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论!]——第十四天

 水墨清欢555 2016-05-24

第三章  唐宋金元文学理论

 

基 本 知 识

1、简述隋唐五代文论的发展阶段。

可分三个阶段。

1)隋代和初唐为准备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

2)盛唐至中唐为全面发展阶段,以韩愈、白居易、皎然为代表。

3)晚唐五代为转变与回顾阶段,以司空图为代表。


2、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是在隋代和初唐要求变革文风基础上的提高。

2)他的有关文学革新的主张主要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

3)他认为文学产生弊端的历史已很漫长,必须在复古的基础上上进行改革,才能引导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

4)他要求以汉魏文学为学习对象,提倡有风骨的风雅之作,要求文学具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内容与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5)他的“风骨”、“兴寄”等说,对于唐代诗歌和诗论的发展,搜具有深远的意义。


3、简述殷璠的诗歌理论。

1)殷璠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他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

2)《河岳英灵集》选开元、天宝年间24位诗人200多首诗,他的选诗标准与序论评语代表了盛唐诗歌批评的特点。

3)他提倡古体与新声的结合,文与质的结合,建安风骨与太康声律的结合,推崇具有神情、兴象、风骨的作品。

4)总之,殷璠注重作家主体精神、气质情感,主张作品由情兴自然而生,提倡诗歌的形象美与意境美,及时从理论上肯定了盛唐诗歌。


4、简述元好问诗论的主要内容。

1)强调作家要有真情实感,以展现胸中不平之块磊。

2)艺术上推崇高古雄浑、醇雅自然诗风,而批评六朝绮丽以及中唐的险怪风气。

3)他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批评作家作品中显示他的论诗宗旨,史论结合。


5.简述方回诗论的基本内容。

1)方回的诗论主要见于《瀛奎律髓》一书,该书总结了江西诗派的创作理论。提倡重兴江西诗派。

2)倡导“格高”之论,强调人格与诗格的关系,反对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诗风纤弱的情况。主张师法杜甫及江西诗派的宗师。

3)注意并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的时代精神。


6.简述张炎《词源》的基本内容。

1)《词源》主要总结了宋代婉约词派的理论,作于作者晚年,分上下两卷。上卷论乐律,下卷论欣赏与作法。

2)他提出三个评词标准:一是雅正,重在词的艺术体制;二是意趣高远,重在构思立意的高尚格调;三是清空,要求作词重意境创造,空灵而不呆滞。

3)对于词律,他认为初学者不必严守,循序渐进即可。

4)张炎对宋代许多词人作了品评,他的理论和批评对宋以后词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1)唐人传奇的发展带来了小说观念的变化。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即指小说理论观念自觉精神的萌芽。

3)唐代史官与文人的看法并不一致,史官求“实”,观念偏于保守传统;文人重“文”,更多从艺术创造方面着眼。

4)由于受到市民意识与传奇小说的影响,一些古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也从理论上积极提倡古文小说。明确指出小说是一种具有特殊艺术本质的文学创作。


8、简述宋元小说理论的特点。

1)宋元白话小说相当兴盛,为小说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条件。

2)宋元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理论家,如洪迈、吴自牧、罗烨、刘辰翁等。

3)他们认为小说是一种有益于世的寓言寄托,它是艺术虚构与想象的结晶。并概括了小说的形象性及其感人的艺术特征,对小说艺术的内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4)小说评点这一特殊的批评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开先河的是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明清的小说评点即受其影响。


9、简述皎然的“诗教”观。

1)皎然撰写《诗式》的目的就是总结经验,为诗歌创作和欣赏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原则。

2)他认为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和圣人的功德相似。此说当是受到当时复兴儒学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3)皎然虽重视诗教,但由于他是僧人,所以主要还是以出世的超然态度,重点论述诗歌的审美特质和规律的。


10.简述皎然的“取境”理论。

1)皎然认为一首诗从诗思的获得、艺术风貌的形成再到读者鉴赏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意境。

2)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思与客观的物象感应交融,从而熔铸称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3)读者的鉴赏,也只有通过对意境的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情感。

4)皎然认为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和媒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