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亲切的诗,当属竹枝词;最美竹枝词,当属此十首

 zibin51 2016-05-29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竹枝词是传统诗中的一朶奇葩。它的奇,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歌风味。施蛰存先生研究刘禹锡的竹枝词,认为它表现出了民歌乃至民间文学的五个特征:一是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不讲究平仄粘对;三是语气大多是自白,代言的是少数;四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喻;五是好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隐语。段天顺先生总结历代竹枝词,认为有四大特色:一是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二是格律较宽,束缚较少;三是格调明快,诙谐风趣;四是广为纪事,以诗存史。二者并不矛盾。施先生是限于刘、白的竹枝词,是从民歌和民间文学的特色和技法着眼的。段先生则是对一千多年来历代的竹枝词的总体特征的概括,并且第四点强调了竹枝词的作用。我们可以相互参照理解。我以为还可以简化一下,即:素材贴近生活,语言通俗鲜活,格律宽松灵活,感情饱满快活。由于竹枝词有这些特征,所以段先生指出它易学、易懂、易作、易传。就是说,作者喜欢写竹枝,读者喜欢看竹枝。













另外:诗词自有痴情客微信交流群开通了,现在人数太多,已不能直接扫码入群,想入群的朋友请发送“入群”二字,查看入群方法。


版权说明:本文由枕梦江南编辑,诗词自有痴情客(sczycqk)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看图猜诗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