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Nalitao 2016-05-28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集体行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普遍存在,但直到二十世纪学者才开始系统地研究集体行动问题并提出相关理论。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经济学》、鲍莫尔的《福利经济学与国家理论》、唐斯的《民主的经济理论》、布坎南与塔洛克的《同意的计算》等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集体行动问题。其中,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尤其值得关注,他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提出集体行动的逻辑,“打开了通向正式研究集体行动之门”。[1](P3)

集体行动的逻辑: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奥尔森之前的学者对集体行动逻辑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经济学家唐斯虽然没有使用集体行动逻辑这样的概念,但他指出了集体行动逻辑的内容实质——个人理性和社会理性之间的冲突。[2](P225)有学者甚至认为,唐斯在对选举的研究中已经完整地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3](P21-22)此外,政治学家罗斯曼曾经使用“集团行动的逻辑”(the logic of group action)概括利益集团行为的规律性。[4](P30)“集团行动的逻辑”和“集体行动的逻辑”的表述十分接近,指称的意思也具有共通性。但一般研究者认为,是奥尔森正式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系统地论述了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含义是指: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5](P2)集体行动的逻辑指出,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6](P3)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社会科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亚当·斯密对此曾经提出精彩的见解,他认为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公共利益,但“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非他所愿的公共目的。[7](P27)个人的主观自利行为在客观后果上有助于实现社会利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保持和谐。事实上,人们不仅受惠于善意的“看不见的手”的垂青,还被这只手的恶意手背所伤害。[3](P6)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和谐的利益关系,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它表现为集体行动的困境。奥尔森将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称为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第一定律”,它的基本含义是,当个体只谋求自身利益时,理性的社会结果会自动出现。和第一定律相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还存在“第二定律”: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时,理性的社会结果并不会自动出现。“第二定律”即是奥尔森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指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理性的个人行为一般不会导致理性的集体结果。[8](P873)
市场长期被认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力量,亚当·斯密等人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他们认为人们的经济需求通过私人企业可以得到满足,政府干预是一种例外。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对“看不见的手”的批判性反思,它指出市场失灵的普遍性,个人的自利行为并不能促进集体利益的自动实现。集体行动理论的中心议题就是“看不见的手”的失败问题。[9](P443)但奥尔森和亚当·斯密之间的理论分歧不应该人为地放大,奥尔森虽然指出个人理性可能成为集体理性的阻碍,但他和亚当·斯密都认为,人们都是在自利的动机下采取行动,共同利益并非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集体行动逻辑的提出,冲击了西方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从《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副标题——“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可以看出,奥尔森试图通过引入公共物品的概念,达到批判集团理论的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明确地攻击了历史上集团理论的乐观论点,即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将会自动或自愿地采取行动促进这些利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家一直认为社会成员为了共同利益能够采取自愿合作。公民能够相互联合实现自治,这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亚里士多德笔下的雅典公民能够为城邦的利益参与政治活动;霍布斯笔下的自然人能够为创建政治秩序签订契约;托克维尔笔下的美国人能够为共同利益自愿结社。近现代的多元主义集团理论家(诸如本特利和杜鲁门)认为,当某一社会群体的利益遭受其他利益集团的侵犯时,他们能够自愿地创建组织维护共同利益。奥尔森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实现共同利益就等于为集团所有成员提供了集体物品,任何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对集体利益的分享之外,理性的集团成员将尽可能地避免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而试图分享由他人提供的集体收益。由于每个集团成员都想成为搭便车者,集体行动的困境就会出现。
