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級課程 (26-30)

 爱雅阁 2016-05-31
 第26 课笔记:竖的写法2
 
4.竖的收笔
 
前堂课讲过收笔的作用,一是使这根写好的线条更好看,可以通
过变动中线,来增加姿态。二是收直笔心,聚集尖锋,以便写下一笔。
 
4.1 尖锋线:圆尾
 
我从简单收笔讲起。一是使用尖锋写下来。也就是趯锋,等于一
连串圆点。这个情况没什么特别的收笔动作,因为最后也是一个圆点。
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行笔时弯曲的笔心收直。
 
我在16 课中,演示过趯锋到最后拉直笔心的动作。当时以尖锋
写横笔为例子。当尖锋行笔,因为尖锋和纸面产生摩擦,中轴就会弯
曲,所以写完之后,手腕要做一个向左的动作,使中轴回复垂直,就
是收笔了。
 
现在讲竖笔的收笔,道理是一样的。
 
 
 
注意,竖笔行笔时手腕向左,所以收笔是手腕向右。

 
用尖锋写竖笔,最早出现于篆书中,这是秦石鼓文,尾部很圆,只要
手腕向右,就很容易收笔了。
 


 隶书也是这样,这是汉代《乙瑛碑》
的“朔”字。竖笔的收尾方法,和篆
书是一样的。
 
 
 

这是汉代的摩崖作品《石门颂》,尖锋线条,竖笔收尾手腕向右,
是圆形的尾巴。

 
 
真书也有尖锋写的竖笔,收笔的技法就是篆隶传下来的。这是褚
遂良《阴符经》的
“修”字,你可以看到左边两竖就是趯锋写
的,
收笔也只要手腕向右就可以了。
 
4.2 侧锋线:断尾

 
 
第二种是侧锋写下来,那就是以挫笔收。你看王羲之《兰亭序》
所写一竖,它是两面
换起笔,侧锋三分行笔,以挫笔收。这挫笔
干脆利落,断笔效果清清楚楚。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的“不”字,中间一竖两面换起笔,侧锋二
分笔行走,挫笔
收。
 
 
 
竖笔以挫收很常见,这个“崇”字中间一竖,怎样起笔看不见,和
上面的笔画重迭了,行笔写
足三分,看上去力量很大。
 
 
 
这是王羲之另外一个贴,《丧乱贴》“再”字,二分笔一竖,速度
很快,挫笔收。
 
 
 
清代写篆书,也往往出现一竖挫笔收的情况,这是吴昌硕《石鼓文》,
可以看到一竖
也是断笔。
 
 
 
挫笔有急促粗放的感觉,对于有些表现这一风格的书法家来说,作
品中的挫笔
就相当多。这是清代蒋和写的隶书,他也是
经常用挫笔
写一竖。蒋和任四库馆篆隶总校,
篆书和隶书写得相当好。
 
 
 
真书中的竖笔也可以这样收笔,褚遂良《阴符经》的“中”字,中间
一竖,你看两
圈起笔,就是蚕头写法,然后侧锋行笔,慢
慢加重到
三分,最后以挫笔收。
 
以前我讲到一横的侧锋线,曾经提醒大家注意,挫笔尖锋不尾,断
笔效果是笔腰的
痕迹。如果你要保留这断笔效果,只要手腕向左,
把笔心收直就可以
了。但是要注意,这个时候墨水会聚集在尖锋这
一点上,在宣纸上会
引起渗化,那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墨水是跟
着尖锋走的,所以当笔
心一回到正锋,不能停留。要马做一个拉的
动作,使笔尖离开纸面。
因为这时候手腕向左,可以沿着7 号方向
划一个弧形离开。这样,就
没有一个墨水点在这个地方了。
 
这最一个拉的动作,古人称之为“空抢”。元·陈绎曾《翰林要
诀》这样说“则提起即空抢可也。”墨湿,就用空抢来避免渗化。
对于竖笔来说,写法也是一样,只是方向和横笔不同。

写竖笔侧锋下来,手腕向左,上一堂课讲过了,所以收笔手腕就
向右,推直笔心后,马上向3 号方向做一个空抢动作,就没有一个
墨迹了。
 
简言之
 
挫笔收尾,只要手腕做相反运动,就可以收直笔心。
加一个抢,就可以避免墨汁积聚一点。
 
4.3 两面锋收尾:变动中线。
 
接下来讲讲变动中线的问题。
 
竖笔跟横笔一样,在行笔这后,把收笔部份变动一个角度就可以
增加姿态。
 
你看如果起笔和行是9—8,收笔再换用9 这个侧面,就形成了9
—8—9,手腕是右左右,两面锋收尾。
 
尖锋不到尾

 

9—8—9 是最常见的一竖中线。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俯”
字。黄色
圈中的一竖就是9—8—9。但要注意,这一笔最后的9
是挫笔,换句话说,尖锋不到尾。
 
两面锋:尖锋到尾

 
 
如果要尖锋到尾,收笔时手腕向右的幅度就要大一些。这样就
可以把尖锋拉到尾部。
 
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位”字,同样是单人旁,同样是这位
置的一竖,也同样是
9—8—9,但这一笔,最后尖锋到尾,也
是补了一个尖尾巴。
 
 
 
遂良《阴符经》的“化”字,也是这单人旁同样的一竖,这也是补
了尾巴的。
 
 
 
手腕向右,尖锋到尾,是不是写出来都一模一样呢?不是。你看
像王羲之《丧乱贴》的“号”(號),这两竖,一个收笔尖锋在右,
个尖锋在左。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两笔的收锋动作是一样的,都是右左右,它们的不同,是
中线曲折的幅度不同。当右左右的动作减小,中线就逐渐接近于直线。
这时候你手腕向右,等于把尖锋逼到左面。

这个“号”字,我用红色标示出来的
两个竖笔,A 这一竖,收笔手腕动作
大,
尖锋到尾,是拉到右面来的。B 这一竖,
中线接近于直线,结果把
尖锋逼到左面了。
 
在王羲之系统的书法家中,这种尖锋到尾经常可以见到。

 
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例子。
 
 

有些人误会这样的一竖收笔,是把毛笔往上提,其实不是,一竖
也是有三折:起笔、行笔和收笔。这种竖笔尖锋收,还是因为手腕左
右运动而产生
的。
 
 
 
这是褚遂良《阴符经》中的“命”字,你可以看到,一竖收笔的尖
锋偏向左面。
 
 
 
这是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字竖笔的收尾,方法是一样的。
 
4.4 三面换收尾:一来一回
 
刚才所说的右左右,只有一个半来回,前面起笔和行笔右左是一
来一回,后面收笔这个右,没有反方向的左,我们知道,笔心要一来
一回才会直,少了一个动作,笔心还是弯的,那怎么办?
 
