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礼器——玉钺的前世今生【一定要了解的关于玉钺知识】

 天宇楼33 2016-05-24


   导语

        钺本是一种工具和兵器,由斧演变而来。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很多遗址中都有发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私有制财产和人们地位不平等现象的出现,它很快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了礼仪中的权仗之物。

        许慎《说文解字》曰:“戉,大斧也。”段注:“俗多金旁,作钺。”《尚书·顾命》云“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郑玄注“钺,大斧也。”从目前实物形制看,钺较斧宽阔,一般比较扁薄,近上端有一圆形穿孔或有上下并列两孔,以供系缚时捆扎之用。

玉钺,大汶口文化。高18厘米,江苏省邳县大墩子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考古中还发现,凡出土有玉钺的墓葬,他们各自的随葬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示了其富有的身份和高贵特殊的地位。


玉钺,新石器时代。高14.7厘米、宽7厘米、厚0.6厘米。黑色玉质,呈梯形,扁平、平背、靠上中部有上下两个对面钻圆孔、双面刃、刃部略呈弧形,表面有网纹,通体磨光。

玛瑙钺,凌家滩文化。长18.1厘米、刃宽8.2厘米、厚1.2厘米、孔径1.4厘米。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乳黄泛黑色珊瑚状斑纹,半透明。梯形,体厚刃薄,弧刃,刃从两侧延至顶部,三面刃。近顶有一对钻圆孔,表面光亮。

玉钺,凌家滩文化。长24.2厘米、刃宽13厘米、顶宽9厘米、厚0.7厘米。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灰色泛绿斑纹长梯形,扁薄,平顶。宽弧刃近顶。有一对钻圆孔,钺面有数到略似弧形线切磨痕,表面光滑。


   早期的玉钺

        早期出土的钺,大多以石为之,而且分布范围较广。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少量发现。此时器型比较厚重,磨制不精,刃部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发现时几乎都是横置于死者身体两侧(多在头部)或胸部之上。按照发现时钺在墓内的部位,大致可以认定为钺的柄端握于死者手中,钺身在左边部,钺冠饰在上端,柄尾也饰有玉质器物(钺端饰)。此时的玉钺可能还没有完全脱离实用的功能。

玉钺,龙山文化。长15-15.9厘米、宽8.5-9厘米、厚0.8厘米。203号墓。墨绿色,长方形,通体经抛光打磨,器型规整,用管钻法钻出两孔。

玉钺 ,龙山文化。高10.3厘米、宽7.5-8厘米、厚0.厘米。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出土。青白色,沁色明显,两面刃,通体抛光,用管钻法钻出两孔。

玉钺,薛家岗文化。长14.6厘米、刃宽10.2厘米、厚1.6厘米。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遗址出土。乳白色微泛黄,梯形扁平体,上端正中竖列两个对钻管钻孔,孔径1.8里,弧刃较宽。通体磨制光亮,一面有四道砣旋切割的弧形凹槽。

玉钺,崧泽文化。长13厘米。江苏省吴县唯亭草鞋山遗址28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青玉质,局部带沁泽。扁平长方形,宽弧刃,斜肩,钝端斜直,对钻双孔。上端一孔已残,下端一内璧留有错位钻台痕。两孔周围有抛物线痕迹,应与切割玉料有关。

玉钺,石峡文化。长14厘米、刃宽9厘米、厚0.7厘米。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略呈矩形,平弧顶,微束腰,平刃。双面光滑。器体平薄,顶部一侧微损,刃部两角稍斜。圆孔对钻而成。


   鼎盛时期的玉钺

        而形式规整、图文精美的玉钺,目前则多集中发现于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晚期墓葬中。

玛瑙钺,良渚文化。长12.2厘米、刃宽10.6厘米、孔径1.1厘米、厚0.7厘米。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群峰村庄桥坟遗址147号墓出土。现藏于平湖博物馆。琥珀色、间有少许淡红斑块,平面呈“风”字形,上窄下宽,弧刃,对钻穿孔,抛光精细,制作规整吗,玛瑙器在良渚文化中十分少见。

玉铲,龙山文化。河南省南阳市黄山遗址出土。长15.5厘米、宽10.2厘米。青白玉,莹润光洁。体为扁平长方形,上窄下宽,靠近铲的上端中部有一穿孔,下面为双面弧刃。玉铲雕琢光滑平整,磨工细腻,充分显示了新石器时代的琢玉技艺。无使用焊机,可能是作为礼器使用。

