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开头结尾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思路

 逸心茶舍 2016-06-12
考现代文阅读中针对开头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思路
 
   古人形容优秀文章,必须有“豹头、猪肚、凤尾”。在近两年的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各省市的试卷都十分重视对开头的内容的考查,2005共有7份试卷直接考了文章的开头,2006年共有6份试卷直接考了文章的开头。因此,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下面,主要谈谈此类高考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思路,希望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以文章开头为对象的设题类型及解析:
 
  优秀的开头的外在特点是“与众不同(即采用一定的恰当的手法)”或具有“异常之处”。内在特点是“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优秀的开头不论采用何种写法,其目的都是“吸引读者,引出下文”或“增强吸引力”。这也是好开头所采用的某种手法的基本表达作用。
 
具体来说,优秀的开头有以下几种: 
1、用语别致,新颖引人。
如2005全国卷一14题:
“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尽情地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附】

一日的春光

冰心

(1)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2)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3)天下事都是如此——

(4)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5)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6)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7)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8)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9)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10)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11)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12)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13)春在眼前了!

(14)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15)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16)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17)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18)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19)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又如2006山东卷(朱增泉《文赤壁》)16题第一小题: 
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接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案: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这两题都包含着一个艺术上的“异常”,显得用语别致,出人意料,从而达到强化情感,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附】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2、侧面引入,突出主旨。 
如:2005全国二卷(苏叔阳《春天的梦》)14题: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答案: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分析:侧面入笔,往往能发人深思,含蓄有味。因为,虽是侧面,却与主题、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使用修辞,领起全文
如:2005全国三卷(卞毓方《张家界》) 14题: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如:2006重庆卷(阎连科《说村落》)15题: 
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义?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分析:两题都是扣住修辞角度设题。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般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而且,使用修辞手法,其目的在增强表达的效果。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要强化的思想感情。
4、对比反衬、凸显主题 
例如:2005北京卷(史铁生《合欢树》)
19题: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侯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答案:对比手法(率真的孩子气——过度操劳)、对照效果(轻松无忧——压抑困境)、别致新颖,增强情趣和吸引力。
又如:2005广东卷(肖铁《壶口的黄河》)16题:
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领全文。
分析:对比反衬是散文开头常用的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碰到这样的考题,只要弄清要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5、铺垫对照,引出下文
2005重庆卷(韩少功《阳台上的遗憾》》
第18题: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铺垫作用。对照作用。 
分析:铺垫对照也是常用的方法,这样的写法,使得入题更为顺畅和自然。对照的写法,往往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文章主旨。 
6、类似比较,引出下文
2005山东卷(《溯源》) 18题: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案:
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
不同: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本能;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寻根溯源(可直引原文)
分析:类比写法,是比出相同,而且使用的类比对象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使表达更为生动,使读者产生与主题相关的联想,也能够引发深思。
二、如何应对以“开头”为考查内容的试题?
1、掌握优秀的文章(主要是文艺类的散文、小说、随笔等)的开头的总体特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古至今,经典的篇章浩如烟海,大部分的作者都对开头倾注了心血,优秀的开头,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突出开头的吸引力。
怎样才能使文章富有吸引力呢?从人的阅读顺序和阅读习惯看,开头如果比较新颖,具有新异性,比较能够调动读者的兴趣,陈词滥调或缺乏文采,往往会被人忽略。
    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其开头的新异性。作者在经营文章的开头时,他们突出新异性的目的一般相似,要达到的表达效果也大体相同。我们说,具有新异性的好开头的总体的表达作用必然是“增强吸引力,更好地引入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凸显主题”,万变不离其宗。
2、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了解和掌握高考在开头这一点上设题的角度。
    好的开头虽然效果往往是一样的,但为了与众不同,不同的作者又往往会避开俗套,采用别具一格的新的手法。大的方面有新颖用词、侧面入笔、修辞手法(比拟、对比反衬、类比对照)、层递引入、铺垫手法等。这些方面又可以分别加以细化。例如,“用词新颖”,可以是词语的移用,可以是通感,也可以是词性的活用,还可以是词语的仿用,以及种种修辞手法的别致的使用。从整个句子看,从整个段落看,从整篇文章看,都可以再进行更细致的分解。 
3、从三个角度看优秀的开头的表达作用。 
    作者苦心经营文章的开头,无非是要在思想感情、篇章结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达到一个最优的表达效果,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待它们的表达作用。
    思想感情方面,一般来说,优秀的开头,往往要达到“奠定情感基调”、“强调文章主旨”的效果;
    篇章结构方面,往往要达到“提纲挈领”“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制造悬念”等效果;
    语言表达方面,常常要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思考”“促人联想”“激发兴趣”等。
    只要掌握了这些角度,我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可以循路识真,找到合理的答案。
4、面对具体问题要有应对的思路。
一般说来,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有关开头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路:
这个开头有没有使用什么手法?
这个开头有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这样的手法或异常之处的使用或出现,要表达什么?
作者达到这样的表达目的了吗?
在具体组织答案的时候,一般就可以按“什么手法”加“什么作用”的形式来表达了。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针对结尾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思路

