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经络使用手册

 oqoq 2016-06-04

第七章 人体手太阳小肠经专科医院

浮萍少泽任东西 前谷渊源绕后溪

腕骨又通阳谷涧 交流小海欲倾堤

少泽穴:主治乳腺炎、旧伤发作、流鼻血 

前谷穴:主治产妇乳汁少

后溪穴:主治肩背酸痛,坐骨神经痛

腕骨穴:补益小肠

阳谷穴:主治手腕酸痛

小海穴:主治手臂疼痛 小肠经

7.1 小肠经专科医院对人体有什么帮助

小肠经里运行的太阳寒水之气能促进体内能量的储藏。如果有些病症总是在下午1点到3点发作或加重,要找小肠经求治。

下午1点到3点,身体不舒服要找小肠经求治

“我一到下午1点就胸闷得厉害,过了3点就好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吃完午饭后,一到1点左右就开始心慌。”

“我每天下午1点到3点就耳热,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几个网友在博客上问我的问题。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些病症看上去各不相同,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下午1点到3点之间发作或加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其实,您的身体在这段时间里的不舒服大多和小肠经里的寒水之气失调有关系。因为每天下午1点到3点的时候,这条经络里的寒气最活跃,它在体内四处乱跑,就像大海涨潮时汹涌的波涛拍打海岸一样。所以,如果您的身体在这段时间有什么不舒服,那一定是小肠经出了问题。

既然知道这个时间段出现的症状跟小肠经有关,那么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病情发作时,您就挨个检查小肠经上有没有按着酸痛的穴位,有的话就多加按摩,把痛点揉开、揉散,直到不痛了为止。

另外,这个时候您一定要少吃含太阳寒水之气太多的东西(各种生冷食品),比如冷饮、梨、凉拌菜等。

下午1点到3点是使用小肠经的黄金时间。小肠经专科医院对人体有什么帮助

小肠经专科医院对人体有什么帮助呢?凡是您小肠、心、胸、咽喉的病症,某些热性病症,神经方面病症和头、颈、眼、耳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小肠经都治。

为什么小肠经能有这些作用

小肠经里散发的是像严冬时那样冷冽的气息。保证小肠经的气息顺畅,就能把您从外部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体内潜藏起来,并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提供能量。

我们体内的小肠经中运行的是一种叫太阳寒水的气息。

什么是太阳寒水之气呢?

请您想象一下寒冬腊月的情景吧: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严冬的气息就是太阳寒水之气。

那么,这种寒冷的气息在人体里有什么作用呢?

在自然界中,寒冷的冬季来临时,万物都归于沉寂,为来年的生长积蓄力量。这就意味着寒气能够促进万物的能量潜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小肠经里运行的寒气也担负着同样的重任,它能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好好地潜藏在体内,为生命储备足够的能量以保证人体各方面需求。

所以,激发小肠经里寒气储蓄能量的功能,就能很好地养护小肠经所主管的人体小肠、心脏等重要脏腑。

7.2治老花眼、身体酸痛,用养老穴真不错

主治:老花眼,身体各处酸痛。

穴位:右侧养老穴

方法:1.按摩右侧的养老穴,每次100下,每天一次,治老花眼,美颜去皱。

2.麝香镇痛膏剪成块,和老鹳草一起粘在穴位上,连粘12小时后取下,隔一周敷一次,缓解身体酸痛。

把手背面向自己,您会看到手腕外侧有个凸起的小骨头。这个小骨头靠内、朝手臂的方向有个小的凹陷,那里就是养老穴。

7.2治老花眼、身体酸痛,用养老穴真不错
按摩养老穴,不再眼花。

养老穴具有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前面说过,手太阳小肠经里运行的是太阳寒水之气,小肠经上的养老穴就是负责这条经络里的寒气在人体的释放和储藏。糖尿病,中医传统上称之为消渴症,这是由于很多得这种病的人都容易饥饿和口渴而得名,其实,它的发病往往是火气太旺的缘故。

火气太旺,血糖偏高,当然要去服一些滋阴降火的中药,如玉竹、黄芩、生地、天花粉、知母之类的来治疗。我推荐给您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养老穴。

