,切勿过量,毋使损伤胃气。归纳总结主要可以分为三法:

1)疏肝健脾:现代人工作压力较大,肝气用事,则脾胃受制;脾气虚弱,可使木来乘侮、肝不布津、肝体失养,也可致木性刚劲,甚则阳郁风动,故肝脾同病者常见,对木旺克土,肝脾不和,见腹胀泄泻、胁痛不寐等证,除用柴胡、川楝子、白芍、香附、陈皮疏肝抑木外,还擅用合欢皮、佛手片、青皮、橘叶、玫瑰花、白蒺藜等这些药具有微辛而不燥烈之优点,酌加于养营或益胃方中,亦不至于耗伤气阴。常用木香、郁金、沉香、枳壳、砂仁疏肝理气,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扶土;若阴耗舌红,则加乌梅、白芍、百合、木瓜等敛阴泻肝安中;肝气犯胃,日久胃气多虚,虚实相兼,常用培土,佐四逆散、左金丸等疏肝、泻肝。对于脾胃虚弱,生化不及,血不养肝之证,常用逍遥散加味,重疏肝扶土,营血之源充足,则肝体得养。

2)健脾助运:脾失健运,主要由两方面引起,一是脾虚、二是邪气,脾为湿土,喜燥恶食,致病邪气中首推湿邪,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失健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强调的二字,不是一味的补益或攻伐,脾健则四脏俱健,而它脏病变亦可从脾论治,用药上擅长发挥苍白术功效,认为苍白二术燥湿健脾,湿去脾自健,脾健湿自化,湿郁脾阳者,常配陈皮、半夏、茯苓、佩兰、砂仁等,取其芳香化浊,鼓动胃气,醒脾助运之功,不论虚实诸证,均可据证配用。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中阳不运之泄泻,脾阳以馁,脾胃虚弱之泄泻,尤其是老年人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的泄泻,清则碍脾,燥则助热,甚难着手,故药当轻清宣透,用佩兰、霍梗、苏梗、清水豆卷、荷叶、黑料豆等祛暑化湿、醒脾助运,祛邪而不伤正。对于脾失健运所致胸闷心悸、飧泄、代谢失常的疾病常用平胃散、温胆、三仁、藿香正气等加减应用,并将运气学说融入脾胃学术之中,认为长夏湿土当令,太阴用事之时,暑必兼湿,常用清暑益气汤加减,多获其效。

3)补虚扶损:李东垣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丰富了脾胃学说,同时阐述了内伤热中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元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是由脾胃损伤所致。颜新教授在临床上重视脾胃的作用,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通过补虚扶损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脾贵在健,调补脾胃,多以平补、运补取胜,而不恃峻补图近功,反对一味壅补。颜新教授认为,脾虚所致的泄泻、腹胀、食少、发热等症,多由运化无力、脾精不散、湿邪困中所制,治疗重在甘平助运。脾的健运则湿化气行,如一味甘腻壅补,反嗳气机,助湿生满,故枳术丸、资生丸、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为常用方,并从脾胃入手补虚扶损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虚损证,效果良好。

2、强调气血学说

气血失常不仅是脏腑、经络、形体、九窍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也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证病机的基础。疾病的基本病理反应取决于气血失常。气血充足及其功能协调与否决定了正气的强弱,影响到邪正盛衰的变化;而气血为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气属阳、血属阴,阴阳失调根源于气血的失常。气血是流通于五脏的基础物质。气血有赖于脏腑正常功能活动,才能摄纳、生化、输布;脏腑功能活动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功能和物质是相互依存的。

