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作品背后的故事

 青木森森 2016-05-25


·文/李锋

·《社会与公益》杂志

2013年02期

·图/编者摘自网络

·编辑整理/非遗中华


生动鲜活的作品,栩栩如生,映入眼帘;催人泪下的故事,历历在目,如临其境。也许平日里你在媒体的聚光下看惯了太多的美好光鲜,但李锋却没有关注这些传人在大众面前的精彩绽放,而是深入田间地头,餐前饭后,用第二五官去感受这些人的困苦与焦虑。


1、凤凰纸扎

聂方俊,生于1931年,是凤凰聂氏纸扎手艺的第四代传人,子承父业,远近闻名,绰号“聂胡子”。其祖父聂世宣,先父聂百谋均为凤凰古城数十家纸扎铺的有名业主。纸扎易学难精,含蔑匠、木匠、染匠、裁缝、手绘、剪刻等多道工序,还是集构思应时、能说会道和丰富的民俗内涵于一身的民间综合艺术。聂老的“竹丝曲蔑”绝活为其独特创造,其大手“指似虎钳”般粗短扁平。

说到聂方俊老人,李锋满脸的激动:“老人家有一套好手艺,而且这一辈子只从事一件事——做扎子。老人年过八旬,上年纪了,手也抖的厉害。平常看他拿个筷子什么的,‘帕金斯’毛病就来了。然而当他一触摸到竹片、糊纸的篾片等做扎子的用具、材料时,他的手一下子就不抖了。完全跟我们正常人的手没什么两样,活络得很,这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做扎子活已经融入了老人的生命中去了,扎子就是他的全部。”李锋向我们娓娓道来。就这样,跟着老人一起生活,持续了2年的光景,循序渐进地了解了聂老的生活状态,老人也把他当亲孙子一样看待。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李锋坦言,这些“非遗”传人留给我们这个世界的不仅仅是技艺的独特魅力,更有这个时代这段岁月留下的厚重的历史。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聂老跟其他“非遗”传人不一样,有黄永玉等社会慈善人士的支持与帮助以及凭借其自身的手艺,他的生活还是比较舒坦的。


2、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湖南省邵阳隆回滩头镇。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手工造纸到年画成品都在一个地方生产,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鲜见。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此画大英博物馆亦有收藏。2003年,滩头年画在北京获得中国传统工艺品金奖,2006年6月,滩头年画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李锋拍摄的滩头年画的传人为高腊梅,一代滩头年画大师钟海仙的夫人。作为滩头年画最后一个女技师,高娭毑养成了每天检查一次作品的好习惯,几十年未曾改变。上午阁楼光线好,是制作年画最好的时间。14道工序,不能有一丝马虎。虽然年过七旬,娭毑每次工作还是能坚持好几个小时。整个制作过程,弯腰做事的时间最长,她也毫无倦意。作品一成型,马上检查色泽和清晰度,足见其认真与严谨。

据李锋介绍,高腊梅与丈夫钟海仙从小就开始学做年画。钟海仙一家五代都从事年画制作,但现在钟家的四个子女和李家的四个子女都在外工作,没人再从事手工年画制作。面对滩头年画濒临失传的困境,隆回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2006年6月,滩头年画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钟海仙、高腊梅夫妇和李咸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每月给予1000元的补助。2007年,县里又动员高腊梅在隆回县工作的儿子钟石棉、钟建桐回家拜师学艺,让他们带薪学习、制作年画。


2008年,技艺高超的钟海仙去世。为传承滩头年画,钟石棉去年提前退休,回家帮助母亲制作年画。李咸陆现在也有了传人。满头银发的高腊梅沿着门前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从巷口走到巷尾,抬头望了望天,迟疑片刻,又小心翼翼地走回来。期间,似乎还有一声轻轻的叹息,或者低低的自言自语。每次电视台来采访的时候,这个78岁的老人都要被安排重复这一系列心事重重的动作,渐渐就成了她的一种习惯。2008年,老伴去世后,高娭毑再次慢悠悠地走在这条石板路上,走在电视台的镜头里,就更像一个有故事的人了。高娭毑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她的故事来自湖南的一种水印木版画——滩头年画。滩头是湖南隆回县一个颇有名气的古镇。