通过按摩来刺激养老穴,就能积极调动您自身经络里储藏的寒气来消火。一般情况下,在吃药的同时,通过按摩养老穴来辅助治疗,控制血糖的效果就会很明显。

治疗眼花:养老穴其实还是一个替天行医,代人尽孝的穴位。它能够治疗目视不明,也就是能够缓解中老年朋友眼花的速度。其实不仅仅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青少年的眼睛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养老穴进行治疗。

治疗身体任何一处的酸痛:还有,老年朋友对各种痛苦的耐受能力比较差,任何一处的酸痛都能够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波动,此时,养老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治疗肩膀、胳膊肘、手腕乃至整条手臂,以及腰和肩膀上的疼痛。

除了按摩的方法,还可以买一些麝香镇痛膏,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买一些老鹳草,粘在镇痛膏上,对着穴位敷下去,可以很快缓解痛症。
美颜去皱:上了年纪的朋友可以将这个穴位作为一个长期、有效的养老保健穴位,年轻的朋友则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美颜去皱的穴位,每天按一按,活力四射。

7.3要想小肠安,独选腕骨穴

功效:补益小肠

穴位:腕骨穴

药物:人参片

方法:1.将两小片人参捣软,分别贴在两侧腕骨穴上,外用医用胶布固定。贴12小时后取下,隔12小时再贴新的。

2.按摩两侧腕骨穴,每次100下,每天一次。

腕骨穴

要想给小肠补足能量,您就得先向小肠经输送足够的营养物质。小肠经上有一个专门补益小肠的金牌穴位——腕骨穴。

腕骨穴是补益小肠的重要关口。

腕骨穴在手掌靠近小手指那一侧,与手臂连接的凹陷处。它是小肠经的原穴,也是小肠经的源动力所在,负责管理它所在的经络及对应的脏腑。所以,您按揉或用药物来激发小肠经的原穴——腕骨穴,以此来补益小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所有的药物中,人参片与小肠经的原穴最合拍,因为参气是补益小肠经的良药。

7.4急性乳腺炎、旧伤发作疼痛的经典穴位——少泽穴

主治:急性乳腺炎,旧伤发作。

穴位:少泽穴,心俞穴膈俞穴

方法:1.医用的三棱针、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或家用的缝衣针消毒后在少泽穴放血,治急性乳腺炎。

2.旧伤发作后,把伤湿止痛膏剪成小块贴在穴位上。

少泽穴在小手指指甲远离无名指的那一侧,距离指甲根部0.1寸。

少泽穴

治急性乳腺炎:少泽穴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经典穴位。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一般表现为乳房肿胀,按压患处有痛感,表面皮肤红热,伴有发热等症状,情况严重时患处还会容易溃破。

很多哺乳期的妈妈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中医对它自古便有成熟的治疗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少泽穴放血。

少泽穴是急性乳腺炎的克星。

在少泽穴放血的具体步骤:

1.给选中的针具消毒

如果针具本身是未拆封且一次性使用的,您可以免除这消毒的步骤;否则,您就要把使用的针具放在普通75%的医用酒精里浸泡5分钟。没有酒精,您也可以把针具的尖部放在火上烧红。

2.揉捏少泽穴

揉捏一侧的少泽穴,直到把穴位处的皮肤搓红,目的是让该穴位处充血,以方便放血。

3.在少泽穴处消毒

您可以直接用普通75%的医用酒精给揉红了的少泽穴处消毒,也可以先用碘酒涂擦,然后再涂酒精脱碘。当然,如果情况急迫,一时却找不到消毒用的碘酒或酒精,那您可以省略这一步。

4.用消毒后的针具对着少泽穴扎下

通常一扎下便会有血珠冒出来,您可以用消毒棉球擦去血珠,然后按压穴位止血。一般情况下,只要放一滴黄豆那么大的血珠出来即可。

治旧伤发作:如果您的胳膊和肩膀受过伤,而且一到阴雨天就会隐隐作痛,尤其是在小肠经循行的地方痛得厉害,那就需要好好利用少泽穴。您去药店里买一些伤湿止痛膏,剪成小块贴在少泽穴上。

除了放血疗法,还可以按常规方法用手指点掐少泽穴,效果也非常不错。

我在临床中发现的保养小肠经的最好方式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指指甲,以指肚压住少泽穴,然后向外弹拔。这样的动作能最快激发小肠经是里的精华之气。