颜新教授在学术上推崇气血理论,认为气血是形体、脏腑、经络、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脉流畅,病不得生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人的生、长、壮、老、已,尽管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气血的变化。气血以流畅和平衡为贵,气血充足及其功能协调与否决定了正气的强弱,影响到邪正盛衰的变化;而气血为人体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气属阳、血属阴,阴阳失调根源于气血的失常。气血不和引起一系列的脏腑寒热虚实的变化,反而导致疾病丛生,衰老早夭。颜新教授临床常用其父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所创衡法,调畅气血,燮理内外,促进气血阴阳平衡,具有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的功效,随证配伍,适用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病证。同时对于久病、怪病,遵循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观点,久病、频发之病从瘀治、奇症怪病从瘀治、久病羸瘦从瘀治、久积从瘀治及常法论治不效的病证从瘀论治等方面。临床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降气活血:颜新教授常用降气药物主要有苏子、批把叶、郁金、降香、沉香、槟榔、葶苈子等,治疗肺气上逆慢性咳喘病人,除常用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加减肃肺祛痰外,慢性咳喘迁延不愈患者多伴有口唇、指端、舌质紫绀,久病必有瘀,颜新教授在治疗时适当配伍活血化瘀之品,疏通络道之瘀,助其气化,以祛痰饮、止咳嗽,常选用赤芍、桃仁、丹参等活血而不燥烈之药,多有效验。治疗肝实气逆的烦躁、头痛、失眠,除用左金丸、龙胆泻肝加减外,并根据症状表现分别配合血府逐瘀汤、癫狂梦醒汤或是桃仁承气汤,重者加龙骨、牡蛎、灵磁石等镇潜之品,从血分求之,常能获其效。

2)行气活血:颜新教授临床常用行气药物有:陈皮、厚朴、木香、檀香、枳壳、砂仁、香附、乌药、川楝子、青皮、郁金、川芎等,无论补剂、功剂、配以疏通气机之法,可借以治疗多脏器病变,如取小茴香、乌药配泽泻治水肿,檀香配生麦芽治食滞,生紫苑配火麻仁治便秘。行气活血法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凡六淫七情侵袭,气血阴阳乖逆,或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皆使气血胶结不解,临床根据其所滞部位不同,而选用相应的方药。治疗脾胃气滞、血郁而瘀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不调常用丹参饮加味、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天台乌药散等加减;肝气郁滞的胸胁或少腹胀满,或疝气痛,或月经不调、痛经等症,舌质紫暗者,常用丹栀逍遥散、越鞠丸、左金丸、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等加减;气血闭阻不通的短气、胸闷胸痛、心悸不安,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最广泛,其中柴胡、枳壳、川芎用量都加大,常用石菖蒲作引药入心,喜加入蒲黄一味,且多生用,心悸不安常配琥珀、茶树根、苦参纠正心率;治疗遗精早泄阳痿、不孕不育常用其父所创化瘀赞育汤,疏肝益肾,活血化瘀。

3)益气活血:颜新教授临床常用益气药为:党参、黄芪、升麻、柴胡、葛根等,强调重用黄芪20~30g,则即善补益肺脾之气,补而不滞,并有扶正驱邪之功,寓通于补,使气充足则痰瘀自消。气盛则血流滑疾,百脉调达,若久病脏器受伐,气弱则血流迟缓,运行涩滞,乃至瘀血。胸痹心痛多为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虚为本,瘀血、痰浊、气滞均为标。心虚则邪之,寒邪、瘀血、痰浊、气滞等痹阻心脉,而作心痛,邪之所凑,其气必需,治疗胸痹心痛在活血药的基础上需加上益气药才能巩固,治疗此病严新教授临床应用最多的当属其父颜德馨教授所创益心汤,益气化瘀,活血通脉,对于老年患者、心肌炎后遗症尤为合适;夏月头晕、胸闷、心悸常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气虚无力、血滞而瘀所致的偏瘫,或肢体麻木疼痛、口角歪斜、语言不清、神志失常、舌胖质紫、苔薄白、脉细弦或涩,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常配藳本、羌活、通天草、石楠叶、鸡血藤等活血通窍,少腹疼痛月经淋漓不尽,从心脾不足、瘀血阻于下焦而治,归脾汤或少腹逐瘀汤。

