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到了,水逆过了,你还只会“多喝水”吗?

 温雅小筑 2016-05-30





有的时候很同情一根筋的男生,自己在女友生病时不小心对触动了扳机词“多喝水”,进而引发对方的洪荒之力,狼狈之余跑来我这里诉苦,“医生,你评评理,我说多喝水有错吗?”…


每当这时候,我总想向李元霸借那对大锤,对着这些不开窍的男生猛击一下,“当然错了!谁告诉你多喝水就有用的?”


关于你女友生病的事儿,你负责在起居生活上关心照顾她、在情感上安慰鼓励她,从头到尾无微不至。这是个套路,但你得去做,而不是动动嘴皮子,丢下一句“多喝水”后就转身打LOL。另外,如果“多喝水”能包治百病的话,还要我们医生干嘛?!


不过这也难怪,我们每天都在喝水,喝着喝着就喝出心得了。谁家没有个七大姑八大姨从朋友圈的养生文里转发过来告诉你多喝水怎么怎么好,什么驻颜有术,什么青春常在,可弱弱地问一句,哪位因为多喝水变成范冰冰了?如果有,请向前迈一步,谢谢!





关于喝水,我们真的还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不如就做个Q&A 问答,咱们一次聊个够。


  1. Q:是不是喝水不重要呢?为什么你认为多喝水错了呢?

      

      A:恰恰相反,我认为喝水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人几天不吃饭只喝水还能扛得住,要是连水都没有,肯定早早牺牲了。水参与了人体内很多生理功能的运作,没有水的支持,很难想象机体能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


           我反对的是喝太多水,凡是总有个度,喝水也是。我们只要补充足量的生理需要量就够了,没必要过多地去喝。在医院里,医生会提补液,那是因为病人的体液消耗太大或者丢失太多,直接造成总体不足的情况,所以我们是去补足,去达标即可。哪怕用到了扩容这个词,也常是针对一些低血容量的休克病人而为之。好端端的大活人,该吃吃、该喝喝,有事没事不停灌水,除了增加了肾脏和心脏负担外,就是得不停地到洗手间报到,对其它事情都没有更多帮助,甚至最糟糕的结果会导致水中毒。





 2. Q: 你说水参与了人体很多生理功能的运作,能具体说说吗?

      

      A:当然。你的身体需要水来消化溶解食物,水溶性维生素需要水的帮助才能被机体充分吸收;你每天机体通过代谢需要排泄的毒素及废弃物需要水来共同参与完成;每天在你身体里发生的无数多个生化反应必须要有水参与其进程;有水才有汗出,才能一起调节体温、防止中暑;水还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喂,我指的是关节腔;以及,喝水能减肥也被证明了...



 

 3.  Q: 等等,你说什么?!喝水能减肥?!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呢?

     

      A: 嗯,是的,不过这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才成立。英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在早餐前半小时喝下0.5L水的那组,比正常饮食组,在12周后平均轻了1.3公斤。对,这是他们已经排除了其它干扰因素后做出的结论。至于原因,可能你也想到了,喝水会明显增加饱腹感,一段时间里吃得少了,体重自然容易下降;水本身不含卡路里,喝水没有任何多余能量摄入;而第三个原因是,这个实验是在英国做的,你知道,老外通常喝的是凉水,所以身体为了保持在37°恒温的状态,也会自动给喝下的凉水加温,而这部分额外的做功是需要耗能的。


   4. Q: 好吧,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按你这么说,我们要补足水,不是多喝水,可我们什么时候才知道我们是缺水了、该补充了呢?

      

      A: 知道缺水的方式有很多,首先就是口渴,这个谁都知道。除此之外,莫名其妙的疲劳、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皮肤口唇发干、便秘、情绪波动、关节痛等等都是缺水的迹象。这时候就需要适量补水了。当然,更简单的方法是看尿量和尿色,前者好理解,而尿色如果淡黄,那么身体的水分差不多刚好,不需要刻意去多喝水;如果如浓茶样,很明显,是缺水了;如果是无色,则说明水喝得有点多了,可以暂时缓缓。


