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搭便车搭出的搭便车理论

 稻读公社 2020-09-22

公共物品一旦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这一物品的产生做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

  

文 | 大S

浪来临时节,人们纷纷涌向海滩。

一对年轻夫妇开车去海滩的路上,他们忽然看见一个手里拿着牌子要求搭便车的人,他们猜想上面写的一定是他要去的地方,便放慢速度,想顺便搭上他。

当他们缓缓靠近那个人,准备停车时,才看清牌子上的字:只搭有冷气的车!

后来,他们又看见一个人拿着牌子,他们以为又是想搭便车的人,就没有理会,开车快速驶了过去,谁知没走多远,就被一辆警车拦住,示意前方道路维修,改道行驶。

当他们调回头来到拿牌子的人身边时,才看清上面写着:不看牌子你还得回来——前方修路!

这个故事与本文要讨论社会学里的搭便车理论,除了有比喻上的关联外,也具有某些内在质的相似之处,就是对公共物品的享用问题。当然,故事里的公共物品,并非是车,而是海滩和公路。

要理解搭便车理论,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的是一经产生,全体社会成员便可以无偿共享的物品。公共物品十分常见,比如,在现代社会中,国防、不付费公路、社会福利、公共教育、法律和民主都是常见的公共物品。而社会上的大部分物品都不是公共物品,比如,在商厦里看到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虽然社会多数物品不是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却是我们整个社会和文明得以存在的关键。公共物品问题和与之相应的搭便车理论在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运动和革命的目标,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男女平等、提高工作待遇、环境保护,等等,都是公共物品。

奥尔森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公共物品一旦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这一物品的产生做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公共物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想为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俗语所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

奥尔森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途径。其基本思路是:集体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只是一种集体性激励,既然集体性激励不足以让一个理性的人为了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那么,选择性激励就很有必要。所谓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某些东西。奥尔森所提出的选择性激励有三种。


“小组织原理”


当一个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较少时,其中某一成员是否加入对集体行动的成败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不多,大家对某个成员是否参加了某一行动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一个成员没有参加该集体行动,那么,他就不能获得该组织或网络向那些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人提供的种种奖励,甚至会在该组织中被边缘化。


“组织结构原理”


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组织如果很大,那就必须分层;就像国家一样从中央到省,从省到市再到县,一层层地分,到最后的家庭一级,成员数量就很有限了。这样,在每个基层组织中,成员就能相互监督,是否参加集体行动与个人利益也能较好地挂钩。这实际上是回到了前面的“小组织原理”。


“不平等原理”


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内部在权力、利益、贡献和分配上都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一个人在组织中所获的权力和荣誉就有可能成为促使其为组织多做贡献的选择性激励机制。一个人如果能够独立为某组织取得某一公共物品提供一笔关键的资金并从中获取荣誉,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独自为某一事业做出贡献。

小知识:

诺伯特·维纳(1894-1964),美国数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他用吉布斯统计力学处理某些数学模型的思想目前仍处于控制论的中心地位。著有《控制论》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