 
 
我在24 课讲横笔收尾时,讲过这个问题。你只要加多一个反方向
的动作,那就形成了两个来回。对横笔
来说,就是左右左右。对
竖笔来说右左右最后一个动作是右,加多一
个左,那就是右左右
左,笔心就可以收直了。
 
看起来多用了一个面,但这三面换收尾,有它的好处。
 
收笔一来一回,古人称之为“顿笔”。这是“九用”的一种。
 
《玉堂禁经》说:“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我来一句一句给大家解释。
 
第一句话:“一曰顿笔”。要注意,现在很多书说“顿”是“重按”,
这是错的,在“九用”中,往下按是“蹲”不是“顿”。“蹲”是压弯
中轴,而“顿”是收笔动作。
 
《说文解字》说:“顿,下首也”,就是叩头。古人跪在地上,头
一下一上,这就是“顿”。顿笔也是这样,往下又往上,称这为“顿”,
真是很有道理。
 
第二句话定义:“摧锋骤衄是也”。你看,这句话包括两个动作:
一是“摧锋”,就是推锋向前,“摧”就是推;二是“骤衄”,迅速扭
锋转向后。衄锋我们已经知道是扭动中轴,改换方向。这一推一衄,
一下一上,就达到收笔之目的。有人想,这不是现在流行的术语叫“回
锋”吗?是,但晋唐没有“回锋”这个术语,晋唐用的是“顿笔”。
 
第三句话举例:“则努法下脚用之”。“努法”就是竖笔的一种,
永字八法中的一竖就是努。竖笔写到下脚,一推一回,就收笔了。其
实不止于竖笔,你写一横到尾,一去一回收锋,都是“顿笔”。《玉堂
禁经》只是举竖笔为一个例子。
 
我这个课程已经26 堂,现在讲到哪里了?我希望各位心中有数:
现在讲书法第一个要素“用笔”。“用笔”包括执和用锋。“五执笔”
已经讲过了,“九用”讲了六个。包括今天讲的顿笔。很快“九用”
都会讲完,你就知道王羲之系统的用笔了。这些内容,请大家不要忘
记!
 
现在我把今天讲的一竖收笔,作一个示范。
 
第一种,尖锋线,下笔用尖锋顶住纸,趯锋行笔,手在左面,写
完了手向右,就是收笔。
 
第二个侧锋,你可以两面换起笔,用9—8,9—8 挫笔下去,手
向右收笔,加一个3 号位抢。
 
第三种是尖锋到尾,9—8—9。向右拉,这尖锋在右面。
 
第四种,动作是一样的,中线是直线,9—8,手向右,直线走,
尖锋在左面。
 
第五种顿笔,一来一回。9—8—9—1,一号面,回过去就收住了。
 
本节要点:
 
竖的收笔:圆尾、断尾、尖尾
竖的行笔手向左,收笔就要向右
所谓顿笔,就是一下一上,一推一衄
 
要点解读:
 
思考题:
一竖收笔尖锋到尾,我举了尖锋在右和尖锋在左,如果要尖锋在
中,应该怎样写?
如果顿笔动作很小,会出现怎样结果?这是尾巴是圆尾,还是是
断尾或者尖尾?

第27 课笔记:撇的写法
 
1.撇的中线
 
横竖怎样写,我已经讲过了。今天开始讲撇捺。
 
第一,撇的中线。
 
1.1 什么是撇
 
横竖是平和直两个方向的线条,撇捺是斜线。一撇是从3 号位写
到7 号位。凡是这一方向的行笔,结果都是撇,这个方向特别容易引
起偏锋。为什么呢?
 
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手执笔。手腕不够左,走7 号位就会偏锋。7
号位中锋行笔,手腕要特别偏左才可以。这大幅度的反手,姿势不大
舒服。因为不舒服,所以就会本能地缩短反手的距离,先写一段右,
慢慢回到左。这样一来,撇就包括两个动作,先右后左,成为一根曲
线。于是,撇就有两种了。
 
两种撇,都是从3 号位开始写向7 号位。一种是直的,行笔的时
候手腕向左,一左到底。只有一个动作,书法中称之为啄。另一种是
曲的,行笔中要扭动手腕一次,先右后左,两个动作,这一种撇书法
中称之为掠。
 
1.2 掠
 
大多数的人,心中的一撇,都是掠,就是曲线。因为掠有两个动作,
所以通常
都比较长,有些人称它为长撇。不过,长
撇不是书法的专
用名称。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天”字,你看这一掠,犹如弯月,
度很漂亮。
 
要注意,我现在讲撇的中线,只是行笔部分。它还有一个起笔,
一个收笔,这等下再讲。

 
 
这是《兰亭序》“大”字,掠笔和刚才一样。是换手腕写出来的
弧线。此外,
另有一个明显的起笔,一个锋利的收笔。
 
1.3 啄
 
啄的用处也很多,有些人把它叫做短撇、平撇。我建议大家用
书法术语,啄。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永”字,右上角那一笔就是啄。
 
 
 
王羲之《丧乱贴》“之”的啄,跟刚才那个“永”字的啄,是同一个类型。
 
 
 
有时候,一啄很细很瘦,但粗细并不影响它的归类。这是《阴符
经》的“之”字,这
一啄是用一分笔
写的。
 
 
 
