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前明月光”的深度解读

 悦读院 2016-05-31

熊艾尔下午放学后,参加了学校的足球课,回到家吃完饭洗完澡已经晚上八点多了,爸爸妈妈晚上有饭局出门,叮嘱他让他和妹妹熊妹儿自己把作业写好,才能上床睡觉。

熊艾尔拿出语文书来,开始背李白的《静夜思》,没一会儿就眼皮打架,昏昏沉沉地趴在一摞书上睡着了。他睡得很香甜,梦见了自己在下午的足球训练中连中三元,开心的不得了。他打呼噜后流出的口水,已经打湿了一本叫《诗词客栈》的书,然而他并不知道。

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书中翻开的内页里,有一位古代秀才一样的插图,熊艾尔的口水打湿了秀才的衣服,并开始慢慢朝秀才的脸上浸润过去。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书上插图里的秀才仿佛复活了,他十分厌恶地看着胸前衣服上湿漉漉的口水,大叫一声,从书中走了出来!

熊艾尔突然被惊醒,然后揉揉眼睛,突然看见屋里多了一个人,穿着秀才般的衣服,觉得很熟悉的同时,又很奇怪。

他不禁问:“你是谁啊?你从哪里来的?”

秀才一脸厌恶的神情:“我是谁?你还好意思问啊?我要再不出来,就会被你的口水淹死了!”

熊艾尔眼睛一亮:“原来你是《诗词客栈》里的那个秀才,哈哈!你居然可以变成活的!这怎么可能?”不过他随即眼睛黯淡“哎,古诗真没什么好玩的!这些诗我三岁时候就会了!真无聊!”

秀才看了看熊艾尔穿的衣物和环顾了一下屋内的陈设,喃喃自语:“现在是2016年,看来我得换一套现代的装扮了!”金光一闪,他全身丝绸般的秀才衣服突然变成了立领的深灰色唐装,随着帽子的消失,他的长发突然变成了现代的短发,眼睛上也多了一副黑框眼镜。

熊艾尔大叫:“哇塞!好神奇地说!你还有什么牛掰的技能啊?那岂不是我以后全班无敌了!!”

秀才没理他,对他说“你刚才说古诗没什么学的?此言缪 [miù]矣!缪之千里矣!!”

熊艾尔痛苦的抱头,大叫一声:“大叔,求你不要说古文成不?你饶了我把!”


秀才没有看他,而是直接走到书桌前,指着课本上的《静夜思》问:“我且问你,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太白先生当初为何要写这首诗?”

“这还不简单吗?我三岁时候就知道了!哈哈,你撞枪口上了!且听我一一道来,这首诗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吧?!李白用很简单文字描写了他的思念故乡的心情。尤其是通过他在床前看到地上的月光,抬头望见天上的月亮,不禁低头思念起家乡来了。通过这样的对比,把思乡的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秀才一脸不屑说:“你说的都是现代书本上的说法,实际上并非如此!”

首先呢,这首诗里的床,并不是你看到的,和你现在睡觉的那种床!唐朝的时候,是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床的,那时候的人多数是直接睡在室内陆面席子上的,类似现代的日本榻榻米。少部分家里条件好的才有床。从汉代以后,床实际上是一种坐具,有栏杆和床围,它的功能不仅可以供睡眠用,用餐和交谈都在床上进行。在唐朝,还有一种比床低,比地面高一点点的寝具更为普遍,叫榻,那是一种比地面高一点点的一个平面,没有栏杆和围子。

唐代是一个由坐榻、坐席、低案等矮足家具,向桌子、椅子等高足家具过渡的时代。前期还是以榻、床、案等低矮家具为主,那种现在司空见惯的长腿靠背椅子,基本上你是在当时看不到的。后期接近五代十国的时候,带靠背的椅子和高腿桌子,才算在全社会普及了,但即使到那时,甚至到两宋明清,供人盘腿坐的也没有绝迹,还在社会各个阶层里广泛地使用着。


有关唐代之前“床”的形制和定义

 

古代字画里,那时可以看到这种随时可以搬在室外乘凉小睡的榻

 

这里诗中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流传到现在,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是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第二种这个床是“窗”的通假字,也就是说,“床前”就是“窗前”。

第三种就是我刚才说的唐朝时候的那种坐卧都可以的“床”,但是它还是和现在意义的床是不一样的。

第四种也有人认为是“胡床”,唐朝时期和国外交流十分便利,国外的胡床,当时也称作“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明代的名贵木材黄花梨交椅,由于采用了硬木不易磨损,才能流传至今。唐代的交椅形制和这个略有不同,但是结构是类似的。

 

还有呢,现在你们看到这首诗是明朝《唐诗三百首》里的版本,也就是目前你在语文课本里看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个出自《唐诗三百首》,为明代版本,也是到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

其实还有另一版本为宋代版本,记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个流传并不广。这两种版本中,目前来看有两个字的出入。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是在明代之前,因此宋代的这个版本,应该更接近李白的原著。我们现在看到的明代的版本,经过清代的改动以后才得来的,反而比原来的更加朗朗上口。比如“明月光”,要比“看月光”更好,因为“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也就不会错当成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

最后,李白当初之所以写这首诗,是因为他本身是唐代的剑南道绵州人,就是现在的四川绵阳市东部一带。他25岁前一直在四川生活,其后去四处游历。26岁的时候他到了扬州,秋天的时候在扬州生了一场病。古代时候交通很不发达,从四川绵阳到江苏扬州,现在坐飞机都需要两个多小时,古时候乘船、步行或者坐马车,至少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现在的人是难以想象路途上要花几个月的时间,风尘仆仆地赶路的那个滋味的。因此李白在异地他乡水土不服,生了一场病,过了中秋后的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时候,扬州当地也已是深秋季节。李白虽然病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远隔千里之外,思念家乡的心情难以抑制,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所以啊!你看上去很简单的一首唐诗,其实背后有很多故事!一首诗流传到今天,仔细想想,那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心态,以及往往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熊艾尔听的非常仔细,不禁说道:“原来这里面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


秀才说:“今天先说到这里吧!以后你只要对着《诗词客栈》大喊一声老师,我就会出来的,不过要看我老人家的心情的!哈哈!”金光闪过,秀才回到书里不见了。

 

 

明天预告:唐代是中国大诗人辈出的时代,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那时唐代的版图有多大?唐代的语言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李白在唐代会被哥们儿怎么称呼呢?

 

转发有惊喜,关注有动力,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耐撕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