玉钺,良渚文化。长12.5厘米、刃宽5.5厘米、孔径1.8厘米。浙江省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遗址,先藏于平湖博物馆。军绿色,有深色沉积纹及白色沁斑。形体扁平,略呈梯形,圆弧人,大穿孔,顶部有崩缺。

玉钺,良渚文化。长13.58厘米、顶宽7厘米、刃宽10厘。浙江省嘉兴市大坟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嘉兴市博物馆。青玉,微沁出白色花斑,略呈梯形,直刃平顶,刃角残缺,上部有两个钻孔。

玉钺,良渚文化。长18.9厘米、刃宽13.7厘米、厚0.5厘米。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5号墓出土,现藏于常州市博物馆。青褐玉质,内隐绿色斑纹,器表有铁沁现象。梯形状,形体扁而薄,轮廓线条流畅,双肩斜收,一角却损。宽弧刃,不出锋,无使用痕迹。顶端琢有一半圆孔,其下琢有一圆孔,对钻而成,管钻痕迹清晰可见。

玉钺,良渚文化。长22.3厘米、刃宽13.8厘米、孔径0.9厘米、厚0.9厘米。这净胜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庄桥坟遗址160号墓出土,现藏于平湖博物馆。玉色深绿,表面有白色沁斑,平面略呈“风”字形,上窄下宽,圆弧刃,对钻小圆孔。


        玉钺发展到良渚文化时期,已完全丧失了作为生产工具或武器的功能,变成了一种高级的礼仪器,即权力的象征。 其用途有了明显变化,在制作上,质地更加精美,形式更趋复杂,工艺更为先进。不但钺本身碾琢的十分华美奇妙,而且与钺组合使用的各个部位也都要进行精心的修饰。

玉钺及端饰,良渚文化。钺冠饰(上):高3.6-4.7厘米、宽8.4厘米、厚1.35厘米;玉钺(中):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人宽16.8厘米、最宽0.9厘米;玉钺(中):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最宽0.9厘米、孔径约0.55厘米;玉镦(下):高2.8厘米、厚2.3厘米。浙江省余杭市反山12号墓出土。透闪石玉,淡绿色,沁为花白色,透光性好,有紫褐色瑕斑,钺与端饰应取自同料。钺呈“风”字形,弧刃鼓背,小穿孔,背部嵌入柄部部分粗糙,其余部分抛光精细。钺两面对应雕琢完整的神徽图案和鸟纹。钺冠饰下部有卯眼可以安柄。椭圆形的钺镦,有卯眼和横孔可以和钺把固定。从出土位置判断,钺杖总长约70厘米。


   商周时期的的玉钺

        殷商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青铜器的技术后,那些硕大浑厚,器面饰有兽面纹的青铜钺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但玉钺仍然时有发现。在商周人心目中仍然是神圣的权利象征物。西周宣王时虢季子白盘铭文载“赐有钺,用征蛮方。”

玉钺,商代。长12.5厘米、宽8.3厘米、厚0.8厘米。河南省新郑市望京楼新村乡出土。青黄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体为扁平长方形,三边平直,平刃,由两面磨成。上半部有三孔,其中两孔完好,一孔残缺,两面光素无纹。

玉钺,商代晚期。长13.82厘米、最厚1.09厘米、宽5.25-6.19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小屯出土。青色,匀净,一面平整,一面微凸,柄中部对钻孔,其下为两组数道阴线纹夹斜“十”字交叉纹,单面刃圆钝,通体抛光润滑细腻。


玉钺,商代。长12厘米、宽5.3厘米、厚0.3厘米。河南省罗山县莽张乡出土。玉质沁为白色。体扁平长方形,上窄,下宽,中间两腰略收,月的上半部饰兽面纹,纹饰以三边有刃,靠近月的上端居中有一两面钻穿孔。

玉钺,商代。长12厘米、宽5.3厘米、厚0.3厘米。河南省罗山县莽张乡出土。玉质沁为白色。体扁平长方形,上窄,下宽,中间两腰略收,月的上半部饰兽面纹,纹饰以三边有刃,靠近月的上端居中有一两面钻穿孔。


        尽管偶有汉代时期玉钺出土的资料,但玉钺形制与商周迥然有别,如河南永城僖山梁王汉墓出土的玉钺。

玉钺,西汉晚期。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僖山汉墓。残长9厘米、残宽9.1厘米、銎长5厘米、銎宽2厘米。

本文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