文征明写的“公”字,啄笔很挺拔,“蟠”,虫字古写起手有一啄。
 
 
 
“丘”字,起手第一笔,也是啄。行笔中间没有换手腕。
 
2.撇的起笔
 
第二,讲讲撇的起笔。前面讲横竖的时候,我已经把主要起笔归
纳为五种:露锋一面锋起笔、露锋两面换起笔、露锋三面换起笔、藏
锋一圈起笔、藏锋两圈起笔。
 
2.1 一面锋起笔
 
一面锋起笔就是看得见一个尖,起笔中线和行笔中线之间无须扭
手腕。这是最简单的起笔。

 
 
王羲之偶然也有一面锋起笔,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能”字,
起手一撇就是
用一面锋的。
 
 
 
这个“外”字第一撇也是一面锋。

2.2 两面换起笔
 
两面锋起笔,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面不同。要扭动一次手腕来调
整中轴。两面锋起笔,可以从左起,也可以从右起,它会影响到
行笔时手腕在
左还是在右。
 
 
 
右起笔,行笔手腕在左,近于写一竖。左起笔,行笔手腕在右,近于写英
文的S。

 
 
这一撇是两面换,右起笔。这也是右起笔的两面换。
 
 
 
2.3 露锋三面换起笔

 
 
露锋三面换起笔,有竖起笔和横起笔之分。横起笔的头,有点像一个
天鹅的样子。王羲
之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起笔。
 


这个“今”字,是三面换竖起笔。
 


这个
“谢”字,是三面换横起笔。

 
你看是不是有点像天鹅头的影
子?
 
我们临贴的时候,要看清楚他是用什么方法起笔的。
 


这个《兰亭序》中的“九”字。一撇,这不是两面换,是三面换,是
天鹅头。
 
 
 
“随”字中间这一撇的起笔,也是三面换天鹅头。
 
 
 
2.4 藏锋起笔
 
藏锋起笔,前面讲过了,是反向起笔,绕一圈把尖锋痕迹抹掉。转圈
顺时针,反时针
都可以。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故”字这一撇,就是藏锋起笔。
 
2.5 藏锋两圈起笔
 


藏锋两圈起笔,其实是用了四个
面。这里是右左上下,写了两个圈。
 
 
 
看这个王羲之《兰亭序》“和”字,起手第一笔,究竟是一撇还是一
横?这短短的一横,
其实是一个放大的起笔。也就是右左上下两圈起
笔法。
 


这是智永写的“秋”字,第一撇两圈
起,他稍微露了一点尖锋。像这
样的形状,
我建议都归入蚕并没有。
 
3.撇的收笔
 
第三,撇的收笔。我们已经知道,线条的尾巴通常有三种:断尾,
是用挫
笔的结果,圆尾可以用顿笔写出来,还
有一种尖尾,把尖
锋拉到线条的最后。
这个动作叫什么呢?这是揭笔。
 


你看,智永这一撇是断尾,用挫笔写的。《真草千字文》“磐”。
这是圆尾,可以用顿笔写出来。王羲之《丧乱贴》
 
 
 
这是尖尾,但有点问题,你看这个“矣”字的一撇。尾巴虽然是尖的,
但是笔锋有点
散了。王羲之《兰亭序》

 

这个“左”字的一撇,尾巴也是这样。
 
在行草书中,为了提高速度,有时候用侧锋直接拖出这个尾巴。
这是侧锋写的,不是尖
锋写的。
 
 
我们知道,行笔时因为中轴弯曲,尖锋总是落在后面。当写到一
根线尾巴的时候,整个笔锋往上而离开纸面。
结果收尾实际上是
侧锋滑过。尖锋没有写到尾部,造成尾巴松散。
 
如果要用尖锋写出尾部,就要用到揭笔这个动作了。
 
《玉堂禁经》说:“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
如鸟爪形。”也是三句话,我来给大家解释。
 
第一句话:“九曰提笔”。这里讲到的“揭”,是指揭腕。古代书
法论著中经常提到“揭”,都是指手腕动作。
 
《玉堂禁经》有六次提到“揭”。在:“结裹法”这一章中,又讲
了“揭腕”这个术语的意思:“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
“入”等字是也。
 
跟“九用"比较,都是指写撇捺的收笔动作。而且有“左揭腕”
和“右揭腕”之分。再举个例子,传为元人所著《书法三昧》这样说:
“左为左揭腕,右为右揭腕,皆不可无力。”
 
所谓左右揭腕,讲得浅折点,就是翻手掌。左揭腕就是掌心向左,
右揭腕就是掌心向右。
 
第二句话定义:“侧锋平发”。请大家注意,这里“侧锋”和“平
发”是两个动作,不是“以侧锋平发”,这样变成只有一个动作了。
唐人讲的“侧锋”,是把笔锋倾侧过来,这个“侧”是动词,倾侧笔
锋就是扭动手腕。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原来的中线,你看行笔时笔心
是弯曲的,6 号侧面在纸上,如果这样结束,就是断笔。当你倾侧笔
锋,将笔心扭向新的9 号方向,这一下原来的6 号侧面就离开了纸面,
断笔不会出现了。然后你把尖锋沿着新的9 号方向中线拉到尾,“平
发”收笔,这样线条尾巴就会十分尖利。
 
第三句话举例:“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人”、“天”两个字的脚,就是撇和捺的脚。“鸟爪形”,形容尖利。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有一个“菜”字,很多人不理解这最后两笔
撇捺的写法。以前
是看不清楚,现在放大了也不容易理解。这
两笔就是用揭笔写的,只不过写得明显了一点。但给我们看清
楚了他手腕的摇动的方向。
 


王羲之《兰亭序》中,写尖尾时有时用侧锋,有时用尖锋。这个
“不”字的一撇,就是尖锋尾巴。
 


这是《兰亭序》中的“今”字,看清楚了,这一撇行笔
是7 号位,收笔
是4 号位。他是换了方
向的,而且是尖锋到尾。这就是用了揭笔的结果。
 
 
 
