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把自己太当老师,学生才喜爱

 江山携手 2016-06-01

[转载]别把自己太当老师,学生才喜爱向着太阳奔跑,身后留下坚实的足迹……

[转载]别把自己太当老师,学生才喜爱

作者:秋日私语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致意思是:教师受到尊敬,然后学问才能受尊敬,学问受尊敬,才能使人重视学习。确实不错,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墨守成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权威不可侵犯,不注重平等教育,以各种形式在学生面前施展自己的权威伎俩,还谈何师道尊严呢。

    我们经常能够在古装电视剧中看见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是胜过父母的,老师的吩咐不论对错,作为学生只有遵从的份,老师俨然就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在过去的年代里,信息闭塞,经济滞后,文化只是被少数人垄断,权威自然就云汇雨成,不可侵犯了。可如今的社会,哪个老师还能得到昔日的权利与威望。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新型的教育模式,也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愉悦感、成就感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学生也不会产生恐惧心理,更不会带来过度的焦虑,反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一个学生喜欢一门科目往往是因为喜欢这门科目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实际上很多教师难以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师生之间矛盾重重,仿佛相见分外眼红的仇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为了学生能学好知识,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戴上“紧箍咒”,动辄对学生进行训斥或打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有些个性强、脾气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故意跟老师对着干,甚至以捉弄老师为乐。老师们觉得委屈,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他们怎么就不领情。其实恨并不能让铁变成钢,教师只有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放下高高在上的包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学生领这份情。

    新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更富有激情与智慧,更善于走近学生的心灵。

    一、倾听与理解

    心理学家指出:在学校没有好学生、坏学生,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质的孩子。我们要发掘学生身上的希望和潜质,就得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哪怕是异想天开的念头。理解的前提是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想法。如果教师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长此以往将导致师生关系敌对起来。若教师视自己为学生,就不会用成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完全可以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所教的科目。

    二、民主与尊重

    学生是有感情、有性格、有智慧、有人格的人,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只知道责备学生,却没有想办法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真正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帮助,你的指责次数多了,只会让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如果教师能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多一点与学生的交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温和的指导,给犯错误的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宽容与赏识

    师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仅仅是知识储备的差别,在年龄、情感、阅历、能力上都横亘着一道“篱笆”。教师通过换位思考,以学生的心态来看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之间才不会剑拔弩张,才能和谐融洽的相处。老师应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试图让学生全盘接受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价值观,其结果并不能如自己所愿的。当学生有意见甚至有错误时,教师要给他们发言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只有清楚了解学生的需求,把话讲到学生的心里,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等到学生情感上的回应。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温暖的阳光,不管是什么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赞赏与肯定。

    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尊师重道,好像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教师自己却经常忘了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而不是越俎代庖的替他们决定。我们的教育应是平等和谐的,师生之间彼此互相尊重。现代社会的教师如果不识时务,不及时转变思想,仍然去构建课堂“惟我独尊“的精神境界的话,教师只有频受打击的份。我们要用自己的理解、尊重、宽容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平台,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沟通之桥。让他们感到学校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可以让他们的生命自由展现,个性自由张扬。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灵性,走向智慧,走向胜利的彼岸。

    最后再奉劝大家一句:教师在学生面前别太把自己的权威当回事了,教师的尊严绝不是靠教师的权威来维护的,而是靠尊重理解,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不把自己太当回事,放下架子来,这样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

    虽忠言逆耳,然百战百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