它的出名当然得归功于滩头年画。年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昌盛于元、明、清、民国,甚至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滩头年画始终远销海内外。据记载,鼎盛时期年产量达三千多万张。湖南、贵州、广东,但凡有贴门神习俗的地区,少有不知道滩头年画的。可想而知,这个并不起眼的小镇,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与喧闹,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坊里曾经藏着多少技艺精湛的民间画师,忙碌着多少汗流浃背的男女老幼。透过蚕茧般的薄薄年画,我们几乎可以窥见这个古镇昔日殷实红火的好日子。然而,现代工业文明实在太强大了,光滑皮实的印刷品很快取代了画师眼里精益求精的艺术品。尽管,一张年画的诞生要经历细致入微的七次印刷七次手绘,尽管每张作品拥有独特的纯正手工土纸质地,但是,它没办法逃脱被取代的命运。印刷品的低价优势以及扎实耐用的特性,精明而讨巧地迎合了过日子的人们,堂而皇之地占领了各家各户的门楣与窗棂。最终,曲高和寡的老画师只能无奈地摘下鼻梁上的老花镜,心情复杂地走出吱呀作响的旧阁楼。太多太多的作坊悄悄关起它厚重的老木门。仿佛一夜之间,车水马龙的滩头古镇,渐渐归附了平静。现在,有关年画的制作,对于绝大多数古镇居民来说,已变成了一件陌生、枯燥而又遥远的事。

当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时,小镇上就只剩两家作坊了,其中之一就是高腊梅作坊。这一年,政府把高腊梅夫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月给予800元的补助。可镇上的年轻人根本不稀罕这800元工资。有个好笑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高腊梅的老伴钟海仙先后以发工资的形式收了两个徒弟,想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可是,两个徒弟很快就打清了算盘,两个多月后,就悄悄卷起行李去附近的煤矿当挖煤工去了。钟海仙和老伴做了一辈子年画,作为滩头年画举足轻重的继承人,当然不能说撂就撂。徒弟跑了,老夫妻又继续做起了搭档,用自己独特的图画语言在粗糙的土纸上默默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老鼠娶亲、 麒麟送子、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

2008年,做了一辈子年画的钟海仙也走了。他这一走,高腊梅制作年画的老阁楼里,越发显得清冷。照理说,年事已高的高娭毑也可以放弃这一古老艺术安享天年了。可是,老人的生活里仿佛已不能缺少年画了,她已经习惯在早晨和煦的阳光里抚摸红脸的关公、黑脸的秦琼,习惯了每天闻一闻自制土纸的脉络里散发出来的竹木清香。为了不让老人心里搁置着遗憾,在县里做公务员的儿子钟建桐只好每周按时回家,子承父业继续帮助母亲制作年画。 滩头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浙江桃花坞和四川绵竹的四大年画并驾齐驱。“要说区别的话,杨柳青就像一个古代女子,而滩头年画却像粗犷的湘西汉子”。的确,仔细观察滩头年画,很少有活泼可爱的童子,低眉顺眼的仕女,更少见到鹤发童颜的神仙;多见的是怒目而视的尉迟恭、扬鞭催马的秦叔宝,持符驱鬼的钟馗……色彩上,滩头年画来得简洁而浓烈,艳丽、鲜明、大红大紫、对比强烈。对此,我的推理是:古时隆回这里是南蛮楚地,民风彪悍,加上山高林密,障疫盛行。人们贴年画的目的多为驱邪避祸,稍微殷实一点的村庄与家庭,大概也就求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比繁华中的天津、水乡里的江浙,在这里,人们骨子眼里少了一份文绉绉的风雅,多了一份大大咧咧的潦草与计较。

即便是一张五块钱的门神,必然得有它看家护院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当铜版纸的印刷品出现山野乡村,滩头年画显得更加脆弱不堪,以比其他年画更快的速度地退出了岁月舞台。仅仅只是比拼实用价值,手工年画岂是印刷品的对手?钟建桐接触年画的时间非常早,从小就帮父母打下手,所以,对于滩头年画的前世今生并不陌生。从小,兄妹几个读书以及家里维持生计几乎都离不开父母这一老手艺。因此,数十年后,再次拿起刷板和刻刀,钟建桐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当地政府一个交代,给母亲一丝宽慰,重要的是心头还有一份莫名的感恩。尽管钟建桐很清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滩头年画不可能再有往日的辉煌”,但是手头的活儿不敢有丝毫敷衍和应付。父亲追求的木味、刀味、水味,一样都不能少;画像开脸不能有丝毫偏差;七次套印不能有一丁点偷工减料……