王羲之《得示贴》的“故”字有一个短撇,看有点像一竖,问题是为什
么尾巴
左边似乎缺了一块?其实就是揭笔时,笔
锋向右倾侧的结果。
 
 
 
揭笔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横的收笔。如果你想收出一个尖利的尾
巴,就可以用揭笔这个
技法。

 
两面锋:尖锋到尾。
 
 
 
上一堂课讲到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位”字,收9 号位,一竖补
了一个尖
尾巴,所谓尖锋到尾,其实就是揭笔收尾。
 
今天,讲了揭笔,“九”还剩两个。已经讲过的这七个用法,希望大
家多加练
习。
 
撇的起笔,跟一竖是差不多的。一面锋起笔。两面换起笔,三面
换竖起笔,三面换横起笔,藏锋倒起笔,两圈起笔,右左前后。这样
几(6)种。
 
今天另外一个练习,就是揭笔。你可以选择简单的两面换起笔,
拉下来,写完的时候毛笔侧,然后用尖锋出。这样呢,这尾巴就比较
实。而你侧的方向呢,是可以控制的。
 
比如说,两面换拉下来,你侧,然后拉,那么这个尖到了右面。
你也可以平出,两面换拉下来,侧,然后平出。那么你可以看到,这
个尖锋的方向,都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练习。
 
本节要点:
 
竖撇分两种:啄走直线,掠走曲线。
撇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各种写法。
揭笔是改变中线、尖锋收尾的方法。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揭笔”和“衄锋”都要扭动中轴,那么这二者有什么不同?
试写啄或掠,分别用侧锋和尖锋收尾,比较二者的不同。


第28 课笔记:捺的写法
 
1.捺的中线
 
横竖撇捺是书法四大线条。横竖撇都讲过了,今天讲捺的写法。
 
第一,讲讲捺的中线。捺的中线跟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生活在
建初年间,建初是汉章帝的年号,从公元76 年用到84 年。汉章帝本
人对书法也很感兴趣,我在今后还会讲到。
 
这个人叫王次仲,多种古籍都提到他,王次仲做了什么事呢?据
卫恒《四体书势》说:“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上谷是地名,那里有
个王次仲,他创造了楷法。
 
什么是楷法呢?唐朝张怀瓘《书断》引北朝王愔的话说:“王愔
去:(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
八分,言有模楷。”这一段话详细多了,王次仲之前的隶书,四四方
方,没有波势,他用草书的方法,给隶字加了波势。

 
 
第在第一课就讲到,秦以前用古文字,篆字多圆转的线条,书写
起来速度慢,后来改为隶字,把圆转的线条变为直线,你看这个
“木”字,跟篆字想比较,就可以知道撇捺来之于篆字的弧线。
早的撇捺,就是这样直挺挺的线条。
 


到西汉时期,隶书中还可以见到这样直线捺。这是新莽时期的《莱
子候刻石》。天凤三年(也就是公元16 年)刻于山东。
 
我们来看它的几个字,这是“人”字。石头有些破损,但可以看到一捺
基本上是直的。
 


“支”字和“使”字,一捺也是直的。
 
 
 
“建”字和“后”字,捺笔中线还是直的。
 
什么是捺
 
早期隶字中的捺,是从1 号位开始走向9 号位的斜线。往往是笔直
地行笔,无须动
手腕。
 
 
 
再举一个例子,东汉明帝时期的《开通褒斜道刻石》,永平九年
(公元66 年),比《莱
子候刻石》晚五十年。这是“级”字,可以
看到一捺也很直。
 
 
 
这是“道”字,注意一捺的收笔弯曲了一下。不过这是刻在凹凸不平的
山崖上,未必是作者有
意的动作。
 
 
 
这个“以”字的一捺,用了弧线。说明当时有些人写字,不管是有意还
是无意,开始运用手腕。
 
 
 
所以,同样是从1号位走向9 号位,有直线运动,也有弧线运动。
写弧线要动手腕,手腕运动是左、右。只要手腕运动,你看这个直线
的“木”字,就变成了右面这个“木”,撇捺带有弧形。当然就比较好看了。
 
从公元16 年《莱子候刻石》,直线较多,到公元66 年《开通褒
斜刻石》,弧线产生,可以看到当时书写的习惯。要注意,这些都是
写字,用腕不用腕只是个人习惯。
 
1.1 波

 
 
王次仲不满意这种情况,他要把用腕作为有意识的动作,也就是
说,王次仲要在写字中加入艺术成分。他的创作之一,就是把长笔画
变成“波势”。注意,我这里只讲行笔中线,没有包括起笔和收笔。
“波势”通常用来写最长的一横或者一捺。你看《莱子候刻石》的“三”
字,直线为多,而后来的《曹全碑》“三”字,形状就大不相同了。最
长的一横,出现显著的波势。好像波浪翻滚,
一高一低。
 
 
 
捺笔也开始使用波势。如《礼品碑》、《西狭颂》,捺笔的波势都
非常明显。
 
卫恒《四体书势》还说:“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
能者。”也就是说,王次仲的楷法,影
响很大。在八九十年间,流布
全国,产生了
很多好手。
 
你看,后来真书、行书中写一捺,还是使用波势。这是王羲之《兰
亭序》,你可以
看到这一捺的中线,就是一个波浪形。
 
 
 
唐代褚遂良《阴符经》中的“人”字,捺笔也是用波势写的。

 
 
横笔的长画,也往往用波形来完成。你看明代文征明《游虎丘诗》
的“一”字,就
是两个来回,上下两次。
 
 
 
一般来讲,两个来回的波势也就可以了,“寺”字的长磺,也是两个
来回。
 


现在市面上文征明《游虎丘诗》这本贴有两种,左
边这一个“年”字,
是苏州
博物馆所藏文征明的真迹。右边这一本,你看“年”字
中间的
长画,手腕动得不大
好。这上作假的人,功夫还相差很远。
买字帖
的时候可要小心,不要买错一本。
 
 
 
