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品《内经》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lvzhifeng 2016-05-30

中国古代有三大奇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特别是《黄帝内经》,它的作用不止是一部记载学问的文献这么简单,还承载着中国传统医学的盛衰。它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是中医之魂的最好诠释。品读中医经典,当先品《内经》。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的,而《内经》集中医思维之大成,可见其重要性。品《内经》给我印象最深,体会最多的莫过于《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了。   中国古代有三大奇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特别是《黄帝内经》,它的作用不止是一部记载学问的文献这么简单,还承载着中国传统医学的盛衰。它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是中医之魂的最好诠释。品读中医经典,当先品《内经》。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的,而《内经》集中医思维之大成,可见其重要性。品《内经》给我印象最深,体会最多的莫过于《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了。


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内涵
1.1正气
《灵枢.九针十二源》曰“神者正气也”,从中医角度来说,“正气”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医学是跟文化紧密相关的,所以“正气”有时还有医学之外的含义。根据《黄帝内经》的原文和我个人想法,我总结出了“正气”的两种普遍含义。一是指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以及抵御疾病的作用,二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正常气候。张锡纯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从此可以看出,正气有时也会被称为精气。总之,在中医学看来,正气存内是健康的标志。只有当体内正气充足时,我们才能抵御疾病的侵扰,保持身体健康!
 
1.2邪气
邪气,清光绪年间编纂的辞源中提到,“不正之谓邪”,即“不正之气”。中医学的邪气与此十分相似。在中医的角度来看,邪气泛指所有的致病因素。正如王冰所说的,“邪者不正之目”。意思就是说当体内正气不足时,邪气就会乘虚而入。《素问.通评虚实论》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说明了邪气对人体的危害。
 
1.3历代名家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解
提到《黄帝内经》,我不禁想到了文坛领袖王士祯的描述:“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黄帝内经》如此神秘,引领无数名家探索,他们像剥春笋一样登堂入室。他们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各有见解。元代王履认为:“且夫伤于四气,有当时发病者,有过时发病者,有久而后发病者,有过时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何哉?盖由邪气之传变聚散不常,及正气之虚实不等故也。”由此可见发病的类型的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之轻重是密切相关的。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又可的《瘟疫论》曰:“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意思就是当正气充足时,人就不易受邪气干扰,就不易生病。“本气亏虚,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说明了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原因就是人体正气不足。清代名医冯兆张的《锦囊秘录》曰:“正气旺者,虽有强邪,亦不能感”。同样说明了正气的防御作用,如果正气强盛,那么就能抗邪有力,病邪也就难以入侵。


2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医学价值
2.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防御疾病有指导作用
正气可以预防疾病。例如,正气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驱逐邪气外出,恢复人体调节能力以及维持脏腑功能的协调。《黄帝内经》坚持“正气为本”的养生要则,同时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说明《黄帝内经》关于健康的认识有一个很高的境界。《黄帝内经》正气为本的理念,对古代养生学的发展和养生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后世养生家,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健身的方法,期望通过自我锻炼,来维护和加强自身的正气,达到防御疾病和长寿的目的。张仲景有句话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就是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御疾病的具体发挥。
 
2.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临床实践意义
在中医的角度看来,“正气存内”是机体健康的标志。如汉代医家张仲景之《金匮要略》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及“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皆说明了正气对于健康的重要性。《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故邪之所在,皆为之不足”,这二者均说明了“正不存内”是发病的内在根据,我们也可以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中看出中医学内因为主的发病观。它不仅符合辩证法思想,而且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意义。正气的有无,可以从神色、形态、脉象等各个方面反映于外,而临床上可通过望神色、形态与切脉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诊断疾病,并推测疾病的预后状况。所以,在临床上,谨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治疗疾病帮助很大。


3
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得到的人生启示
3.1提高自身修养
人生充满了诱惑:灯红酒绿,繁华美丽,昆山之玉,随和之宝……种种诱惑面前,如果能“正气存内”,心无杂念,那么就能“邪不可干”。如“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的许衡;“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他们都正气存内,既提高了自身修养,又能受后世景仰。古人云:“不见可欲,其心不乱”。任凭门外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任凭眼前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只要“正气存内”,便能不见可欲,心如铁石,一身傲骨。
 
3.2促进企业发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是人体内需要足够的正气来抵御疾病,而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样也需要正气来抵御诱惑,方能做到正当竞争,和谐发展。有句话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可见正气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正气就是企业的信念。企业正气是社会正气的重要表征,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正气存内,一个企业才能长久地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3.3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经久不衰,凭着正气存内,傲然挺立。神农尝百草,一身正气,冒险为他人解除疾苦,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八年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正气凛然,取得历史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气存内,加强“自身建设”,打倒“老虎苍蝇”等,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无不体现着《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重要性。而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更是深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熏陶,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为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带来福音。她因此也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也为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品读经典,在传统里找寻价值体系;赏析《内经》,于经典中感悟人生哲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既能防病养生,又能修生养性。这句话不但为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方法,而且给渴望健康长寿的人带来了希望。在当今时代,它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若能将此句铭记在心,便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气存内,方能服务健康中国,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作者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