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殇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5-31

国殇

【原文】操吴戈1兮被23甲,车错毂4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凌5余阵兮躐6余行,左骖78兮右刃伤。霾9两轮兮絷10四马,援11玉枹12兮击鸣鼓。天时怼13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14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1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译文】手持吴戈兮身披坚甲,战车轮轴交错兮短兵相接。旌旗蔽日兮敌众如云,流矢坠落兮战士争先。侵犯我阵兮逾越我行列,左骖马死去兮右马也受伤。车轮被埋兮马足被系,拉住鼓槌兮敲响战鼓。上天怨恨兮威灵震怒,严厉格杀兮抛尸原野。

出门不回兮前往不返,平原恍惚兮路途遥远。携带长剑兮夹持秦弓,身首分离兮心不苦。诚心于勇兮又以神武,始终刚强兮不可凌犯。为国捐躯兮我变成神灵,魂魄坚毅兮成为鬼雄。

【说明】本歌是太阳神祭祀仪式的第九乐章,所谓“国殇”,是指为国战死的人。屈原在本歌表达出他的心愿,他不仅愿意为楚国战死,更愿意为太阳神战死。看着翻滚的乌云,屈原联想到战场,他手持吴戈身披坚甲,战车轮轴交错短兵相接。旌旗蔽日敌众如云,流矢坠落战士争先。太阳神无私地把阳光洒给每一个人,屈原愿意为这样的无私奉献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

【注释】1.戈:(gē哥)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书·牧誓》:“称尔戈。”《书·顾命》:“执戈上刃。”《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殳。”《管子·小匡》:“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说文》:“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吴戈:吴地所产之戈。

2.被:(pi)古通“披”。《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管子·禁藏》:“推引铫耨以当剑戟,被蓑以当铠襦。”《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这里用为披衣于肩之意。

3.犀:(xī熙)《诗·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管子·小匡》:“制重罪入以兵甲犀胁、二戟。”《韩非子·奸劫弑臣》:“托于犀车良马之上,则可以陆犯阪阻之患。”《汉书·冯奉世传》:“器不犀利。”这里用为锋利、坚固之意。

4.毂:(gū估)《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人主者,利害之轺毂也。”这里用为车轮中心的圆木之意,其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5.凌:(líng)假借为“夌”。《管子·中匡》:“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者。”《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韩非子·初见秦第一》:“中以凌三晋。”《韩非子·有度》:“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这里用为侵犯之意。

6.躐:(liè劣)《楚辞·九歌·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这里用为逾越之意。

7.骖:(cān)《诗·郑风·大叔于田》:“两骖如舞。”《诗·秦风·小戎》:“骐駵是中,騧骊是骖。”《诗·小雅·采菽》:“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这里用为驾车时在两边的马之意。

8.殪:(yì义)《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诗·小雅·吉日》:“殪此大兕。”《左传·隐公九年》:“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国语·晋语》:“殪以为大甲。”《汉书·司马相如传》:“蓺殪仆。”《字汇》:“殪,杀也。”这里用为杀死之意。

9.霾:(mái)古通“埋”。陷在地里。《吕氏春秋·孟春纪》:“无置城郭,掩骼霾髊。”

10.絷:(zhí直)《诗·小雅·白驹》:“絷之维之。”《诗·周颂·有客》:“言授之絷,以絷其马。”《左传·成公二年》:“执絷马前。”这里用为系绊马足之意。

11.援:(yuán)《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管子·君臣上》:“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为人臣者援私以为公。”《孟子·公孙丑上》:“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荀子·性恶》:“不肖者敢援而废之。”《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这里用为拉、引之意。

12.枹:(bāo)鼓槌。《管子·轻重乙》:“管子执枹而揖军士曰。”《文子·道原》:“寇莫大于阴阳,而枹鼓为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苏轼《石钟山记》:“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13.怼:(dui)《诗·大雅·荡》:“而秉义类,强御多怼。”《管子·宙合》:“厚藉敛于百姓,则万民怼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死谁怼。”《孟子·万章上》:“以怼父母。”《谷梁传·庄公三十一年》:“力尽则怼。”《说文》:“怼,怨也。”《汉书·外戚传》:“怼以手自捣。”《广雅·释诂四》:“怼,恨也。”这里用为怨恨之意。

14.忽:(hū呼)古通“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文子·道原》:“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这里用为恍惚之意。

15.惩:(chéng)《楚辞·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列子·汤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释文》:“《韩诗外传》云:惩,苦也。”这里用为苦于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