多年来,钟建桐熟悉母亲的制作套路。尤其对于颜料的使用格外挑剔。黄丹、玫红、群青、淡黄、翠绿、烟子,每一个名字都散发着青草和泥巴的味道,母亲喜欢这些天然颜料的内敛、安静和隐忍,拒绝使用市面上流行的任何化学原料,虽然颜色看上去相差无几,但充满了未知与深不可测的诡异。母亲心里没底,甚至担心张扬的化学品会伤害土纸的纤维,那无异于刺激她敏感细腻的神经。水是滩头的水,泥是滩头的泥,不能马虎和草率……知母莫如子,可以想象,这么严苛的要求,岂是一个外来的徒弟可以做到的?这大概也是中国古老手艺世代相传的原因之一吧。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一个忙里偷闲的儿子,母子两人就这么固执地坚守着这门古老艺术的最后阵地。钟建桐也不知道这门绝活最终会不会失传,他只是按着一个艺术传人该有的素养和敬业一直这么坚持着。除此之外,就是不厌其烦地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这一点,高娭毑比钟建桐更有耐心。电视台的导演说,再往前走两步,老人往往还会客气地多走一步。导演说,低头沉思!老人还自作主张地增加一声叹息。在她看来,这些不遗余力的配合,或许能为滩头年画带来一条真正的出路。


3、梯马神歌

土家族的《梯玛神歌》歌舞剧包括背景、道具、服饰、语言、人物、民间歌舞、民族习俗、文化等在内的综合元素,被誉为研究土家族的“百科全书”。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文明的“侵蚀”,这些传统的元素正在消亡,不折不扣地记录它,保护它,传承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及土家族的特色文化,使它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被人遗忘。

李锋自2009年开始一直跟踪拜访拍摄,他自费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古丈、永顺、宝靖等县,用影像向我们传递彭继龙大师的生活境况。据他所言,最初的梯玛神歌,土语为“老土司”,意为敬神的人,是土家族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宗教职业者,在祀神做法事的时候,老土司用土家语演唱的歌称为梯玛神歌,歌唱内容记述了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战争、迁徙、婚嫁、开疆拓土、安居乐业、生产生活、习俗等诸多内容,被誉为土家族的“民族史诗”。其主要内容是一场反应湖南省土家族人为生存繁衍与自然灾害、外来入侵者作斗争,土家族人们喜、怒、哀、乐的原始歌舞。其主要内容有四幕:第一幕“神之殇”,主要讲了土家族的诞生与种族延续;第二幕“神之韵”,主要讲了土家族的人们安静祥和的生活,即男女相恋、婚嫁、据说以前姑娘出嫁要哭四天,分别哭父母哭朋友哭亲戚哭未来;第三幕为“神之怆”,讲述土家族遭遇外敌侵略,男子要去征战,亲人为其壮行的情景。当男子战死沙场的时候,妇女或老人用蛊术让他们亲人的尸体归家,梯玛大师帮助亡魂超度,这就是有名的湘西四大古迷之一赶尸的由来;第四幕“神之天堂”,主要讲述战后的美好生活,男女欢歌起舞,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画面。

据李锋拍摄的《梯玛神歌》影像,只见老土司头戴佛凤冠帽,身穿八幅罗裙,右手执司刀或者牛角,左手拿铜铃,吹响牛角并念念有词,在舞台中间来回走动,其他所有的人听老土司的命令,手舞足蹈,就这样向我们尊飨了一幅幅鲜活而又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风情大餐。传人彭继龙今年63岁,老人家经常被各种旅游景点请去演出,一般媒体很难采访到他,跟他成为朋友就更难了。然而李锋却用朴实的而真诚的行动,耐心的等待与高超的沟通技巧,打动了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4、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17个县市及赣南西部和广东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因它曾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故又称长沙湘戏。湘剧融合有昆腔、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等多种声腔,明初至嘉靖年间,传入湖南的昆腔和弋阳腔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湘剧。

经过数百年的艺术实践,衡阳湘剧已成为湖南的一个独立戏曲剧种。谭保成曾是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的奠基人,他的表演深受昆曲艺术影响,雄健雅致,别具一格。1952年10月,他主演的《醉打山门》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梅兰芳等着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昆曲造就了衡阳湘剧,衡阳湘剧视昆曲为灵魂,同时又将高雅的昆曲艺术与区域文化结合起来,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这种将外来高雅艺术地方化、乡土化的实践在戏曲史乃至艺术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湘剧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加上资金缺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湘剧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值得有关方面加以关注。

民间草根摄影家李锋深入湘剧现今传人谢忠义生活聚居处,以摄影师独有的视角和审视拍摄了这个“非遗”老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李锋自2008年始一直在跟踪拍摄谢忠义老人的生活场景,4年来他与老人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一去老人家里,就买些水果和食物,与老人拉家常,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久而久之,老人就把李锋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愿意跟他倾诉。老人告诉李锋,干了一辈子的湘剧表演,终于退休了,本以为可以享享清福。然而挂上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后,剧团里不停地让他讲课、演练,培养徒弟。每天都在忙碌中,心里有苦却说不出。有一天喝醉酒了,拉着李锋泪眼婆娑:“小李(孙子)啊,弄了50年的湘剧工作,虽然忙碌,但内心却很清净,虽然没有什么钱,倒也开心乐悠、充实快乐,如今却不一样了。拿着官家的钱,办事都要小心翼翼,甚至变了味……”谢忠义老伴连忙在旁直瞪眼,示意老人不要再说下去。看到这样尴尬的场景,李锋不由得回忆起三年前的大年初一,也是在这个屋里,谢忠义老人“霸占”着中央戏曲频道不放,老伴急着跟他抢频道。