我在21 课中讲到“点画振动”,曾举米芾《多景楼》“泛”字为例。米芾
人称“米癫”,容易激动。这最后一捺的波势,他狠狠地来回了几下。
不过波
浪太多,只是表现心情激动,未必好看。
 
 
 
1.2 磔zhé
 
捺有平捺,有斜捺。大家都知道,在书法中,捺笔收尾往往粗重,
这称为叫磔。俗称“雁尾”,就是好像大雁的尾巴。

 
 
大约晚唐到北宋时的《永字八法详说》,记录了一个笔诀:“笔诀
云:始入笔,紧筑而微抑,”“筑”是笔锋直下,“抑”就是
下压,“便下
徐行,势足而后磔之。”慢慢行笔写波势,看差不多了,
就要加上
“磔”。从这句话知道,当时“磔”就是写波势的最后动作。

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有一句话:“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写一波,从头到尾上下三折。而收尾必定要“磔”
一下。

 
 
在王次仲时代,这个雁尾加在波势上,会有什么结果呢?你一望而知,
这就产生了我们现在的捺笔。
 
 
 
从隶书过度到真书,一横的雁尾逐渐消失了。但一捺还经常保留着
“磔”。后来张旭的永字八法中,把斜捺直接称为“磔”。
 
简言之
 
王次仲不是创造一种字体,只是美化书体。
所谓波势的本质,就是运动手腕。
有波的笔画收笔为磔,后来永字八法中称斜捺为磔。
 
2.捺的起笔
 
现在你知道了,常用起笔就是我反复讲的五种。

2.1 一面锋起笔
 
最简单一面锋起笔,露锋。



好像《兰亭序》中的这个人,这一捺,中线是一直线,一面锋起
笔,一面锋行笔。顺便讲讲,收尾看起来也是在这个直线上。那
么收尾是不是就不
要动手腕了呢?不是,收尾要收尖,还是
要用
上一堂课讲的揭笔。
 
 
 
这个“夫”字,也是露锋一面起。
 
2.2 两面换起笔
 
第二个两面换起笔,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面不同,要扭动一次手
腕来调整中轴。上次讲过,两面换起笔有横起和竖起两种。

 
 
王羲之这个“人”字,捺笔就是两面换横向起笔。这种起笔用得非常
广泛,遂良《阴符经》中的“道”字,最后一捺,竖向两面换起笔。
 
 
 
王羲之这个“及”字,有点像横起笔。其实起笔时手腕在工,不是
右。所以应该属于竖起笔。
 
 
 

2.3 三面换起笔
 
第三,露锋三面换起笔,同样有竖起笔和横起笔之分。
 


《阴符经》中这个“反”字,最后一捺看不大清楚,
原由纸张有
点损伤,我把它
去掉背景,放大,现在可以
看清楚了,是横向
三面换起
笔。
 
 
 
传为张即之写的“收”字,是竖向三面换起笔。
 
 
 
这个“送”字,也是竖向三面换起笔。
 
2.4 藏锋起笔
 
第四,藏锋起笔。是反向入纸,绕一个圈把尖锋的痕迹抹掉。转
圈顺时针、反时针都可以。
 



传为张即之写的“更”字,他用的毛笔有点秃,这一捺的起笔,是转
圈的,藏锋。
 
2.5 藏锋两圈起笔
 
藏锋两圈起笔,通常用在平捺上。四个面,左右上下,跟隶书一
横的蚕头写法完全一样。

 
 
张即之《杜甫诗》中的“趋”字,最后一捺就是蚕头两圈。
 
 
 
“追”字,走之旁一捺,也是蚕头藏锋起笔。
 
 
 
一捺双称“波磔”,我们今天要解决“波”,下一次我们解决“磔”。
 
这个波,可以先从横笔开始,先写一个波峰的,就是一上一下。
这是一个波峰。然后可以写两个波峰,一上一下,一上一下,这是两
个波,但是你写的时候,不要这么平均,你可以前面写得长一点,后
面写得短一点。前面的长一点,后面的短一点。
 
那么像文征明那个“一”字,就是用这样的波写出来的。
 
那么来试一下,起笔,一上一下,再一下,再一下,收笔。这样
用波形写出横笔。
 
那么横笔有了以后,你写平捺,实际上是一样的,平捺有两个波
势的话,就是一上一下。再一上,再一下。这就是平捺。
 

第二个练习是斜线,斜线你可以沿着九号位写下来,这个是没有
波形的,比较简单有波形的,就是左右,一个波形。如果你把它加粗
一点,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捺了。一左一右。
 
最后怎么收,这是下一堂课。现在这个不是正式的收。两个波形
的,一左一右,一左一右,你把它处理,也是长短不一样。一左一右,
一左一右。实际上这已经是捺了。
 
到下一堂课讲了怎么收笔,这个捺就出来了。请大家多加练习。
 
本节要点:
 
王次仲对隶字笔画的改造。
捺的中线:波和磔。
捺的常用起笔法。
 
要点解读:
 
思考题:
古称捺笔为“波磔”,这名词的意义,在张旭前后有什么不同?
除了我讲的五种常用起笔法,你是否见过其他的起笔方法?

第29 课笔记:捺的写法2
 
3 捺的收笔
 
第三,捺的收笔。收笔有各种各样的收法,大家知道大致有三种;
断尾是用挫笔的结果;圆尾可以用顿笔写出来;尖尾使用揭笔。一捺
的收笔,基本上也是如此。
 
3.1 断尾:挫笔收尾
 
第一种,断尾。挫笔是侧锋快速平推,这显然很适合行草书。因
为尖锋不到尾,离开纸面可以加一个衄锋回抢。
 
 
 
挫笔收尾并不罕见。王羲之《兰亭序》用挫笔收尾相当多。好像这个“舍”
字的一样,就是一个例子。

 
 
“合”字也是。你可以看到捺笔的中线是有波势的。从头到尾,一波三折
很完
整,但最后没有磔。所以挫笔收尾,是有
波无磔。
 
 
 
