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太极拳需通医理

 宗放 2016-06-05


太极拳和中医是同源异枝,根源是一个,那就是道,但展现的功用不同。




文 | 任天元



从一个曾经的中医爱好者和连二脚猫都算不上的太极拳门外者来看,太极拳和中医是同源异枝,根源是一个,那就是道,但展现的功用不同。

先说中医,中医的基础就是道家,中医理论基础体系是在道家宗旨的基础上建立的,尤其是道家“道法自然”“清静无为”、“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等思想,直接成为中医的理论基础;道家学说称为“黄老之道”,而中医第一经典即为《黄帝内经》,中医被称为“岐黄之术”。医、道两家关系相当密切。道家不仅注重身体的调养以达到益寿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而且更重视心性的修炼和探索。道家既通过作息时令、饮食药饵,导引气功等方式修身,更通过静坐等方式在心性方面入手,最终达到明心见性。因此修道即是行医,不过医的是自己,以医己之术医人,即为医学。很多道家人物也是大医家,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都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医著。

再说太极拳,明代太极拳大家王宗岳曾为太极拳祖师张三丰的《太极拳论》作注,阐明其祖师创拳宗旨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可知,练太极拳的目的是健康长寿,而不仅作为一门武术技艺。可知中医与太极拳不仅根源同一,其功用也并无二异,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

所以说若不懂道家长养身心的奥秘,不知气血在人身的流变,不明精气神的转化,何堪为医,如何调养病人身心;而又何堪练拳,如何延年益寿。


中医因医治病人的需要,对身体的变化和调治有更细微的了解和对治,故练太极拳需粗通中医。中医的许多经典理论,与太极拳功夫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和太极拳的“开合、出入、升降、聚散”不就是一回事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云:“天之为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这不就是太极拳的“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么。心法上亦要一气呵成,这不正是生生不已的“恒”动吗?

王宗岳在其《太极拳释名》中云“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照此看来,太极拳的进,欲进未进之时,冬至之时,即肾气的初生,水中一点真阳,地黄是也;退,欲退当退之位,夏至之时,即心火的下潜,火中一点真阴,北五味也;顾,秋分之时,下降萧杀之刻,即肺气的肃降,麦冬也;盼、春分之时,翘首生发之意,即肝气生发,乌梅也;定,四维枢转中土安定,长夏之时,安养不动之意,及脾气斡旋,白术也。太极拳一招一式之间,即经一年四时,亦是人身一周。

因此,中医认为只有“动静适度,气血畅通”,方能“百病不生,尽其天年”,因此练习太极拳要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中医养生讲究“形神兼养”,同时注重身体养护和心理健康平衡,所以练习太极拳正如孙禄堂先生所训诲:“练太极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要做到形神兼备。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的健康要顺应自然节律,所以太极拳练习者在练拳时要心态自然、身法自然、呼吸自然并亲近自然。中医经络学认为经络是人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因而练拳时应注重内气的经络流转,才能“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中医养生强调精神内守、虚静恬淡,只有这样才能阴阳平衡,五脏平和,经络畅通,所以习拳者要调摄精神、心态平和。


总之,太极拳不在于拳,握手即是拳,拳有何异?太极拳在于太极,太极者,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练拳时是太极,不练拳时太极否?行住坐卧太极否?何况无极生太极,故而太极拳起势之前收势之后为何?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道归何处?

原文刊载于《武魂 · 太极》2015年12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