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安藤忠雄设计的图书馆里,放上你的一本书【众筹】

 炎亭梭子蟹 2016-05-30
这里有最美好的梦想与生活,
有安藤光与影的美好作品,
而这次的图书馆众筹,
等待被装满的是近一整栋楼的书架。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文化艺术中心执行馆长--沈毅晗自述
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这幢大屋顶建筑是由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得主,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的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建造。

       安藤先生做的设计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水泥,有着强烈的几何感、空间感……当安藤先生第一次参观良渚文化村后,又一个混凝土的建筑在他脑中发酵。他说:“我的建筑一定不能输给前人,要对得起这片青山绿水。”

       这样一个大师,会给文化村带来怎样的诗意呢,我猜不到。直到看见这座建筑在我们漫长的等待中落成……


       安藤先生把艺术中心比作日本的“社区避难所”,“避难所”的意思大概就是容纳生活的另一个空间的意思。
       他希望这是“大屋顶下孩子们的乐园”,因此在文化艺术中心里面设置了“小剧场”、“会展”、“图书馆”和“培训教室”。安藤希望社区的小孩可以茁壮成长,有个美好的童年,而这个童年是在一个大大的屋顶下活动的,而大屋顶和整个庭院上是安藤先生微妙的几何切割,艺术中心和良渚的山川由此紧紧相连着。


       这栋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在大屋顶下面分成三个部分:南边是美术馆功能的展示栋,北侧是教授舞蹈,音乐,艺术课程的教育栋,中间则是有阅读大厅和图书馆的文化栋。


      文化栋就是图书馆的所在,和安藤的很多作品一样,建筑的周围会被一片浅水围绕。

    

       屋顶数十扇三角形的天窗,就开在大屋顶上,安藤先生要将屋外的自然光引进来。入口的阶梯处,随着一天日光变化,几何形的光斑不易察觉的变化着位置。


      阳光好的时候,混泥土墙面的质感,就算不触摸也能感觉到踏实的手感,这就是安藤先生说的“真实的材料”吧!


       两层的空间里,格子书架贴了满墙,硬朗的混泥土穿插木质的温和,把这儿变成了一个迷宫。在楼梯间肆意穿梭,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是一次新的发现。


       而沿着楼梯,就可以上到二楼,你站在悬空的楼梯边,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我们为什么众筹
       建筑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让使用者来说话。

       在接下去的日子,我们在艺术中心,办起了各种展览,摄影,书画,插花,木作……也许村民并不知道这座建筑的设计者是怎样一个厉害的大师,但他们喜欢这栋光影建筑,喜欢建筑里的这些活动,他们把这里当成了社区。


       一切都按照预期地进行着,只是……满墙的木格子还空着。


       我们把村民书房搬到了这里,原先的13568本村民捐赠的书,只能放满一个角落,远远不足以填充这里。我们觉得,这个美丽的空间应该是杭州的一个文化地标,是属于所有热爱艺术,阅读的人。所以我们选择以众筹的方式,想让有相同想法的人一起来完成这个图书馆。图书馆是人与人连接的方式,众筹更是这样。

       每个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这里,并写下自己的推荐理由,可以是新书也可以是旧书。我们会把它放在图书馆的某一格里,你写下的文字会被和你喜欢同样书的人看到,你借书的时候也会看到别人的心情。你还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一样兴趣的人可以相互认识。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