智永《真草千字文》里也有很多是用挫笔收尾的。这个“声”字,
它的一捺的收尾,就
是挫笔。
 
3.2 圆尾顿笔收尾
 
第二,圆尾,如果用尖锋写一捺,线条尾巴自然是圆的。在较早
期的隶书如《石门颂》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捺笔。
 

但尖锋线太细,真书中很少有用尖锋写捺的。就算是宋徽宗的瘦
金书,一捺也不是用尖锋写的。所以我下面讨论的都是侧锋线的捺。
 


捺笔收圆尾并不多见,圆尾用顿笔收,
笔锋一去一回,好像这个传
为张即之《杜甫
诗》“贤”字就是一例。他的捺笔是圆尾,用
顿笔收。
 
 
 
有时把平捺当一横来写,如王羲之这个“之”字,捺笔收尾线条变得粗
壮,这不是下压笔锋造成的,而是衄
锋回走,其实是当
横笔来写了。
 


这个“足”字的最后一捺,也是用顿笔收的。一推
一回的动作很明显。
 
 
 
有些斜线捺笔所处的位置,不适合出锋写磔,如这个“女”字起手一
折,是撇
和捺的组合,这
捺就是不出锋的,习惯上都用圆尾。
 
3.3 偏锋横扫
 


第三,讲讲尖尾巴。尖尾的写法有好几种,最差是偏锋横扫,你
看这一捺的中线,是6-9-6。第一次扭动中轴6 换9,这是比较容易
的。但第二次9 换6,这在书法中是个难点。往往换得不到位,没
有真正
取得6 号方向。就急着出锋,一出锋
就是偏锋横扫。结果第
三折的下面就
是犬牙交错。
 
 
 
如这个“合”字的捺笔收尾,就是偏锋横扫。临写的时候,没办法
把它写
得一模一样。
 
 
 
这个“趋”字的平捺收尾稍微好一点。这位作者的捺笔,经常是偏锋横
扫。成为
他个人的用笔特点,也可以作为我们鉴定
上的根据。
 
写大字,讲气势,有时忽略细节,写小字讲精雅,偏锋横扫就不行了。
 
3.4 尖尾:揭笔
 
第四,用揭笔写尖尾。偏锋就是行笔时左右不对称,不平均。往
往是心急,笔锋没放好就开始行笔了。古人说“锋不正不行”,笔锋
位置不正,就不要行笔。怎样可以把笔锋放正呢?你可以用我们讲过
的揭笔。
 
揭笔是“侧锋平发”,两个动作。在前一堂课讲揭笔时,我制作
了这个写横线的动画。笔锋先走6 号方向,然后倾侧笔锋,扭向9 号
方向。现在我把中线画出来,看起来就比较清楚。开始是在6 号线上
行笔,倾侧以后要看一看。有没有取得9 号线的左右平衡,这就是“平”
的意思。如果放正了位置,那沿着9 号线出锋就会很顺利。
 
我时候,我们会把捺当作横笔写,然后以揭笔收。王羲之《丧乱
贴》中的“追”字,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回过头来,讲斜捺,道理也一样。这一捺中线是6-9-6,换笔心
两次,手腕是右左右。后面这一次9 换6,手腕从左向右倾侧,改
变中线。这时要看看6号线上你有没有取得左右平衡。如果有,
可以顺利出锋了。
 
新的方向未必一定是向右,也有向左、向中。各种可能都有。关
键就是手腕倾侧,离开旧的中线到新的方向。
 
通常是向右倾侧6 号位最为常见。

 
 
红颜色这一段表示倾侧,然后取6 号中线平发。揭笔倾侧这个动
作很短,但用力要
大。务求一下子把中轴改换方向。
 
 
 
如果一下子9换6 换不过来,可以把6 号位这一段红线部分拉长。只要
中轴向6 号方向,笔锋就
会跟着走。这就是“笔心为帅”的作
用。
 
 
 
有些捺笔下方会出现一个缺口。在颜真卿早期作品《多宝塔碑》
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最后做揭笔时,倾侧方向是向
上。如这一捺倾侧,红
线向3 号位。这一下把最后6 号位的中线
高了。平发出锋后,尖角也向上调整了。结
果下面看起来好像
有缺口。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这都是提高出锋中线的
结果。
 
 
 
如果行笔时手腕在右,揭笔时倾侧笔锋就是手腕向左。这就变成
了往下侧,如王羲之这个“殊”字一捺就
是这样。
 
 
 
至于“平发”,未必是直线。“平”只是中线左右两边平衡,中线也可以
是弧线。
褚遂良《阴符经》中的捺笔,出锋处特别
厚实。你看“道”
字一捺收尾,上面成为
一个圆弧形。这就是他的“平发”,是沿
着弧
线出锋的。
 
3.5 尖尾;按揭
 
第五,用按揭收尾,这比单用揭笔收尾进了一步。因为用揭笔收
尾,它只能用在比较细的捺笔上。你看这两个捺笔,左面这一捺很细,
右面很肥很粗。这表示什么呢?如果用同一枝毛笔写右面这个捺,笔
锋一定铺得很开,成为扁平的形状,
 
 
捺笔一波三折,第三折往往很短,要把铺得很开的笔锋,在这么
短的距离内收尖,当然难度很大,单用揭笔对于这种情况往往还是收
不好。那怎么办?解决的方法就是再加收锋的动作。
 
《玉堂禁经》介绍一个收锋动作叫“按锋”,他说:“八曰按锋,
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第一句话:“八曰按锋”。这句话关键是“按”,“按”是什么意思
呢?《说文解字·手部》说:“按,下也”。往下就是按。但《说文解
字·印部》又说“抑者,按也”。按就是“抑”。
 
那“抑”又是什么意思呢?“抑”字来之于“印”字。把“印”
字反过来写,就是中间这个字,这就是“抑”。《说文解字》说:“抑,
按也,从反印,抑,俗从手。”原来我们现在写的“抑”,是一个俗字。
从“抑”最早的古字,我们知道本义是反转。你想,打印章,当然首
先要把印章反转过来。所以讲到“按”,重点不是“往下”,而在“反
转”。
 
