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性创新教学改革思路

 昵称15221501 2016-05-27
来源:博看网  中国知网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5.
小学美术综合探究性创新教学改革思路 

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下洞小学   张腾飞   邮编:445800

   【摘  要】:综合探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在反思综合性美术教学活动得失的基础上,对新课程标准中美术教学活动方式的四种划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进行粗浅地研究,以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综合探究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处在深化改革阶段的中国基础教育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这一大环境下,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同样面临深刻的变革,国家正式出台的《美术课程标准》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的“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只有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走向“全面综合”,是小学美术学习活动的核心,美国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DBAE教学法”(全面综合的艺术教育),可见,全面综合的美术学习活动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在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人于近年来开始进行小学综合探究性美术教学实践,形成了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及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面的教学思路。
      一、在课型的综合中开展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美术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同时又指出:“这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小学(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淡化课型,让孩子们在看看、画画、做做、玩玩中去表现,去尝试、去探索。可以说,在小学美术学习活动中,没有绝对单一的课型,教师必须在设计每一次的美术学习活动时紧紧把握住“情感”这条纽带,注重渗透性和综合性:
     1.“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相互渗透和综合  
     “造型·表现”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设计·应用”既强调形成创意,更注重活动的功能目的,但两者同属于外化的创造领域,在小学美术学习活动中紧密相连,学生往往会在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时进行天真的设计和想象,又会在有目的的设计和装饰时自由传递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如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写生时,有的低年级学生会给吊车加上三只手臂(指挥、起吊、保护),有的高年级学生则会给笨重的压路机设计上自动加压降压装置等, 能说这不是孩子们在自由表现中的大胆创意吗?另外在学生外化表现的创作活动中,所采用的材料、技法、手段可以综合运用,以真正表现独特的个人情感,如各种绘画技法的尝试、儿童水墨画的创新、撕纸和陶艺以及各种综合技法都给美术学习活动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2.“欣赏内化”和“外化创造”相互渗透和综合  
     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往往是在内化(欣赏评述)和外化(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合力下进行的,学生在进行外化表现和设计活动时,需要大量的素材资料与自己的内在表象整合;而在很多外化创作的美术活动中,仅仅是教材中有限的几幅范画,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外化创造前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欣赏大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等视觉素材。如小学三年级的《爸爸妈妈》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亲情,我通过幻灯片先让学生在欣赏老师儿时的照片中走进亲情;然后在欣赏美国女画家卡萨特的《母与子》和拉菲尔笔下《圣母》中体验、感悟亲情;再在观看了许多同龄孩子们画中的爸爸妈妈后激发对亲情的表达欲望;最后是“情到渠成”——《爸爸,少喝点酒吧》、《结婚照上的妈妈真美呀!》《我和妈妈去逛街》等画面纷纷将孩子们心中那浓浓的亲情尽情地流淌出来!同样,小学阶段的“欣赏评述”美术学习活动也应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如《现代建筑壁画》的欣赏教学中,我除了组织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外,还开展了简短的“22世纪的建筑壁画什么样”新闻发布会,同时让他们参与绘制了学校的“百米画墙”。  
     由于美术学习的逻辑性不如数学等学科,以往常见的美术课大多是一课时一内容,而综合的美术学习活动有时在一堂课中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选择课题设计成单元教学(围绕一个主题分阶段教学),则能在开放的美术课堂结构中实践全面综合教学。如江苏省编教材中的“有趣的椅子——我设计的椅子——我做的椅子”、“蔬菜——蔬菜的联想——买菜”等都是采用的单元教学形式,综合了美术课程的各领域,让学生从观察到表现,从现实到想象,从平面到立体。当然,教师可更多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地方教育特色进行创造性的单元设计,如五年级的《吹塑纸版画》教学中,我分成五课时进行教学:“走进版画博物馆”(欣赏评述)——“我来设计刻划底稿”(造型表现)——“拓拓印印真好过瘾”(造型表现)——“我们举办的版画展览”(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学生们高涨的热情自始至终。
      二、在课程的综合中推进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美术课程标准》在阐述“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目标中指出:“要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可见,与各学科的综合是美术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  
     1.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相结合的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美术与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都属艺术的一个门类,而任何艺术门类在本质上都不是单一技能的发展,艺术学科中存在着一些共通的规律和法则,通过跨学科的艺术学习活动,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有助于形成对普遍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我国传统的“诗书画印于一体”就是典型的艺术综合。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出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而我国在这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同时出台了《艺术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前者是大环境中综合的艺术教育,后两者则是在相对独立的课程中渗透体现综合的艺 术教育,虽然形式不同,但在体现艺术学科相综合的目标方面则是相一致的。  
