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镇明德小学 邹国忠 学校后勤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后勤人员的辛勤劳动,创造学校运转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环境条件,是学校顺利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它从经济上、物质上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后勤工作的质量将极大地影响和反作用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它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和谐稳定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学校后勤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 在工作中要做到环境育人、 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并取得成效, 是学校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大部分学校都只是重视了德育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的渗透,而很少涉及到德育在后勤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就有必要探讨德育在后勤工作中的渗透,从而更好的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一、全面管理观--环境育人。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环境本身应该是一门课程,其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内容,环境虽不能决定人, 但它却可以影响人,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制约学生的行为,启迪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学校应该竭力营造校园优美环境, 让学生美中求美。学校环境的优化,应该围绕着教育人、培养人和改造人的需要,并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为指导。通过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环境育人就具有这种“无声胜有声” 、 滴水石穿的作用和效果。例如:我校加强对校园已有花木、 二、全员管理观--管理育人。 1、传统的管理观认为:学校后勤工作就是修理桌椅、干点杂活,什么给花烧水除草施肥,做饭, 卫生保洁,收发信件等等,这些都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无关。要使“服务育人”成为后勤工作人员的实际行动,需要确立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的全员德育管理观。进入教育者角色后勤职工是不上讲台的教师,要坚持以文明的言行影响人,以文明的服务塑造人,以先进 的文化理念感染人。后勤管理人员要进入教育者角色,寓教育于服务管理之中,不仅需要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同时需要具有严肃性、规范性,教育性与责任感。规范性:针对后勤部门对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校园环境卫生、修缮服务等项工作,应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及操作规范,增强考核的透明度,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从而促进岗位人员的努力进取,同时在师生面前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教育性:身教胜于言教,后勤管理人员是不上讲台的教师,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就从炊事人员抓起,让他们珍惜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后勤管理部门每学期都应组织领导、老师及工作人员参加一些校园劳动,用同志们不怕脏、不怕累,抢重担,讲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学生。当我们平完操场, 粉刷完教室墙壁,修剪好花枝树木后,精心地挂上“请爱护树木”、“请爱护公物”等标牌时, 校园绿化环境就会得到自觉的维护,为同学创造了一个自觉维护校容校貌良好氛围。 2、后勤德育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管理过程的效率,而且要十分注意管理活动的效益。优质的后勤服务工作,会直接给师生员工带来精神上的喜悦,使学校洋溢着大家庭的气氛,并能提高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陶冶情操的实际效果。例如:我校定期吸收学生参与管理。在许多方面他们可求参与,渴望沟通。于是我们邀请学生代表参加伙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炊管人员为了做出符合“合理营养”的标准饭菜,宁愿自己多吃苦,多流汗而辛勤操劳的动人情景,在学生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深深地触动着他们的心灵。 使学生从中学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全程管理观--服务育人。 后勤人员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 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作用。 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后勤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努力建设一支具备育人意识、 服务意识、 效率意识和求实精神、 奉献精神、 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勤职工队伍。另外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服务育人” 宗旨。 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后勤工作虽然事多繁杂, 但是我们全体成员在全校教职工的支持和理解下, 始终贯彻以人为本、 以德育教育为先导的理念, 齐心协力为教学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我们狠抓了党风建设,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经常的政治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其工作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从德、能、 勤、绩几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评职、评优、评先和聘用挂勾,表彰先进 作者简介:邹国忠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明德小学后勤教师,电话:15843551569 邮编:135300 通讯地址: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镇明德小学 邹国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