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如下:首先,集体行动的逻辑关注的首要问题不是人们如何成功地采取集体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失败”(collective action failure),或者说“集体行动的困境”(collective action paradox)。集体行动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很多情境下,“集体不行动”(collective inaction)才是自然的结果。[10](P274)其次,集体行动困境出现的原因是搭便车。搭便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不参与集体行动,个人不参与集体行动存在两种情形:一是,个人预期其他人供给集体物品,自己采取不合作;另一是,供给某些集体物品需要满足一定规模的资源条件,个人预期自己即使采取合作也不能影响集体物品的最终供给,所以决定不参与集体行动。只有第一种情形才是导致集体行动困境的搭便车。[11](P117)最后,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对集体行动困境的解释,这主要是针对大集团而言的。小集团同大集团相比,具有不同的集体行动特性,即使不采用强制手段或实施选择性激励(selective incentive),小集团也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研究者将集体行动的逻辑与集体行动困境对应起来,这和集体行动理论的主旨有关,集体行动的逻辑“主要关注大集团,引入小集团只是为了比较和对照”。[5](P30)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囚徒困境
有学者将集体行动的逻辑视为理论模型,将其与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相比较,认为它们都论述了个人理性(利益)与集体理性(利益)之间的冲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这些模式中的每一个,其中心问题都是搭便车问题。”[12](P18)它们都说明,在自愿供给集体物品的条件下,不合作是自利者的理性选择。
有关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囚徒困境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囚徒困境模型指出,由两个嫌疑犯组成的小集团一般会选择相互背叛,只有在无限次博弈的条件下才会选择合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囚徒困境都是有关集体选择的模型,它们在结论上都认为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导致集体困境的根本原因。哈丁甚至认为,“集体行动的问题和囚徒困境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3](P25)桑德勒对此表示反对,他明确地指出集体行动问题并不意味着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中,背叛是占优策略,而在集体行动过程中,合作可以成为占优策略。集体行动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囚徒困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分布结构。人们可以用二人博弈矩阵图说明集体行动并不一定导致囚徒困境(见图一):

2 2
合作 不合作 合作 不合作
1 合作 4, 4 -1,5 1 合作 6, 6 1, 5
不合作 5,-1 0, 0 不合作 5, 1 0, 0
a b
图一:博弈矩阵图[6](P39)

在左边的a矩阵图中,对于代号为1和代号为2的局中人而言,双方选择背叛都是占优策略,所以囚徒困境必然出现。而在右边的b矩阵图中,对博弈双方来讲,合作又成为占优策略。即使b矩阵图中的局中人由两人变为多人,他们同样会选择合作。
奥尔森也不赞成用囚徒困境解释集体行动困境,他多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囚徒困境常常被错误地用来解释集体行动中出现的困局。囚徒困境是一个只有在非常条件下才会出现的特例,它完全不适用于小集团。在小集团中,个体成员在集体利益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大,成员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并达成合作协议,他们具有较强的激励自愿采取集体行动。“看不见的手”在小集团中可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囚徒困境可以解释大集团集体行动困境,但它并没有抓住大集团不能自愿采取集体行动的真正原因。[13](P76)囚徒困境模型中的嫌疑犯处于警察的掌控之中,他们无法有效地沟通、签订可信契约,选择背叛是理性的行为。而集体行动逻辑模型中的大集团并不存在上述限制,集团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不被法律禁止。阻止大集团采取集体行动的原因是个人在集体利益中的份额十分微小,即使某成员提供了集体物品,他也不能排除其他人分享集体收益,因此个人没有激励参与集体行动。个人更愿意搭便车而不是贡献集体物品。
对于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逻辑这两个模型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囚徒困境中的嫌疑犯和集体行动中的成员都试图成为搭便车者,他们在这一点并没有任何区别,都希望在别人选择合作时自己选择不合作,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但二者“被搭便车”的成本相去甚远。在囚徒困境中,局中人之间拥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如果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不合作,那么前者的处境就会迅速恶化。而在集体行动过程中,集团的子集团(一人或多人)选择合作并提供集体物品时,即使其他人选择不合作,合作者的净收益仍有可能为正,同提供集体物品之前相比他们的处境还是改善了。集团没有采取集体行动、自愿供给集体物品,这部分是集团成员搭便车导致的结果,但集体行动困境中的搭便车同囚徒困境中的搭便车相比,其内在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其次,囚徒困境的出现和信息沟通受阻有关,在信息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囚徒困境并不会出现。而奥尔森在对“科斯定律”的批判中指出,即使信息成本为零,大集团中的搭便车仍旧难以避免。[13](P84)集团成员是否搭便车,它可能与信息成本无关,而与集体行动提供的集体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相关。依据集体行动的逻辑,集团成员具有“强搭便车”(strong free-rider)倾向。[14](P1338)