3、注重痰瘀同治

颜新教授在气血失和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痰瘀交阻的病机,痰瘀交阻证是在疾病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由痰证的临床表现和瘀证的临床表现所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证候群,临床上多以疼痛、癥积肿块、肢体麻木偏废、精神症状、胸闷痰多,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主症。痰瘀交阻证常表现出病情复杂,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日久成形等特点。在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所致的心、脑、肾等多个靶器官的损伤,前列腺增生、肿瘤、妇科疾病等疾病的病机与瘀血、痰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痰和瘀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致病因素,但实属同源异流,都是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而且在致病过程中互为因果,即痰瘀同病,正如《血证论··咳嗽》篇中指出:须知痰水之壅有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严新教授在治疗中强调痰瘀同治。

1)温阳化饮祛瘀:痰饮为阴邪,非温不化,血属阴类,非阳不运,颜新教授临证十分推崇《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善用附子、麻黄、肉桂、细辛等温阳之品。治疗喘证常根据病情深浅轻重,分别选用小青龙汤、小青龙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温阳化饮方,并认为细辛温肺化饮,辛散开肺,为小青龙汤之枢纽,合五味子酸敛肺气,一开一合,止咳平喘,痰饮壅塞者,可配三子养亲汤加强温燥祛痰之力。

2)行气活血化痰: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机通畅有利于痰瘀之邪的祛除,气畅则痰消,气结则痰生。由于气虚不能化津、运血所致的痰瘀交阻证,临床表现可见手足萎软不用,肢体麻木或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咯痰粘白,语言謇涩,胸闷气短,尿频或失禁,四肢虚浮,舌淡紫或瘀斑,苔薄腻,脉细软。颜新教授在临床上认为痰瘀交阻多为本虚标实证,治宜在化痰行瘀的基础上,加用补气药调和五脏,使气血运行顺畅,进而杜绝痰瘀之来源。习用黄芪、党参、当归、桃仁、红花、僵蚕、南星、菖蒲、远志、地龙等。如肺胀、咳嗽宿痰伏肺、痰阻气机而形成的痰瘀交阻证,常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或千金苇茎汤加减,要用全瓜蒌、薤白、竹茹、竹沥、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川芎、丹参等泻肺降气平喘、除痰祛瘀。临床两法也常常合而用之,治疗痰瘀闭阻,胸阳不振型的胸痹常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和丹参饮,常用檀香、乌药、枳实、槟榔理气行气药,并选用陈皮、厚朴等理气与降气并俱的药物以推动痰瘀排出。

4、强调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医学有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颜新教授认为辩证论治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在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并存,发挥着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由于疾病的症状、体征可因个体差异、病程、药物治疗等影响而复杂多样,故病患几乎没有单一证的,都有主证兼证、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厘清确定主攻原则,再落实细节。

1)首重病机。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通向论治的桥梁。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随个体差异表现不同的病理状态,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审证求机既是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通过辨析疾病内在病变和外在表现,把握疾病的本质,获得辩证的结论。审查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谨守病机则是论治必须遵守的原则。抓住了病机,就抓住了病变实质,治疗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求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因此,审证求,是辨证的基本要求。

2)立足体质:体质是人体在先后天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神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在生理上表现为个体的差异,如感受同一邪气,因体质不同,则病证不同:如同为感受寒邪,偏阳性体质者则多发风热表证;偏阴性体质者则多为风寒表证;因体虚而外感者则依据体虚性质不同而有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之不同。同一疾病,因病人体质不同,可能辨为不同的证:如同为胸痹病,因其体质的肥瘦、偏阴偏阳之不同而有血瘀与痰瘀之别。血瘀又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之别;痰阻则有痰浊内阻、痰热内阻之别。颜新教授辨证强调主证与体质相合,同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不同病患用不同方药主之。