         另外,我想补充说明一点,关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们,如果发现他们尿量减少、皮肤松弛、哭声无力、哭闹时没什么汗或眼泪,那可真要小心,该到医院找医生补液了。这里,再次强调,不能“多喝水”,因为关于儿童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相对应的补液方式都有根据公斤体重按照严格的公式进行补充,可真是不是一句简单的“多喝水”就能搞得定。





  5. Q:你说我们每天不要多喝太多水,但需要够量的水,真的要喝八杯水吗?


      A:说实话,这个“八杯水”的说法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反正传着传着就传成一种理论了。科学界不会给出这么一个暧昧的模棱两可的说法。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杯子的大小也不同,怎么可能以不变应万变。


6.  Q: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根据什么来判断我们每天大概需要多少水分呢?

     

     A: 通常情况下,西方研究显示一个成年男性每天液体的总摄入量在3.2-3.7升,而成年女性的每日液体总需求在2.2-2.7升。每天需水量取决于你的体重,你所属的天气情况,日常活动以及你这天吃的食物。要知道,有至少20%的液体摄入是通过食物产生的。我们亚洲人个子小些,刨去食物这部分补液量,一般至少需要2升水分摄入。同时,如果想再严谨地说,这里的食物指的是诸如黄瓜,生菜,西红柿,西瓜,西兰花,胡萝卜和其他各种“富水”的水果和蔬菜。


         很多人知道在天热时因为出汗,要补充水,但往往忽略了天气寒冷或海拔高的地方,皮肤会更容易干燥,呼吸道也需要更多水汽去保持加温湿润的环境,因此,体液损失同样存在,也需补充一定量水分。


         另一方面,如果在体液丢失过多的病理状态下,比如呕吐、腹泻之类的,或是一场剧烈的马拉松比赛,你要做的还是补水,同时最好是淡盐水,以同步补充丢失的钠钾钙镁等离子。而特殊生理期,比如怀孕期间,身体要额外负担另一个不断增加的体容量,一张嘴两人喝,补水更重要。




7. Q: 好像我平时没喝到这个标准量,身体也还好啊?


    A:  身体有很强的调节机制,当察觉到你每天液体摄入不足时,会自动降低排出量。但这种“节衣缩食”的运行模式会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逐步改变你的骨骼、关节、肌肉以及皮肤,使其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的状态,而由此产生的更直接结果是人看起来显老,哪怕24小时敷面膜都不如你保证每天足量的水分。





8. Q: 既然这样,我是不是每天找几个时间点喝上几杯就好啦?


    A: 当然不是,水分的补充从来都不是激进的过程。你看过我们给病人输液时是一口气打进去的吗?如果在很短时间里喝下大量的水,只能是让肾脏加班工作,把一时间多余的水分排走。倒不如你去换个比之前大一点的杯子,放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没事喝一口,效果反而更好。



9. Q:看来我每天的水分补充的不够,可单纯喝水真的受不了啊,可以喝点别的替代吗?


    A:  当然,我们所谓的水分指的是每天的液体摄入量。既然是液体,自然包括除了普通水以外其它的一些饮品,比如牛奶、豆浆、啤酒、苏打水、茶水、咖啡、果汁等等。哪怕单纯的水,你也可以放片柠檬进去调味,这完全不影响水分的吸收。




10. Q: 好的好的,除此之外,在喝水方面我们还须注意些什么呢?


     A: 注意水的质量。因为水是天然的溶剂,它会将非常多有毒元素融入其中。前不久水利部就有份公开声明,“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就算剩下这些为数不多的自来水,也因通过氯气消毒处理造成潜在风险。国外很早就有关于氯可能诱发导致癌症的相关报道。所以,既然天天要喝水,不如喝些过滤水、放心水,不但安全,口感也会好些。




11.  Q: 最后,关于喝水,还有没有想和大家说的?


      A:  不要总说“多喝水”,也不要只会喝凉白开,这实在太无聊了。去学学怎么煲好一碗靓汤、怎么泡一壶好茶,那样会更健康些,也会更文艺、更有味道些,毕竟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呀。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57b2a0102wdwj.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