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开心TOM图书馆 2016-06-08

    高职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共识。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崇,但在具体实施中却是步履维艰,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一方不能主动配合。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考虑合作影响经济效益、近些年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中国整体工业化水平较低外,也与社会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理解和对学校模式高职教育不切实际的要求有关。

    什么是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与传统学徒制比较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一种。应该说现代学徒制不是新生事物,从世界上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建立起,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就已经产生。科学技术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工作理论水平要求提高,大规模现代化生产模式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速度要求提高,催生了职业教育学校。在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理论要求比较低、动手能力比较高的工业化早期和中期,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而随着世界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理论和综合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从而普遍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工作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标准明显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更为重要,而不是中职教育的动手能力。

    传统学徒制是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完全的干中学模式,学徒通过观察师傅的行动掌握工作的技术技能,并领悟工作技能的要领,师傅一般不进行专门的理论教育,“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培养徒弟的人数少,不同行业、不同的人接受培养的时间长短不同。而现代学徒制需要职业技能人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事职业工作,而不仅仅是观察师傅行为后的模仿。现代学徒制不是不需要师傅的指导、示范,但师傅要指导和示范的内容发生了改变,动手的部分减少,动脑的部分增加。而且师傅的来源不是唯一的企业,学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同样可作为师傅。

    但这里需要提出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即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环境下学校模式的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合作,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就能够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无缝对接?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器还是材?企业如果坚持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零距离,需要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担当的角色是什么?付出的成本有多少?企业能否承担?符合理论要求的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能否推行?是否我们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传统经验和模式还需要保留?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根本是两个问题,一是职业技能人才标准;二是企业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责任。现在多数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提出的职业能力标准是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各职业学校也是按照这种标准培养学生,但由于企业不愿意承担责任和责任承担的能力局限,能够达到这种标准的职业学校很少。即使有,也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综合能力和发展能力则不足,实际上还是没有达到毕业生应有的综合标准。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希望通过3年的培养,达到职业工作理论、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与企业需要的零距离是不可能的。我们既然不能实现最优,只能选择次优。但什么是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次优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次优?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管是施行订单模式还是现代学徒制,其根本是校企合作,既然是合作,那么双方就应该合理划分责任范畴,各取所长、各负其责。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推卸责任,单纯要求学校承担全部责任。学校的责任和优势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职业理论知识、基本职业技能的教育和高尚思想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与精神、关键能力等的培养。要求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不现实,学校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也不符合学校教育的特点。符合具体企业需求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责任应该属于企业。

    企业现在之所以抱着拿来就用的观念对职业院校提出要求,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不迫切。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推广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但“双元制”模式不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全部,据有关资料报道,其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比重只占43.7%。另外从我国校企合作比较成功的地区、学校、专业等看,企业由于对职业人才有较高的或特殊的要求才逼迫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而在目前,在我国多数企业由于产业升级、经营困难等裁减现有职工的情况下,不可能主动参与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国家着急、学校着急,企业不着急,其推行进程必然缓慢。而且与德国政府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比较,我国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还很小,责任履行不到位。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但只有在国家、企业、学校对其有全面的理解和合理确认其责任边界、认真履行其责任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全面推广,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者系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