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美而死

 轻风的起点 2016-06-04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在黑夜里相遇,

我们隔着房间交谈

——艾米莉·狄金森



往期推荐,点击可阅读  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丨森林美文

投稿、荐稿可留言或发邮件:2479791180@QQ.COM



我为美而死


文/艾米莉·狄金森



译本一


 (余光中 译) 


 我为美死去,但是还不曾 
安息在我的墓里, 
又有个为真理而死去的人 
来躺在我的隔壁。 
   
他悄悄地问我为何以身殉? 
“为了美”,我说。 
“而我为真理,两者不分家; 
我们是兄弟两个。” 
   
于是象亲戚在夜间相遇, 
我们便隔墙谈天, 
直到青苔爬到了唇际, 
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译本二


(青裳 译 )

   
我为美死去,却还不曾 
在墓中安息, 
又来一位为真理而死的人 
栖身我的隔壁。 
   
他悄言问我何以逝去 
“为了美。”我回答。 
“而我为真理。真与美是一体; 
我们是兄弟。” 
   
就这样,像亲人在夜里相遇 
我们隔墙倾谈 
直到苍苔爬至我们的唇际 
掩没掉,我们的名字。 



译文三

 (马永波 译) 


我为美而死,但是 
几乎还没有适应坟墓, 
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 
就躺在了隔壁的房间。 
   
他轻声地问我为什么失败? 
“为了美。”我回答。 
“而我为了真理,它们本是一体; 
我们,是兄弟。” 
   
于是,像亲人,在黑夜里相遇, 
我们隔着房间交谈, 
直到苔藓蔓上我们的唇际, 
掩盖了我们的名字。 


   
译文四


 (周建新 译 ) 


我为美而死---但才刚刚 
对坟墓习惯 
为真理而死的一位,就被安葬 
在隔壁房间--- 
   
他轻声问我“为何而死”? 
“为了美”,我回答——
“我——为了真理——他们同一——
我俩,是兄弟”,他说——
   
因此,像亲人,在夜里相见--- 
我们隔着房间,互诉衷情--- 
直至青苔漫上唇边—— 
掩没——我们的姓名——
 


译文五


(曹明伦  译)


我为美而死——但当我刚被
安顿进坟墓
一个为真而献身的人,就被
葬进毗邻的墓地——
 

他轻声问我:“你为何丧生?”
我回答说:“为美”
“我为真一一真和美本是一体”——
他说:“我们是兄弟”
 

于是,我们像兄弟在黑夜相逢——
隔着坟墓悄声低语——
直到苔藓封住我们的嘴唇——
遮掩了墓碑上——我们的名字——



 I died for Beauty -- but was scarce 
  Adjusted in the Tomb 
  When One who died for Truth, was lain 
  In an adjoining Room -- 
   
  He questioned softly 'Why I failed'? 
  'For Beauty', I replied -- 
  'And I -- for Truth -- Themself are One -- 
  We Brethren, are', He said -- 
   
  And so, as Kinsmen, met a Night -- 
  We talked between the Rooms -- 
  Until the Moss had reached our lips -- 
  And covered up -- our names --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1830–1886),美国女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除年轻时有一次远距旅行外,她一生都隐居乡间,几乎不出家门。她20岁开始写诗,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共写诗近2000首,但生前只发表过7首。

狄金森去世后,她的亲友把她的遗诗整理为三卷本的《狄金森诗选》于1890年付梓。195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狄金森诗集》,世人从此开始认识这位美国最有独创性的伟大诗人,开始认识她的艺术天才。1984年,在纽约市圣约翰教堂新建的“美国诗人之角”,狄金森的名字与惠特曼和爱伦·坡的名字一道,被最先刻上了纪念石碑。


--森林读书会﹣﹣

编辑丨小森林

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森林读书会
为认真的读者而生
微信号:slduh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