集体行动逻辑的困境
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解释许多集团困境,但它的解释力同样存在局限。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一半的美国公民不参与投票,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毕竟还有另一半的美国公民参与投票。集体行动逻辑的提出与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分不开。公共物品理论暴露了市场失灵问题,它为提出集体行动的逻辑创造了理论条件;而公共选择理论使用经济学方法研究非市场问题,它为提出集体行动的逻辑创造了方法论条件。但在奥尔森使用的公共(集体)物品概念和分析方法中,人们可以发现集体行动逻辑自身存在的逻辑漏洞。
现代经济学根据物品的属性将其区分为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和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私人物品是指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对消费者而言的,即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换言之,增加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对生产者而言的,即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非付费者便不能被排除在对此物品的消费之外。公共物品往往暗指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这和事实并不相符,“个人、私人集团以及组织也提供‘公共物品’”。[15](P26)所以,奥尔森在著述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是集体物品(collective goods)。集体物品被定义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所消费。[5](P14)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奥尔森没有阐述集体物品在非竞争性方面表现出的特征,而只是突出集体物品的非排他性。
在公共物品理论逐渐融入主流经济学的时候,奥尔森则将公共物品的概念引入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中。他认为集团为实现集体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是供给集体物品的集体行动,由于集体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所以理性的集团成员将采取搭便车,集团无法有效地供给集体物品。奥尔森得出结论认为:
“正常情况下,集体物品的供给远低于最优水平,对成本的分担也十分随意。这是因为某个人自己拥有的集体物品也自动地被其他人分享。从集体物品的定义可知,一个人不可能排除集团中其他人分享他为自己提供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成员数目多的集团供给集体物品的效率一般要低于成员数目少的集团。”[5](P28-29)
集团规模越大就越不能在最优水平上自愿供给集体物品,大集团存在不能提供任何数量集体物品的倾向,这一观点被称作“零贡献命题”(zero contribution thesis)。[16](P137)深入考察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命题可以发现,它对集团规模和集体物品供给水平之间关系的分析存在严重缺陷,它只讨论了供给非排他性集体物品对集体行动的影响,而没有详细论述供给非竞争性集体物品如何影响集体行动的过程。 正是奥尔森的薄弱环节,批评者寻找到发展集体行动理论的突破口。张伯伦认为:“集团规模和集体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比奥尔森声称的要复杂得多,很多情况下的结果与奥尔森的观点截然相反。”[17](P707)奥尔森认为集团成员是否有激励提供集体物品由个人的“收益份额”决定,而张伯伦认为必须首先分析收益份额的具体含义。集体物品可以区分为竞争性集体物品和非竞争性集体物品,竞争性集体物品的总收益量是一定的,收益必须在集团成员间分割。非竞争性集体物品则不同,集团收益总量随集团规模的增加而自动增加。对于供给竞争性集体物品而言,成员在集团利益中拥有的份额直接影响个人是否参与集体行动,集团规模和个人自愿供给集体物品之间存在负相关。而对于供给非竞争性集体物品而言,个人在集团收益中的份额对个人决策则不那么重要。[17](P715)
此外,集团自愿供给集体物品,并不意味着所有成员都必须参与集体行动的全过程。只要在大集团中能够形成采取集体行动的子集团,这些子集团就可以为所在集团提供集体物品。如果供给的集体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它的供给成本不会随集团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或迅速增加),这就为大集团中出现供给集体物品的子集团创造了条件。集体物品的非竞争性愈强集团规模就愈能起到积极作用。[18](P4)规模大的集团中更有可能出现采取集体行动的子集团,即使集团中其他成员采取搭便车,子集团也能够为所在集团供给集体物品并从中受益。
