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探究在课堂上自由呼吸

 江山携手 2016-06-05

探究,是思维的行走,是智慧的漫溯,是生命潜能被激发的精彩绽放。

上完最后一篇课文,我宣布进入复习阶段。学生感觉恋恋不舍,我也觉得怅然若失,人同此心,我们都喜欢上课文,不喜欢做习题。那一篇篇可爱的课文,是学生对话世界观照内心的窗口;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是我不想遗忘的美好。

《在山的那边》——谎言原是织梦机

这个片段已在《来吧,让我们一起编一个爱与梦的童话》详细记录,因此不赘述。

链接:来吧,让我们一起编一个爱和梦的童话来吧,

    七年级新生学的第一篇课文是王家新的新诗《在山的那一边》。课堂上学生很陶醉,陶醉于诗人小时候伏在窗口痴想的纯真,陶醉于山那边海的诱惑,陶醉于课堂上肆意流淌的诗意。

课上到快完时,我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启发学生提问。

课堂立刻活泼起来……

    刘星烁的手固执地举着,直到我的眼光停留在她身上,她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诗人的妈妈骗了他,妈妈明明知道山那边不是海!”

    这个问题不是课文的重点,但真实,是学生生命体验的真实呈现。

    我不做回答,也没有要求其他学生解读,而是注视着刘星烁认真地反问:“那,你的妈妈骗过你没有?”

    “当然骗过啊,我哭闹的时候,妈妈就说只要我不闹就给我买糖吃,可后来却没有买。”

    我把目光转向全体同学饶有兴味地问:“刘星烁的妈妈用‘糖’骗孩子,诗人的妈妈用‘海’骗孩子,你们觉得谁的骗术更高明?”

    孩子们纷纷大叫:“当然是诗人的妈妈高明啦,刘星烁一看没有糖就不相信妈妈了,而诗人爬上一座山没有看到海以后还会继续爬山,他相信总有一天会看到海的。”

    “的确像大家说的那样,即使诗人长大后明白妈妈是骗他的,但我想,已经找到了自己那片海的诗人对妈妈除了感激和感动是不会责怪的。其实我们很多优秀的父母,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用一个梦想来骗孩子,比如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的父亲。”

    我于是给学生讲了莱特兄弟和他父亲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到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故事讲完了,莱特兄弟的故事让课堂安静得有点庄重,孩子们沉浸在父爱的浩瀚中。我轻轻地说:“用谎言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久而久之,这谎言就成了一个童话,一个我们一辈子都沉醉的爱的童话。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为你精心编过这样的童话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眉飞色舞。可以想见,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可爱可敬的父母都这样善意地诱惑过孩子们。就像我儿子,一直相信孙悟空是真实存在的——儿子表现特别好时,他就常常能在柜子里、床底下或门后面发现“孙悟空”送的礼物,而且还在某个显现的地方留着“孙悟空到此一游”的签名。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天放学回来,儿子在书架上发现一本书,欣喜若狂,大呼:“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他居然知道我喜欢看《一年级的小豆豆》!妈妈,他取经回来了吧,不然怎么又有空给我送礼物了呢。”

    学生们深有同感:“我爸妈也是这样骗我们的,骗了好久。”

    “那你们明白真相后会不会责怪父母呢?”

    “当然不会,为了得到礼物,我们表现可好了。爸爸妈妈骗我们是因为爱我们,我想以后我可能也会这样去骗我的孩子。”

    “是的,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仙,只有爸爸妈妈才永远是我们的庇护神。在我们攀登险峰时,在我们寻找大海时,无论我们摔得多痛,淋得多透,爸爸妈妈永远在我们身边张开翅膀庇佑着我们。所以,孩子们,请你们无条件地爱你们的父母,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还没有认识你就已经爱上了你的人!”

    课上完了,可是这首关于梦想的诗歌,这个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由爱衍生的童话,却久久萦绕在我和学生的心头。亲爱的爸妈们,亲爱的老师们,来吧,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编一个爱和梦的童话! 

《春》——质疑释疑共徘徊

《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学生认为这个“。”换成 “……”更好,因为春天万紫千红嘛,怎么可能只有三种颜色?我当即肯定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大作家朱自清也有可能有疏忽,不过你们课后可以探究一下,看看朱自清是否严谨。”探究,留点悬念让学生继续学习更好!

第二天一上课,学生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认为这里应该用句号,大家看,前面说了‘桃树,梨树、杏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是和这三种花对应的,三种花的颜色说完了,当然用句号了。”学生的探究,理由充分,结果明确,非常成功。我说:“陈烊文经过自主探究,认为‘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后面还是用句号好,老师经过推敲,认可陈烊文的看法,并且郑重申明,朱自清的确是个严谨的作家,以后你们可以多读他的作品。参与无错,质疑有理,大家可以考虑推选陈烊文当选本周的‘质疑之星”’!” 学生果然当选“质疑之星”。

于无疑处见出疑问,在释疑中提升思维的高度,质疑,是探究的双翼,质疑的翅膀多有力,探究就能飞多高!