为了迎接配合桂阳县的一次演出,在乡镇府大院里,李锋看到了一个通宵跑龙套的谢忠义老人在为他的徒弟担任配角。李锋说这就是我要挖掘的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真正来自民间,传递的,扯地气的心声。


5、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等。种类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这些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大方,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因其表演朴素、热情、大气,深受游客喜爱,其中吉首市德夯、凤凰县山江已经形成了苗族鼓舞品牌。有先例的是1955年古丈县苗族女青年龙彩莲,参加波兰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了女子单人鼓舞,受到了很好的评价。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人是78岁高龄的洪富强老人。据李锋介绍,洪富强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华武术精华融入苗鼓的八鼓舞中,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湘西苗鼓舞。老人热爱打鼓,近乎痴迷。每天像做功课一样,日出而鼓,日落而息。若有一日未打鼓,全身不舒服,似乎骨头都要散架了。打起鼓来,精神矍铄。老人还津津乐道地向李锋透露,老伴就是打鼓打来的姻缘。每次打鼓时,老伴就在旁边敲边鼓助兴。空闲的时候,老人喜欢独自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退休后的他,充分发挥教师的文化功底,现在正在整理苗族鼓舞的文字、图像资料,准备结集出版成丛书,为后世保留一份史料。


6、湘绣

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著名的要属马王堆古墓的汉绣,在工艺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担当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无疑成为中国刺绣史上最值得自豪的一章。

湘绣的传人刘爱云女士,74岁高龄的她常常受邀各大学院、作坊担当顾问,进行讲学,传承工艺技术。平日里很少在家。李锋坦言一直未走进其家庭,尤其在刘老伴瘫痪以后,刘不想让媒体或者其他人士打搅其平静的生活。


7、邵阳布袋戏

邵阳布袋戏其表演方式和技巧为: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千军万马,铁马金戈,妆男扮女,出出进进,搭台收场,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其主要剧目有<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说唐>、<三侠五义>、<水浒传>、<华山救母>、<白蛇传>、<喝酒>、<杨孝打虎>、<滚绣球>等,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音乐以祁剧唱腔为主,风格清新,古朴,纯真,自成流派。

邵阳布袋戏的传人是刘永安、刘永章两兄弟。刘永安读过书,有学问。恰巧,两兄弟同时被评为项目传承人。对他们来说,一根戏担就是一个戏院,吹拉弹唱,信手拈来。据李锋介绍,两兄弟未有子嗣,只有一个侄子和另外三个学徒。哪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他们唱一曲。然而,他们没活做的时候,就会在老家种两分田,收些稻谷,作为口粮。老家没有房产,目前居住的场所是县城临时租的毛坯房。

自2008至2011年三年的摄影生涯中,给李锋留下印象的是从没进过书香门的刘永章。刘永章虽然物质生活困窘,但活的特别有尊严。他制作的竹椅,比一般市场价要贵几成,只要在他那购买的物品统一谢绝还价,一锤子下去买卖。这个顽固近乎迂腐的老人从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与接济,唯一你能帮助他的就是买他的作品。


8、龙山——咚咚奎

提起湘西自治州龙山时,李锋第一个抢着应答。他记忆最为深刻,龙山是遐迩闻名的“非遗”大县,一个县就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满怀对“非遗”传人的敬仰与好奇,渴望能拍到一幅鲜活真实的传人生活资料,李锋不辞辛苦,从长沙乘坐长达11个小时之久的大巴来到龙山拍摄。一路上大巴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颠簸,等到达目的地后,全身都酸痛,晚上腰部疼的无法入眠,只有趴着睡。第二天就只身一人迫不及待地来到大山深处的咚咚奎传人颜三秀处。今年60多岁的颜老人一辈子从未离开这片土地,佝偻着腰背着孙子的她正站在村口遥望着这个来自远方的客人。她不会说普通话,李锋没办法就找了附近的一个高中生做翻译,然而眼前的这幅画面彻底惊呆了他:家徒四壁的空巢,冷清清的鲜有几件摆设,一个年过六旬的留守老人带着三个留守儿童,一根含在嘴上竖着吹的竹棍子(咚咚奎),极尽人间满目疮痍与透骨的悲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