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新能源的辩论精彩不输奇葩说

 育则维善余言 2016-06-10

2016年6月6日晚6点,在这个六六大顺的时刻,络绎不绝的观众齐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活动中心礼堂,见证2016年普利司通高校辩论赛在此鸣锣开战。


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的两组辩论队,就“新能源推广,更重要的是观念普及还是技术落地”展开了唇枪舌战,特别嘉宾徐卓阳袁丁作为正反方的五辩妙语连珠,再加上主持人“武汉辩帅”陈铭的巧舌如簧,令整场“新能源说”高潮迭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辩论赛现场频频爆出的金句,让在座(在站)的观众领略到了观点交锋火花四射的辩论风采。舌战长安城,“新能源说”的金句不输“奇葩说”!

接下来,就请跟随我们一同回顾本届普利司通高校辩论赛上颇有深意的金句。



对于反方二辩提出人们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时,正方一辩丝毫没有乱了阵脚,以严密的逻辑性进行反驳:“观念普及更重要的是创造需求,从而带来消费,由购买行为又带来生产力的反哺。”一语落地,顿时引发现场热烈的掌声。




在反方二辩对“新能源汽车目前连满足我们一次省内出行的需求都达不到,还要求民众为了所谓的环保观念而牺牲生活质量”提出质疑时,主持人陈铭的一番机智应对倒正好舒缓了场上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他说:“到底是选新能源车还是非新能源车,会有很多顾虑,但在选轮胎的问题上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正方四辩搬出了一套数据分析,“以北京为例,居民日常出行续航量是40公里,而新能源车至少可以开150公里”,进而质询“这是否就能满足日常需求?”反方四辩的随机应变赢得满堂彩,“说到环保,那日常出行的40公里明明都可以用城市公共交通来实现,你却非让我开一个新能源汽车,您觉得环保吗?”


正方三辩在陈述新能源汽车在性能方面和旧能源汽车存在一定差距后,关于新能源车和慈善事业的一段类比,也足见巧思。

她说:“推广环保观念,和推广慈善的观念是一样的。慈善是什么?是让我拿出自己钱包里的钱帮助别人,一开始人们是不愿意的,但随着文明开化、观念推广,慈善已被逐渐接受。这就和购买新能源车一样,通过牺牲一点眼前的利益,实现更好的未来。”



面对反方三辩设定的场景:赶飞机时遇到新能源车没电,飞机飞走了,人还在等车充电,飞机飞个来回,人还没到机场……一贯擅长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陈铭学长这次站上主席台吐槽起了航空公司,“如果真的实现新能源了,那也不必担心,因为飞机也在充电。事实上在中国这样的担忧可以少一点,在我印象中,飞机准点起飞的概率和车在路上抛锚的概率差不多。”




闪亮登场的正方五辩徐卓阳不愧是央视新闻主播,引经据典是一套套的,还深入浅出地就新能源和谈恋爱进行了趣味的比较:总结对方辩友的观点,我看到一个大写的嫌弃,也就是你再好我也不喜欢你,观念上没有接纳,你做再多的努力也没用。就像谈恋爱,我给你送玫瑰花、做烛光晚餐、在宿舍楼下弹吉他也没用,你照样一盆水泼下来,‘别打搅姐妹们睡觉!’”




针对正方五辩认为的新能源推广就是花一点点时间和一点点钱,转变一下观念,反方不仅抛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古训,反方五辩袁丁更是据理力争:“太阳能在农村得到很大的普及,连老太太都知道好用,因为不只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它还把光阴换成了金。”



关于续航里程,正方辩友说可以充电15分钟跑200公里,但反方辩友坚持新能源车的最高里程是150公里。

主持人陈铭的点评令人会心一笑,“很多人觉得续航里程关键在电池或电池技术,其实关键是看胎!在行驶消耗电能的过程中,如果花纹得当、选择品牌到位,续航里程不再是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