3)尤重舌苔:四诊合参必不可少,因苔乃胃气之熏蒸也,一般说来,望舌体可以了解正气的虚实状况,查舌苔可以辨别邪气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尤其是症状不典型时,舌苔往往直接明了的反映出身体的状态。颜新教授尤重舌苔变化,常常作为审求病机、判断体质的重要辅助依据。根据临床观察,舌苔薄白滑润,多见于外感风寒,宜辛散发,药用防风、荆芥、羌活、紫苏、川芎、白芷等;舌苔薄白而干、邪虽在卫,但津液已伤,宜在辛凉方中加入天麦冬、花粉、芦根轻清之品;苔白厚而干燥,属胃燥气伤,当在滋润药中加甘草等,令甘守还津;苔白粘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味甜,为脾瘅病,则为湿热气聚所致,当用藿香、佩兰、豆蔻、草果、等芳香辛散之品;苔腻白或微黄,多为脾失健运所致的湿浊、痰饮、食积,常用平胃、二陈、温胆汤加减;舌苔黄腻,心下痞满烦热者,可用小陷胸汤或是泻心汤苦泄之;舌苔灰黑中有断纹者,常用承气类加减;若舌苔出现剥脱,在舌中多为脾阴不足,在舌根多为肾阴虚等等,常用金水六君煎加减。

5、融各家之长

颜新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祖父著名中医学家颜亦鲁先生、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研习中医,后研习中医各家学说30余年,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1)博采众方:颜新教授临床诊治思路、遣方用药不局限于经方时方之说,临证不拘常法,知常达变,现代人体象是相当多元、复杂的,病候多端,阴阳之理有常有变,治法治则亦当如此。如香苏散,原出《局方》,本为发汗祛痰轻剂,严新教授常用于外感风寒之肠胃型感冒者,症见喘促寒热、头痛胸满、咳嗽有痰、苔薄白等,多能获其效。治疗阴阳交,汗出脉急或脉燥无汗,以辛凉泄热、清营解毒为治则,白虎、局方至宝、增液、清营、生脉主之。由自然界、体质、生活习惯而引起的暑热夹湿之证,颜新教授常用平胃、三仁、温胆、清暑益气、二陈,多能获其效。干血痨用人参鳖甲丸,丸者缓也。常年胃脘冷痛,久治不愈,苔薄黄,脉细弦者,遵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法,以三仁汤加减,颜新教授认为三仁汤,即是从肺治湿的代表方,又寓有之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义。治疗肾不纳气之喘证,遵循劳则补子的治疗原则,加入阳起石、苁蓉、菟丝子、巴戟天、干地黄等补益肾气,俾肾气旺盛而上感于肺,肺气充复则虚喘自愈。三气杂至痹痛而苔薄黄舌质红,脉细弦者,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米仁,体寒温并用之法。犀角地黄汤常治疗出血症及皮肤病。若为肝郁脾虚,气血痹阻,可用泄少阳补太阴法,逍遥散加人参、丹皮、郁金等。古往今来,精彩之方众多,需细细品味,辨证用之,方能达其效。

2)斡旋中焦: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皆依赖脾胃。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心与血脉之气血盈亏,实由脾胃之盛衰来决定。颜新教授认为导致心悸的基本病机在于心气虚则脉道虚,脉道虚则神不守舍。临床上常用补中益气汤合并生脉饮治疗心悸。淋证中气淋之虚证及脾劳均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有关,临床对于脾气不足之淋证颜师善取清心莲子饮治疗,在《局方》中清心莲子饮的本义是益气养阴,运用时颜师用黄芪30g、党参15g,并在原方的基础上酌情加用萹蓄、瞿麦、败酱草、石韦、滑石、竹叶等清热化湿。颜新根据火与元气不两立之说,在临床上治疗气胸口糜,胸痛绵绵等证,常以升阳散火合丹参饮主之。严新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缪希雍所言世人徒知香燥温补胃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之说深有感悟,善用资生丸治疗慢性泄泻。严新教授继承孟河医学特色,药用轻清,方求和缓,如理气重调升降,谨防香燥伤阴,选用葛根、荷叶、升麻等升发脾胃而达脾升胃降之功。用理气药遵叶氏忌刚用柔之旨,喜用生麦芽、玫瑰花、緑萼梅、乌药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