    优秀文章,肯定有不俗的收尾。在近两年的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各省市的试卷都十分重视对结尾的考查,2005年、2006年高考分别有8份、9份试卷直接考了文章的结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我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时,也必须通过对高考试卷的设题方式及答案的归纳,理清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
好结尾曰“凤尾”,意思就是要漂亮,要有味。
归结起来,好结尾的特点一般是:①含蓄,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②直抒胸臆,升华主题;好结尾的写法往往有:①呼应全文;②篇末点题;③总括全文;④使用修辞(比喻、反复等);结尾一般采用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我们对这两年的高考试卷有关结尾的试题进行一个全面整理,归纳出以下八个类型,并对应对的答题思路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1、总括全文,直抒胸臆
    2005全国一卷——冰心《一日的春光》17题:(1)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2)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什么?
答案:(1)① “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②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2)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
   又如2006江西卷——周涛《秋光里的黄金树》19题: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题的?
答案: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思路点拨:要站在全文的角度来思考,来全面理解作者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总括全文,辨证思考
    如2005重庆卷——韩少功《阳台上的遗憾》21题:根据全文,分析作者对旧式宅院和高楼大厦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答案:⑴无论是传统旧式宅院,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有它们的长处和短处。⑵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会留下不少遗憾。
又如2006年重庆卷——阎连科《说村落》19题:文章中说:“在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答案:作者的情感态度: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思路点拨:要有辨证的态度、时代的眼光、深刻的反思。结尾含义深刻的语句,必然是对全文的观点的总结或升华,因此要结合全文的观点,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3、比拟作结,理解内涵
      2005天津卷——高树瑜《看树》20题: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思路点拨:①明确位置(结尾句)及作用, ②明确修辞手法(比喻) ③明确喻体(树)的内涵④理解本句的含义。
   表述要求:根据题干要求(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全文(尤其是关键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4、对比作结,突出主旨
如2005广东卷——肖铁《壶口的黄河》20题: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案: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是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⑵ “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⑶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又如2006辽宁卷——丰子恺《杨柳》19题:“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解释。
答案:“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勃、和谐、亲切的精神。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
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思路点拨:①这两个例子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构成反衬,突出主要对象;②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尤其是对作者强调的关键词、重点词的理解。③尽量写丰富些,分点作答,但必须是不同角度的。
 5、间接抒情,耐人寻味
如2005北京卷——史铁生《合欢树》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⑴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是独特的。⑵写法的特点是: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⑶效果是: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又如2006四川卷——冯杰《乡村的瓦》17题:文章最后写了“我”与“瓦”对话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思路点拨:要把握全文,具体分析。间接抒情的结尾方式深受作家青睐,它使得情感的表达既含蓄有余味,又能强化主旨的表达,更有绵绵的情意。我们还要注意,间接抒情包括了许多类型,像拟人化、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寄情于事等。这些间接抒情的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增强情味、含蓄、强化思想感情上的作用却是基本一致的。
6、收束全文,评析优劣
 2005辽宁卷——李健吾《切梦刀》22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⑴不删好。深化主题,更好地表达感情。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对照,消解了其意义。⑵删掉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主观感情直接呈现出来,更含蓄,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贵来”一段已经表达了中心意思,结构已经完整。
 思路点拨:这样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题也还是要根据结尾段的在表达主题、情感、结构等方面的一般作用来考虑,并根据文章举例分析说明。
 7、前呼后应,线索分明,结构完整
如2005江西卷——严文井《给匆忙走路的人》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匆忙赶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相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忧愁、焦灼、忧虑。构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文题。
又如2006上海卷12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答案: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思路点拨:呼应的写法,重要从结构作用上考虑。结尾,一般是前呼后应,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线索分明,结构完整”;在思想感情上的作用深化和升华。答题时可以据此迅速思考。
8、根据原文,续写结尾
2005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12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100字左右,6分)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开放题。答开放性的题目,往往容易出现“放得太开收不回来”的毛病。因此,答这类题,要注意三点:①紧扣原文②感悟引申③言之成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