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临阵磨枪”有技巧 再过十多天,2016高考即将来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个时候是高考进行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根据自己多年备考冲刺经验:临阵磨枪也要有技巧,分轻重,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听力训练贵在坚持,练习要得法 建议考生在考前一周听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认真模仿听力中的各种语言点,包括语音、语调、语气、习语和句式等,不放过任何细节;在听力考试前,会有两分钟的听力试音时间,考生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及时掌握播音员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熟悉每个考试指令。训练或考试时要注意以下技巧: 【1.学会听前预测】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有一段停顿时间,我们要充分利用此时间,先浏览题目和选项,根据每个小题的问题及选项的提示来预测和推断录音材料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降低听力材料。 【2.紧盯关键词句】在听录音时,考生要善于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比如透露说话人身份、地点、场合的关键词和表示数字、时间的关键词,剔除一些次要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解题。 【3.掌握速记技巧】高考听力的最后一部分Longer Conversation (长对话)或Monologue (独白)所占时间较长,在听录音材料时不必把听到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只要捕捉一些关键词即可,比如时间、地点、数字以及相关信息等等。考生可以尝试以下速记技巧: (1)运用速记符号。例如:↑up,↓down,←left,→right,= equal。 (2)发明并运用字母的缩写形式。考生可以在平时训练时,本着便于记忆、快速、容易联想的原则,发明一些只需自己明白的字母搭配来表示相应的信息。例如:ex — expensive, lg —large, eq — earthquake, 。这些缩写有助于考生快速储存信息,帮助回忆。 总之,考前一段时间坚持天天训练,使听力一种习惯,这样,坚持练习听力的同学负责听的脑组织基本上处于工作状态,无需“重新启动”的过程,考试时,他们就可以马上进入状态。 二、进行适量的阅读保温练习,以保持较强的语感 高考阅读理解A、B篇绝大部分为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细节理解题要求考生对文章中的特定细节或具体事实进行判断和认定。一般来说,此类题目多属于直接解答性问题,是高考阅读理解的四个题型中难度最小的一种。它的得分率相对较高,所占的比重较大,是我们做好阅读理解、夺取高分的基础。对于此类题目,只要细心就能做对。 考前时间训练非常有限,建议同学们每天练习历年高考真题中C或D篇阅读文章,这两篇文章多为科技说明文或者社会现象类文章,难度相对较大,但这类文章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其结构一般由Headline,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Main body和End五部分构成,高考这类阅读理解材料一般不会给出标题,而要同学们选择标题;导语一般位于首段,此类文章的标题类或主旨大意题通常从导语中获得;背景交代一个事实的起因;主体则对导语概括的事实进行详细叙述,这一部分命题最多,因此阅读时,同学们要把这部分作为重点;结尾往往也是中心思想的概括,并与导语相呼应,命题者常在此处设计一道推理判断题或主旨大意题;阅读时,一定要以平静的心态阅读此类文章,切勿急躁,尽可能克服指读、回读、默读和认读等不良习惯。 高考阅读理解的问题一般是按照正序原则设置的,科普说明文尤其如此。 三、 掌握完型填空四步法 高考完形填空多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记叙文,有时是事理性说明文;题材多为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学会做人(Learning tobe)该题旨在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做此题必须通篇考虑,掌握大意,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常识进行判断推理。解此类题主要从以下四步做起: 第一步重视首句,把握开篇。完形填空一般无标题,首句一般不留空白,是完整的一句,是整个文章的窗口,也是题眼,全文信息从此开始。细读首句,可判断文章体裁,预测全文大意和主旨。 第二步速读全文,掌握大意。速读全文要一气呵成,尽管有空格、生词或不明白的地方,仍要快速读下去。读时要注意找出关键词、中心词,划出某些代表人物和情节的词,以便于形成思路。 第三步瞻前顾后,灵活答题。“瞻前顾后”,即先读所填词的句子,回顾上一句,兼顾下一句。如果一句中有两个空白待填,在初定答案时要“双管齐下”,在两处同时试填,然后通读全句,确定答案。 第四步复核全文,调整答案。把填好的短文通读一遍,进行核查。 四、 “七选五”新题型需强化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卷Ⅰ和卷Ⅱ的研究发现,阅读七选五以说明文为主,这种文体结构清晰、过程完整,适合考查标题概括、主题句和过渡句等,从而达到考查考生综合阅读能力的要求。 做题时建议先读题后看文,首先浏览选项,圈出选项中关键词,然后带着选项速读全文,重点关注每段首尾句,把握文章大意,并理解全篇逻辑关系,根据空前后的句子的联系初步确定答案。 把握文章大意后,回头细读文章,重点关注挖空附近的句子,圈定线索词。做题时充分利用词汇复现、代词指代和定冠词特指等语句的衔接词和逻辑关系词来敲定选项。 五、 翻阅错题档案,有效提高语法填空和改错 1. 梳理老师整理的语法知识清单和近三年重要语法考点归纳(见附表),做到重点考点心中有数; 2. 温习错题档案,及时查漏补缺; 3. 设置考纲词汇转换卡,确保基础知识大冲关; 4. 进行适量保温练习。 六、写作要读背结合多练笔 高考书面表达体裁多以应用文(各种书信、通知、倡议书等)为主,考生考前要不妨多背高考真题完形填空尾段中那些学会学习、做事、合作和做人的优美句子、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美句以及各种体裁开头和结尾的套句;其次,学会反思,每次作文之后认真思考自己的表达和范文的差距。在写的过程中,你一定有想表达而又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不妨读读范文;认真研读每次考试及强化训练的书面表达的作文范文,比较自己的文章与范文的差距,最好能把范文背下来。高考前多读背近几年的范文。 另外,卷面的美观,书法的漂亮是影响得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书法需要提高的同学,建议每天挤出8分钟左右的时间用标准卷练习书写,主动交给老师面批。 七、考生心中要牢记,答案分布有规律 对近三年全国卷I所有选择题答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高考选择题的答案一般分布是均匀的,以下是几个大题答案分布情况:
ps:以上提示仅供参考。 附:近三年全国卷主要语法考点 名词
代词
形容词和副词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非谓语动词
并列连词
定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