指肚压住少泽穴,然后向外弹拔。这样的动作能最快激发小肠经是里的精华之气。
7.5肩背又酸又痛,后溪一穴解除

主治:肩背酸痛

穴位后溪穴

方法:双手握成拳头,让两侧后溪穴相对,对敲100下,每天坚持,治肩背酸痛。

后溪穴的位置非常好找。微微握拳时,你会看到手掌上有一条横纹直接到达手掌与手背的交界处,这条横纹的尽头便是后溪穴了。
后溪穴对治疗肩背酸痛有特效,它也是针灸医生从古用到今,百发百中、万无一失的穴位。如果您不会针灸也没关系,用本节前面告诉您的两个方法来使用后溪穴,效果也非常好。

后溪穴是治疗肩背酸痛的特效穴位。

一般每次持续敲上100下,您就会感到肩背的酸痛有所缓解。坚持此法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消除。

对于长期坐在办公室工作的朋友,我建议您每天要在后溪穴上敲50~100次以上,对缓解肩背酸痛特别见效。

您可能会觉得奇怪,后溪穴是手上的穴位,怎么能治疗肩背酸痛呢?

其实,肩背酸痛是因为久坐导致身体里的各种气息运行不畅,使肩背部的离火过多引起的。而小肠经里运行的是太阳寒水之气,按揉后溪穴能够把小肠经的寒气更多地激发到肩背部,恰好能消除过多的离火,火气消了,您的肩背就会如同有一股清凉之气流过,酸痛的症状也会消失不见。

7.6身体透支,请用支正穴来补

穴位:支正穴

药物:白参片,肉苁蓉。

方法及疗效1:每天按摩支正穴或把白参片捣碎贴在穴位上,治虚劳引起的各种生理不适和情绪病。

方法及疗效2:肉苁蓉打碎,用医用胶布贴在穴位上,早上贴,晚饭后取下,坚持一个月,治疲倦引起的腹泻。

方法及疗效3:按摩支正穴,治虚劳引起的便秘。

支正穴在哪里呢?

胳膊肘撑在桌子上,小臂竖起来。在阳谷穴和胳膊肘里侧的连线上,以腕横纹为基准,向肘部量五寸,这里就是支正穴了。

现在,很多辛勤工作的年轻白领和积劳成疾的中老年朋友很容易精神疲惫,气色不好,黑眼圈严重,失眠,女性还有痛经、月经不规律等很多生理期问题。他们都是因为过度使用自己的身体,才导致身体出现了毛病,而上述这些生理问题往往容易引起情绪失常。

容易引起情绪失常。

支正穴

身体虚劳找支正帮忙。

支正穴,恰是一个专治虚劳的“灵丹”。

用贴敷或者常规的按揉、敲打穴位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发挥支正穴治虚劳的功用。除此之外,支正穴还有以下功能:

治心悸、情绪失常:支正穴和神门穴合作,可以治疗有心悸症状的虚劳。如果长期的压力使得情绪容易失常,单独按摩支正穴也好。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买一些白参片,用医用胶布贴支正穴。您只要注意每天早上贴上,晚上吃完饭取下即可。

治便秘:另外对于虚劳引起的便秘,按摩5分钟就会有效果,坚持一周就会得到很好的维护了。

治腹泻:如果您觉得身体疲倦,腹泻不止,可以选取肉苁蓉,把它打碎之后,用医用胶布贴在穴位上,同样是每天早上贴上,晚上吃完饭取下。

7.7耳鸣,听宫一用就灵

主治:火旺导致的耳鸣

穴位听宫穴

方法:每天按摩听宫穴,哪边耳鸣按摩哪边。每天1次,每次100下,力度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宜。

听宫穴在耳屏前方,位于下颌骨的后缘。这个穴位很好找,您张大嘴巴,拿手指在耳屏前沿摸摸看,是不是有一个明显凹陷的地方呢?这里就是听宫穴了。

听宫

听宫穴让您耳根清静。

古人取这个穴名的时候是很有讲究的。听宫的“宫”字,通常是指宫殿,如中国历史上的皇宫等等。这些宫殿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而小肠经上的这个穴位被命名为听宫,也表明了它在维持人的听力方面的重要性。

