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知即做--兼与一位教师探讨

 王语雷悦读馆 2016-05-29

   【原创】知即做--兼与一位教师探讨

        ---- 独立良师:
王语雷爱丁一


     无意中欣赏了下面一则教学片断(附图),想就
“活教”与“死教”说几句话。
 
     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于教学而言,规范地教“规范”重要;于“规范”中教出“创意”同样重要。因为其过程由于未经预设,更能体现课堂的公平民主自由;教师的激发捕捉处理;学生的掌握运用创造。

 按规范
“死教”固然没有错,但须知:课堂的学生们是存在差异的,个别学生的思维火花也许会生成一节课的亮点,甚至照亮未来的道路。如果固执于“死教”,是否学生的乐趣、创造... ...也将渐行渐远?

     此课中,有的学生尽管量词用法不合常理,但是,本着“
左手规范,适应凡间;右手创造,适应飞天”的活教主义,灵活处理是否可行?是否可以启发同学们,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 ...量词的运用可以有所不同?本良师觉得:学生们不难理解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环境说什么话... ...这个道理。从而,“用”的规范与创意,不难区分。

     关于知识,王阳明有过精彩的思考:知即做。----
本良师理解:学生学会了还不算知识,只有学会(生活中)运用,才算基本掌握;如果有些学生能够创造性运用,是不是教师的幸福呢?贾平凹的《丑石》,那是村民凡人之见;在科学界眼里是无价之宝----天外陨石。它是“石”,叫规范。它不是“石”,叫创意。眼睛与眼睛的差别,也在这里。

    古往今来的教学中,对于奇思妙想的扼杀可是屡见不鲜啊!课堂的可怕乃至学生的厌学,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本堂课中,
那个孩子的发言多有个性的思想啊!----本良师觉得:妙。

         ----2016年5月29日成长作文国学堂---- 

【附图】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