     笔者所在学校执行的是《美术课程标准》,因此我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加强了音乐(旋律、节奏)、舞蹈、戏剧等艺术内容的渗透和综合。如三年级的美术学习活动《线条的节日》中,我便利用“节奏”这个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在初步认识了“直线、曲线、折线”后,设计了“线条的舞会”——让学生分别在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紧张的《西班牙斗牛马士》、舒缓的《天鹅》、奔放的《马刀舞曲》)中闭目凝听,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所表达的不同心情,进而体验不同的线条和相应节奏的音乐所表现的共同感受,最后选择不同的线条去传达和渲泄自己的感情。
     2.与科学相结合的美术综合探究活动  
     据报导,德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机器制造业位世界前列,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国内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孩子们在美术设计课中的表现不亚于他们的跨国公司研制中心。因为艺术和科学是一对孪生兄弟,美术和科学综合,可以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调查科学的概念、过程和原理,发展科学的知识和技巧。美术活动中综合调查各类材料和媒介物的物理特性,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收集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可以运动或发光、发声的立体造型、生活用品或活动模型。在设计时,可以先分析环境艺术品或生活用品在造型、色彩和实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在设计中针对其缺点进行改进。例如,在自然老师、劳技老师的参与指导下,进行灯具的设计、简易机器人的设计、活动雕塑、舰船模型和飞机模型等。完成后的大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学校,小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教室或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运用于家庭或作为礼品赠送朋友。  
     3.与语文、自然、体育、数学和劳动等课程相结合的美术综合探索活动  
     美术形式和语文形式是儿童传达内心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虽然两者形式不同,却可以相互诱导:文学中的想象、夸张和古诗的意境在儿童美术作品中已屡见不鲜;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和为日记、作文配画则是画面和语言相互训练的例证。美术活动中,在启发学生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传递内心世界,回忆所见所闻、说出所行所思后,再用美术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就不是难事了。
     在上《鸟类》一课时,学生在《百鸟朝凤》的音乐声中闭目凝神,我则用童话色彩的语言带着学生进入了鸟的王国:“今天是凤凰姐姐的生日,许多鸟儿都来了。瞧!黄莺唱着悦耳的歌儿来了,孔雀张着绚丽的翅膀也来了??这是洁白的仙鹤,那是机灵的喜鹊??”小朋友们在音乐和故事中个个入迷了,他们似乎也随着鸟儿尽情地唱啊、跳啊!此刻,学生的情感之弦一旦张开,画中的鸟儿世界当然是精彩纷呈!儿童在极富诱因的作画情境中画出了童趣迭出的画面。如能牵着他们的“情”,加以推波助澜的诱导,则能再次用语言文字打开他们的心扉,如《蓝天里的家》一课,当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描绘出了各自的太空之家后,我便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画面添上几句优美的小诗,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写下了 “神奇的太空,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无数颗星星,点缀着巨大的天幕??”还有的写下了童话般的想象:“星星手拉着手绕着我跳舞,外星人在我的窗外招手??”另外,美术活动中可以结合自然,认识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节奏现象;可以从体育的角度,认识人的呼吸、脉搏的节奏,认识人体的运动变化的动态美。  
      三、在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现实社会中提升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1.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美术学习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在一种广泛的文化环境中,着力于对古今中外文化学习。例如每年的元宵节,到处都是龙灯飞舞、锣鼓喧天、烟花绽放,因此元宵节成了我校学生的大节日。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我围绕《我们的元宵节真热闹》这一主题,首先让学生调查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来源,以及挂花灯、吃汤圆等相关的传说,可以请社会课教师指导或上网查询,用文字、图像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构思,用各种材料、多种形式创作和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在班上举行“花灯展览”;然后,在元宵节那天,一起欢度和感受热闹的气氛;最后,将元宵节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用各种形式画出来,并把花灯美化校园或挂在家中。  
      2.与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相结合的美术综合学习活动  
     小学美术综合学习活动中,应利充分用媒体材料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苏教版美术教材第12册《我理想的居住环境》一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假如我是家乡的小城镇设计师》)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调查美术与人类生存、家乡环境的关系,用文字、图像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然后,学生按规划的各种功能区域分组设计,每组学生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各种房屋建筑模型;再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等将全班的作品组合成未来城镇的模型,同时设计镇上的地形、道路、绿化带、健身区、景观(壁画、雕塑、喷泉等);最后作品完成后,召开发表会,邀请学校教师、居民(学生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等)来参加,共同进行评议。   综上所述,美术学习活动中课型、课程的综合,与学生生活、社会的综合为美术教育的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只要我们运用大美术教育的理念,同时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如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等),相信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以人为本,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一定能不断推向深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