奥尔森并没有专述供给非竞争性集体物品对集体行动的影响,作出这种取舍可能出于以下三点原因:首先,奥尔森对集体行动逻辑的推导主要立足于搭便车。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相比,非排他性和搭便车直接相关,非排他性足以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其次,对于从事公共物品理论研究的经济学家而言,物品的非排他性而不是非竞争性被视为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19](P218)集体行动理论的提出和人们对市场失灵的认识有关,当奥尔森引入公共物品概念分析集团规模和集体行动之间关系时,自然就没有重视集体物品的非竞争性对集体行动的影响。最后,奥尔森以研究市场集团的经济学方法分析非市场集团的集体行动,这是集体行动逻辑的推导过程出现漏洞的关键原因。奥尔森常常借助举例、类比等较为直观的方式解释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以“组织和市场之间的类比”解释社会集团成员之间的关系。[5](P11)他在指出集体行动理论“主要关注市场外集团”时认为,成员进入和退出市场集团和非市场集团的态度完全不同,但他却通过市场集团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推导非市场集团成员间的互动关系。 由企业组成的集团在市场中谋求的是具有竞争性的利润,而一般的社会集团所谋求的既可能是竞争性集体物品也可能是非竞争性集体物品。在竞争性市场中,企业为获取利润而展开的限制产量提高商品价格的集体行动,根本不同于社会科学家研究的供给非竞争性集体物品的集体行动。作为经济学家的奥尔森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在以企业间的市场关系解释社会集团成员间的非市场关系时回避了本应该详细阐述的问题,那就是供给非竞争性集体物品对集体行动的影响。

结论
集体行动逻辑的提出,为人们认识集体行动的激励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人们解释各种集团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集体行动的逻辑,集团规模越大,由集体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的搭便车就越严重,所以大集团无法采取集体行动、自愿供给集体物品。但集体行动的逻辑没有分析集体物品的非竞争性对集体行动的影响,简单地通过市场集团成员间的关系推导非市场集团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使自身陷入“逻辑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James Alt. Thougnts on Mancur Olson’s contribu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1932-1998[J].Public Choice 98, 1999.
[2](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3] Russell Hardin. Collective Action[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2.
[4] Stanley Rothman. Systematic Political Theory: Observations on the Group Approach[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4, No.1, 1960.
[5] Mancur Olso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6] Todd Sandler. Collective Action[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2.
[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
[8] Mancur Olson .Increase the Incentiv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25, No.4, 1971.
[9] Avinash Dixit. Mancur Olson——Social Scientist[J].The Economic Journal, 109, 1999.
[10] Pamela E. Oliver. Formal Models of Collective Ac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9, 1993.
[11] Norman Frohlich ;Joe Oppenheimer .I Get by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J].World Politics, Vol.23, No.1, 1970.
[1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3] Mancur Olson .Power and Prosperity[M].New York: Basic Books, 2000.
[14] Gerald Marwell ;Ruth E.Ames . Experiments o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I.Resources, Interests, Group Size, and the Free-Rider Problem[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4, No.6, 1979.
[15] Roland N. Mckean. Issues in Defense Economics[C].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16] Elinor Ostrom.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14, No.3, 2000.
[17] John Chamberlin. Provision of Collective Goods As a Function of Group Size [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8, No.2, 1974.
[18] Pamela E. Oliver ;Gerald Marwell. The Paradox of Group Size in Collective Action: A Theory of the Critical MassⅡ[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3, No.1, 1988.
[19] John Head.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Policy[J].Public Finance, Vol.17, No.3, 19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