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知老人身,谁懂老人心

  平凡的人 2016-06-06

在老人逐渐成为家庭标配的今天,家家户户几乎都面临着如何与老人交流的问题。无论是精神上的代沟,还是身体上的差异,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拍着胸脯说一句:我懂老人。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在步入黄昏的老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Q
&
A

Q: “老了不中用了”,说的是哪里不中用怎么个不中用

A: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耳朵听力下降,腰板不再直挺,眼睛看不清近处,手臂不能持重,甚至出现脚趾甲变形,味觉也变得迟钝。老化的症状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Q
&
A

Q老人从普通自理人群到接受介护到底是什么原因改变了他们

A:从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供的数据来看,老年人需要介护的一半原因源自“老年痴呆(认知症)”,“高龄造成的衰弱”,“关节疾患”,“摔倒?骨折”等老化现象。换言之,与其说是疾病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如说是因外伤或衰弱造成卧床,卧床加剧了运动机能的下降,活动范围缩小之后陷入需要介护的状态。


对老年人来说,因摔跤造成的骨折很容易成为卧床不起的导火索。即使运气好没有造成骨折,也会因此心有余悸,不少人在摔了跟头以后开始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结果造成腰腿的衰弱,增加了卧床不起的隐患。

 

抬腿能力下降

平衡能力下降

身体僵硬


这是造成老人摔倒的三大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活动大腿小腿臀部脚部等下半身肌肉,有两条灵活自如的腿就有了掌握平衡的能力。不仅如此,运动神经也变得活跃,发生“险情”时才会反应灵敏。



Q
&
A

Q老年人该如何锻炼

A:对老年人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掌握了重点,适时适当休息,为自己量身定制计划,就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适当体育运动。比如轻负荷,长久战。在锻炼之初,切忌急功近利,一切按部就班慢慢来。负荷不要过重,身体适应之后再一点点提高。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锻炼强度和次数,绝不贪多。适度休息与增加肌肉相辅相成,每周两三次的运动足以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无论是谁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但是即便是步入老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肌肉活性,维持并提高平衡能力。如果大家身边有认为自己“已经老了”而不锻炼身体的人,就试着跟他们一起锻炼一下怎么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