唐朝人写“抑”是提手旁加一个“印”字,这已经是后来的字了。
手拿着印章,看上去已经没有反转的意思了。后来更糟糕,把“印”
字中间一横也省掉了。变成了现在的民间俗字“抑”,原来反转的意
思完全看不出了。
 

“按”和“揭”是相对的术语,手腕向右,看起来是向上了,这
是“揭”,手腕反转向左,看起来是向下了,这就是“按”。
 
前一堂课讲到“左右揭腕”,用来写“令、人、入”等字,“人”
字的一撇和一捺收笔,正好相反。一个是左揭腕,一个是右揭腕。所
以在书写动作中,按揭不是指上下提按,而是左右翻手掌。
 
简言之
 
要注意,单说“揭”,指左揭腕,只有一个动作。而“揭笔”有
两个动作,“侧锋”和“平发”。
 
单说“按”,指右揭腕,没有说往下压,在“九用”中,下压是
蹲,不是按。
 
《玉堂禁经》第二句话定义:“囊锋虚阔”。笔锋“虚阔”,就是
铺得太开,不紧密。这时候的笔锋,往往是扁平状的。“囊”的本义
是口袋,现在背包还称叫“背囊”,“囊”当动词用的时候,就是装东
西。现在还有一个词“囊括”。“囊锋虚阔”的意思,就是把铺开的笔
锋收起来。
 
我用手来做一个演示。当毛笔成为扁平形状,你只要一右一左,
毛笔就聚尖了。所以,当你写一捺,不管它铺得怎么开,你只要向右
揭腕做“按”的动作,然后就揭笔动作,就可以顺利地收锋了。
 
第三句话举例:“章草磔法用之”。章草最权威就是《急就章》,这里
举皇象写的
“夏”字为例。你看一磔,它的中线是9-3,这个3 要
出得好,
关键在写
9 的时候,手腕下来要向左,到最后翻手掌做按的动作,来聚
集笔锋。
然后揭笔侧锋,向3 号位平发就可以了。
 
颜真卿晚年的捺笔,看起来有两个尖角。其实左边第一个尖是反转手
腕按锋,按锋后还拖了
一下,务求收出尖锋。然后
揭笔出右面第二个尖。
 
 
 
不要忘记,颜真卿是张旭的大弟子,他的笔法是张旭直接传下来的。
在谱系表上,颜真卿是
王羲之第十二代传人。今天讲了按锋,“九用”
只剩一个了。我们正
在走近终点,大家努力。
 
今天那个捺的收笔,重点是按、揭。先来“揭”的意思,是这样
的,6-9,侧,平出。这就是揭笔。但这个平出,它是用侧锋出的。
如果你要尖锋出,你还要加一个揭腕。那么我们把它加粗一些。6-9,
侧。好,侧锋平出。
 
那么,按是什么意思呢?按的意思,是6-9 下来,假如这个地方
笔铺得很开的话,你手先向左,然后再向右,再平出。有这么一个过
程,这个一左一右,就把那个很扁的锋给它聚拢了。好,我们加粗点。
6-9,铺开,铺开、铺开、铺开,先向左,再向右,好,重新按一下。
拉出,这就是加了“按”的。
 
本节要点:
 
捺笔收尾的各种方法。
揭笔:用于捺笔收尾的方法和局限。
按锋:可以收回扁锋。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按”在九用中称为“按锋”,为什么“揭”不叫“揭锋”,叫“揭
笔”?
对付铺得很开的扁锋,想一想还有什么好方法?

 第30 课笔记:笔画的连接
1.点画连接
前面讲的都是单一点画国,如果两个点画连接起来应该怎么写的
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我们已经讲了横竖撇捺四大笔画,如果你一直跟着课程练习,现
在可以写出不少字了。横竖组成的字,有“一二三十”等等,撇捺组
成的字,最简单,最常见就人“人”和“入”两个字。横竖撇捺一起
组成的字,如“大丈天夫”等等。写这些字,最好找一些字帖来研究,
选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王羲之谱系表上代表性的书法家写的。如王
羲之、智永、褚遂良,他们的笔法前后有继承性。第二是墨迹本,不
是黑底白字的拓本。第三,如果有放大本,当然更好,看起来更清楚。
 
看贴要注意怎样起笔,怎样收笔。横竖是平直两个方向的线条,
但你也不能真的写得又平又直。你看这个三
字最后一横,其实
就是画波势。秘诀
就是要动手腕。
 
《阴符经》中
的上字,只有三
笔,但每笔怎样
起笔,怎样收笔,要看得很清楚。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士”字,和
褚遂良《阴符经》的“上”字,同样只有三笔,但他们的用笔是不同
的。
 
“工”字,中间一竖改成了斜线撇。避
免横竖平直的线条太多,这种手法可以留心。
 
“臣”字,注意笔
顺和现在的写法不同。
 
“川”字用了三个竖笔。
 
撇捺是斜线,这是《阴符经》中的“人”
字,左右对比非常强烈,从一分开始,
写足三分收笔,注意,捺笔收尾用了按
锋和揭笔。
相比之下,智永《真草千字文》是
小字,跟《阴符经》大字不同,小字的动作
比较少。
 
你看《阴符
经》中的“入”
字,用笔动作多,非常漂亮。注意,一撇一
捺都是两个波形,看清楚了才下笔。
 
《阴符经》中这个“大”字,一捺出
锋用揭笔,所以尖尾向下,和智永的大字
一捺相比,收毛的方法是不同的。
 
《阴符经》的作者用笔粗细变化大,对比
强烈,有骨有肉。
 
而有些作品,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任”
字,用笔比较笑意,初学者难度不大。
 
“本”字,也是横竖
撇捺基本线条组成的,
 
不过上面一笔一笔写
的,还不算书法,书法要
讲笔势,点画之间彼此有呼应。你看王羲之写
的《平安贴》中的“十”字,一横和一竖之间,
有很明显的带笔,给我们看清楚大圈是怎样组
成的。
 
简言之
一笔写完,从空中飞过去联系第二笔,称为“飞度”。
飞度是虚笔,可写出来,也可以不写出来,一个笔势中的飞度,
是大圈的一部分。
 
飞度也可以联系两个笔势,你看《阴符经》
的这个“天”字,上面两横是一个笔势,下面
撇捺是第二个笔势。飞度把两个笔势联系起来。
这些,我们后面讲
大圈的时候,还要
详细地解释。

但这个“又”字,看起来是横撇捺三笔。但横和撇两笔是连在一
起的,有一个连接点。这就不是飞度了。这个关节点应该怎么写呢?
要做什么动作呢?
 