听宫穴治疗火旺导致的耳中轰鸣,效果很好。

在中医里,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耳,足少阳胆经入耳,手太阳小肠经路过耳……耳朵这个部位可以说相当于人体四省通衢的地方,多条经络及脏腑之气都在这里交汇。

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的气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让耳朵正常地工作。但是,如果有某种诱因把这个平衡状态打破了,那么耳朵上的毛病也就来了。

像耳鸣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足少阳胆经中进入耳朵里的离火之气太多了,那么寒气来了,消火自不待言。所以,您要是有耳朵方面的毛病,就要求助于运行太阳寒水之气的小肠经,而每天按摩此经上的宫殿级穴位——听宫穴100下,利用自身的大药来调理,不失为一种最好的选择。

7.8除了治上火、手脚冰凉,前谷穴还管催奶

主治:咽喉上火、肿痛,眼睛红肿,手脚发凉。

穴位:前谷穴

药物:吴茱萸,大黄,乌头尖。

前谷穴

方法:1.吴茱萸、大黄和乌头尖加水调和,外敷在前谷穴,治五官上火,耳鸣。

2.打成粉的吴茱萸用食用醋调成糊,敷于穴位上,催奶。

3.雪莲花揉碎或人参打碎后敷于前谷穴,治手脚冰凉。

我们小指和手掌相接的关节,靠向小指一面,就是前谷穴。

前谷穴是小肠经荥穴。它的五行属性上有着水的特点。所以,前谷穴有着润泽身体的作用,同时它还能降火气。

前谷穴能让你的手脚暖起来。

治五官上火、一阵阵的耳鸣:在小肠经经过的地方,最容易上火的是哪里?当然是咽喉,咽喉要是上了火,不仅是疼痛,有的时候说话和吃饭都成问题。

您的五官也是最容易上火的地方。爱上火的人往往一个不小心眼睛上就长红疙瘩,耳朵肿。这时,前谷穴就可以大显身手,调水过去给熄熄火。

很多朋友有耳鸣,有的是一阵一阵地响,有的是耳鸣时间很长。前谷穴尤其能够解决一阵一阵的耳鸣。

另外,一些人一旦上火就会头痛,这个时侯也是前谷穴发挥作用的时候。

对付以上的上火之症,有一个通用的方法。您可以去药店里买一些吴茱萸、大黄和乌头尖,按同比例配好磨成粉,然后取适量药粉加湿水调成黄豆粒大的小饼敷在前谷穴上。每天午饭前敷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来。

催奶:另外,具有润泽功能的前谷穴,还适合奶水不足的妈妈们使用。怎么做呢?去药店买一些吴茱萸,磨成粉,加食醋调成糊状,把药糊抹在纱布上,敷住穴位即可。坚持一周左右,就会看到效果。

治手脚发冷:如果经常手脚发冷的朋友,可以选择前谷穴搭配肺经尺泽穴、小肠经的小海穴支沟穴脾经三阴交穴肝经曲泉穴行间穴肾经照海穴太溪穴胃经内庭穴,缓解手脚冰冷的情况。

取一小瓣雪莲花敷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好,每天尽可能长的时间贴,记得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换一次就行。或者去药店里买一些白参片,打碎后敷在穴位上。同样用胶布贴好,只要每天早上换一次就行了。

7.9小肠经路线图及功臣穴位

小肠经起于小指指甲旁的少泽穴,止于耳旁的听宫穴。它主要经过小肠和心这两个脏腑,主治与这两个脏腑有关的毛病以及小肠经经络循行经过地方的疾病。

从小肠经的运行线路图您可以看到,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手指指甲根部开始,沿手臂外后侧上行至背脊骨最高处,然后向前绕过脖子到达锁骨,再钻进体内,经过心和胃,直达小肠。

小肠经还有两条支脉。一条从锁骨上行至脖子和脸颊,到达外眼角,再弯入耳中。另一条支脉从脸颊分出,经过颧骨到达内眼角,和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手太阳小肠经里弥漫着寒冬的气息。

小肠经

本经一侧19穴(左右两侧共3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尺侧,11穴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末穴听宫。主治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神经方面病症和头、面、颈、眼、耳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少泽穴、前谷穴后溪穴腕骨穴阳谷穴养老穴支正穴小海穴肩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颧髎穴、听宫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