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有点灯人

 军奇10vk0h4qkt 2016-06-05

吴非,本名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中退休老师。吴非老师的作品既有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也处处透着敏锐的哲学思考;既有对孩子们、对教育事业的爱,也有对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从《致青年教师》到《不跪着教书》,再到《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的写作扎根于自己一生的教学实践,特殊的生活经历和长期的阅读和思考,使他对生活、对教育的理解比别人更加理性和深刻、启人深思,尤其是《不跪着教书》这部作品更是如此。

在我这些年的阅读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值得深思的现象:国内很多从中小学教师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教学专家们,他们大多数人既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同时也是阅读、写作相伴随,把阅读和写作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涯之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吴非老师就是这样,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始终阅读写作不辍,随时随地从教育的角度观察、反思,形成自己的一篇篇能够震撼人心灵的教育随笔。他的作品“有的记录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正是因为吴非老师有着这样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写作和反思,才有了他的一系列精美作品,才有了“不跪着教书”的呐喊。作为一位基层教师,如果满足于入职前所学,或者仅限于教科书参考书的阅读,实在是愚蠢的可怜。这样的做法,既不能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有所裨益,更不可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在自己的领域引领事业的发展。像吴非老师那样,坚守课堂,也要阅读写作相伴,才能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样才可以“不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意味着作为教师要善于、习惯于独立思考,“不会因为社会性的反智行为而丧失理性判断”。这让我想起最近全国发生的几起老师体罚学生和学生、家长殴打老师的“辱师”事件。每当发生某一有影响力的事件,我们教育界的许多人似乎失去了理智,一边倒地谴责和发泄,而不是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这很让人不安。如果教育者带着这种偏激的情绪或者想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其结果可想而知。新课改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中有一项是“理性判断”。但是,要想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教师就得有独立人格和职业精神。“不跪着教书”,其实是传递一种独立、理性的思想和精神,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

教育虽然和现实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但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朝向未来的,未来的社会取决于今天的教育。正因为这样,在国家层面上,才有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着眼于未来,我们希望学生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等等。然而,当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却考虑的太“现实”,过于功利了。以至于鲁洁教授批判说,“学校教育与社会其他方面共同酿造了当前的道德危机。问题并不只是学校德育不得力,不得法,而在于学校教育从整体上走错了方向,迷失了它的终极目标。”本真的教育,或者说教育的“应然”问题在上上下下的“现实”考虑中灰飞烟灭,或者气息微弱。吴非老师在《不跪着教书》再版序言中写道“教师屈从于落后的教育观,以世俗的意志来推卸职业责任,教育界奉行犬儒主义和市侩哲学,会导致社会失去进步的希望,功利庸俗的课堂,培养不出直立的人。”

《不跪着教书》虽然发表于多年前,但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品读。当越来越多的教师“不跪着教书”、有了基于“教育常识”的独立思考,教育才有希望。正如吴非老师所说:“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目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而吴非老师,就是点灯人。相信《不跪着教书》能给更多同行带来启发。

(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第6期,发表时有修改。原题“教育,要有点灯人——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作者简介:

白彦军,男,甘肃兰州某高中政治教师,微信号“兰州老白@百合”;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主编和参编教辅三部。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刊全文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