书法中,两个笔画的连接,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你看这个王羲之
《兰亭序》中的“将”字,左右有两个钩。右
面这个钩。比较简单,这一竖是圆弧形,这一
钩只是圆弧形的收笔。一笔下来就可以连竖连
钩都写出来了。但左面这一个问题就来了,这
个钩跟一竖属于两个笔画。是两个笔画连接在
一起,独立的钩书法中称为趯。这个趯怎么连
到上一笔呢?
2 踆锋
“九用”中有解决笔画连接的技法,这就是踆锋。
“踆”这个字,有时候写为“足”字旁一个“存”字(??)。其
实本字应该是踆。
我这里讲个小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想杀大臣赵盾。放出不獒犬追
咬赵盾。赵盾的车右勇士叫祁弥明。迎头上来给獒犬一脚,把这大狗
踏死了。
《公羊传·宣公六年》记载:“祁弥明逆而踆之,绝其颔。”“颔”
这里指狗的下巴,祁弥明一脚把獒犬的下巴都踏断了。
“踆”就是往下踏,因为这个字发音是“音存”。后来有人改写
为足字旁加一个存字,这种现象在汉字中很多。有关的考证这里不详
细讲了,我建议大家用本字“踆”。为了保持原本的原貌,原来的用
字我不变。
240
《玉堂禁经》第五,踆锋。这样说:“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
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是也。”最后这个“横钩乛”,发
音[yǐ],等于乙。我来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五曰踆锋”,刚才已经讲过了。
第二句,定义:“驻笔下衄是也。”“驻笔”,就是小小的一个停顿,
好像乐曲中的休止符。
清代蒋骥《续书法论》说:“运笔时,而意有所顾,因用迟涩出
之者,为驻。”意思是运笔时停一停,想一想,出笔慢了一下,这就
是驻。“驻”了以后,继之而来的动作就是“下衄”。往下做一个扭笔
心的动作,等于加一个下踏的动作。这个“下衄”,不是写什么笔画,
只是引导你去下一笔的起笔位置。
第三句话,举例:“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是也。”
以前在第十七课中我讲过,“趯”有两个读音:一指尖锋行笔,读“跃”,
趯锋。另外一个指分笔独立写的钩,读[tì]。这里说,你要写一个趯,
你就要先做踆的动作。好像写刀’、‘乛’中间的钩,踆锋是不可少
的。
《玉堂禁经》讲永字八法的时候,也讲过踆锋的作用:趯须踆其
锋,还加了一个批注:得势而出。这样一来,
我们就知道了,踆锋是取势的。在没有取得势
之前,不要踢出。
写趯,等于一踢,你来想想踢球的动作,
当你起脚时,必定是先向后再向前的。这向后
的动作,就是一个取势的动作。

3.踆锋写法
第三,踆锋写法。你看,这
是一个竖,挫笔收尾,这是一个
钩,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呢?重
要的是看它们的中线。
 
竖笔的中线很简单,两面换
起笔,一直拉下来,一钩的中线,注意也需要起笔的。根据书法口诀
“欲左先右”,应该是反方向起笔。但这两笔现在拉不上,如果我们
在一竖行笔后往下衄锋。那就等于
加了一个圈,这一下就很地无缝接
轨了。
 
这个往下衄锋,就是踆锋动作。
褚遂良《阴符经》中这个“有”
字的趯,就是挫笔后加踆锋,然后
趯出。
 
颜真卿《告身贴》这个“方”
字,你可
以看到下面一趯是
三个部份的连接。首
先一弯下来。然后踆
锋向下扭,看起来好
像一个人的脚跟,最
后踢出。
 
下衄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这个“将”字,竖笔下来,是转了一个
小圈,然后写趯。
 
242
横钩‘乛’的写法也一样,我们来看它们的中线。横笔的中线两面
换起笔,从左到右,然后踆锋,写那一个脚跟,最后接上这个趯。
 
 
王羲之《兰亭序》“察”
字这一笔,你可以看见它
有一个脚跟,这就是用踆锋写出来的。
 
这是《阴符经》“定”字。凡是有这脚跟
的,都是踆锋的结果。
这个课程现在讲到哪里了?用笔包括执
笔和用锋。王羲之系统最核心的五执笔和九
用,今天都讲完了。下一堂课,我做一次九
用小结,深入讨论九用的本质。
踆锋练习。踆锋它是连接两个笔画的动
作,所以你要有两个笔画。我们练习,一个
是一竖加一钩,另一个是一横加一钩。我们
还是先写中线,一竖,右—左,这时候你手
在左边,驻锋时候,你手可以稍微右一点点,
这样比较舒服点。好踆锋,往下扭,这样加了一个脚后跟。然后是一
右一左,这样就写完了一个趯。
好,我加粗点,现在是连续写。两面换起笔,右—左。驻锋,踆
锋,一右,一左,这样就写完了,写完一趯。
一横,它的道理一样的。两面换起笔,驻锋,踆锋,一右,一左,
加粗一点,两面换起笔。拉过来,驻锋,踆锋,一右,一左,这就写
完了今天的练习,谢谢大家。
243
本节要点:
踆,有些字书上说就是蹲,又有些说就是踢,为什么不可能?
飞度是不是可以归入踆锋?你认为二者分开好,还是合并好?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按”在九用中称为“按锋”,为什么“揭”不叫“揭锋”,叫“揭
笔”?
对付铺得很开的扁锋,想一想还有什么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