《春》——快语道破真天机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历来为大家称道,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有什么妙处呢?”这是一个关于语言美感的探究题,我的问题刚问完,兰妮迫不及待地叫起来:“当然要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小草后面,因为小草还没有钻出来,怎么就知道是嫩嫩的,绿绿的呢!”

呵呵,这绝对是关于这个问题最新奇的答案,但谁能说,不是最符合科学道理和认知规律的呢?课堂活了,思维就灵了,思维就灵了,真理就明了。

《秋天》——只为荡舟不为鱼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老师,这个渔翁收起的到底是是什么?”

这个问题因为诗歌语言的朦胧性,历来众说纷纭。有质疑,正是一个探究的好材料。我顺水推舟把问题抛给学生:“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我觉得是乌桕叶,因为落叶飘在水面上,被渔网收起来了。”

“我觉得是青鳊鱼,因为那个鱼长得很像乌桕叶。”……

学生争论的间隙,我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钓胜于鱼》,心里很是向往这种诗意恬淡的心境。于是转了一下话题:“你们觉得收起的是青鳊鱼或者乌桕叶,重要吗?”

“不重要,因为秋天来了,鱼也不多了,渔翁可能就是去河上玩玩的,诗歌不是说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吗。”

“我也认为不重要,你看,诗歌说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如果渔翁觉得打鱼很重要,打到鱼后一定是匆匆回家去,哪里还轻轻摇桨呢。”……

“同学们都有一颗诗意敏感的心,我很欣赏这种生活态度,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即使是一个渔民,风里来雨里去,但是在这清冷朦胧的秋天早晨,也是可点燃一只烟轻摇着小桨荡舟江面任意东西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心里给诗意留个栖息的空间。”

后来,同办公室的老师说他们班的学生也提出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吵吵嚷嚷,她大喝一声,终止了讨论:“肯定打到了鱼啦,要不然他们早上吃什么!”

呜呼,平庸的老师对学生心灵的虐杀莫过于此!

《塞翁失马》——比较鉴别出真知

“老师,书上解释引弦是拉开弓弦,资料书上解释是拿起武器,这 ‘引’字到底解释成拉开呢还是拿起”

好家伙,还懂得比较鉴别了哦。我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借代嘛,但干嘛这么早告诉他们呢。

“好好看看书,看拉开的和拿起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热烈讨论。

“我知道了,打仗不一定只用弓弦,还要其他的武器,这里是用弓弦代替所有武器。所以呢,引,还是拉开的意思。”

“用弓弦代替所有武器,这种手法在古文里很常见,叫做借代。举例来说,我们说化干戈为玉帛,就是用干戈代替战争,用玉帛代替和平。”

真理不辨不明,探究不探不清,千万别急着说答案!

《皇帝的新装》——见微知著尔更行

课堂以探究各种人物的性格中可笑之处为主体展开。一个学生发言说:“群众是胆怯而可笑的,他说了一句话,一个小孩子说他什么也没有穿,他强调这话是一个小孩子说的,是为了撇清关系,即使别人听到了,他也可以推卸责任,反正不是我说的。而且,小孩子是叫起来,这个人却是小声说的,这些都说明这人的胆小如鼠,可笑之至!”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小孩子说的”这几个字蕴含了这么丰富的意蕴。但有什么关系呢,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老师再渊博,也是有限的,不如授孩子以探究之舟,让她们到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找真理吧。

《智子疑邻》——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们平常往往给寓言安上一个固定的寓意,实际上解读角度不同,寓意也是各异的。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寓言,就是尊重学生个体鲜活的生命体验。比如读《智子疑邻》,班长熊江波的理解就完全不同:“我读《智子疑邻》得到的启示是,和自己无关的事少说,因为不仅无益,还给自己带来怀疑猜忌等无谓的烦恼。”身为班长,管理班级,吃亏不讨好的事肯定不少。这多像我们的现实社会,做事的还不如不做事的,因为做事的可能出错,不做事的反而自在,是人性的劣根性催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文本的解读殊异。教师只有放手探究,尊重差异,才可以避免把学生的大脑变成教师思想的跑马场。

行文至此,我想起一个实验,把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放进氧气充沛的集气瓶,火柴立即剧烈燃烧起来。如果放进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火柴瞬间就熄灭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就像那根火柴,教师提供的是一个缺氧的传统课堂,探究能力就会如笼中困兽,在一点点的盲从和压抑丧尽了生命力。相反,教师创设的是一个富氧的生态课堂,探究就会如星火燎原,绽放成一片智慧的耀眼光斑!

老师们,你们的课堂能让探究自由呼吸吗?(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