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骥才考察邵阳隆回非遗手记(之一):高腊梅作坊

 齐一摄现美 2016-07-28

编者按

2009年5月24日至25日,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深入隆回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盛赞“隆回民艺浓如酒,滩头年画艳如花”,并写下了《高腊梅作坊》、《细雨探花瑶》、《手抄竹纸》三篇手记。


钟氏传人在制作年画

来到长沙只是稍稍一站,便扎到下边,由湘西绕到湘中,为了心中的期待太久的一个目标:隆回。

我喜欢驱车纵入湖湘大地的那种感觉。好像一只快艇驶进无边的凝固的绿色巨浪般的山野里。刚刚从一个毛茸茸的山洼里绕出来,又转进一个软软的深幽的山坳中。好像在一群穿着绿袄的胖胖的大汉温暖的怀抱里爬来爬去。那些从眼球闪过的丛林里一块块黑黝黝的阴影,蛰伏在嶙峋的石头下边苍老的屋顶,似有若无、飘飘忽忽的烟雾,使我晃然觉得梅山教的精髓仍在其间,眼前陡然现出那个此地独有倒翻神坛的张五郎的形象……神秘的湘中文化便混在这湿热的空气里,浓浓地把我包裹起来。我知道,只要这文化的气息一出现,那种古老的生命便会活生生地来到面前。

与高腊梅作坊全体传人在一起

我的心一阵阵激动起来。

来到隆回,我首先奔着滩头的木版年画。不仅因为滩头的画好,还由于心里一直怀着一种歉疚。

虽然我们为隆回的滩头年画做过一点事——曾将其列入中国木版年画抢救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他们启动了田野普查,并请深谙湖湘民间美术的专家左汉中先生协助他们编撰了滩头年画的文化档案。这项工作为滩头年画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我自己却没到过隆回的滩头。多糟!前两年,滩头举办年画节,人家千里还迢迢来请我,我却因琐事缠身不得分身而婉拒了。滩头年画的活化石——钟海仙老人,两次托人带话请我去,我依旧未能成行。更糟!


为作坊题写牌匾




 投资非遗,传承国粹——非常不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