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太极拳自我纠偏的几个方法

 元亨利贞icpmvw 2016-06-12

学一套太极拳很简单,大概两三个月就能打下来。但是,学会一套太极拳却并不容易。即使是对一般的只是追求养生健身的学者来说,要真正掌握太极拳的几大要领,也是非常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那些立志学到太极真功夫的就更不用说了。

练太极拳自我纠偏的几个方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练拳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体悟、追寻太极之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老师在身边随时指导,那是最好的。倘若,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练,那就要找到一些自我纠偏的法子,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要明白,纠偏的原则。初学太极拳的自我纠偏需牢牢掌握以下原则:一是虚灵顶劲。二是含胸拔背。三是对拉拔长。四是分清虚实。五是松腰松胯。六是气沉丹田。这六个原则掌握好了,并照此练习,就能够打下坚实的太极拳基础。

那么,在以上原则指导下,用什么方法进行纠偏呢?

首先,可以镜为鉴。有练功房里的大镜子那是最好的了。没有的话,可在自己家的穿衣镜前做一些动作,对着镜子看一下,自己的动作与老师的相比,有哪些问题。室外的话,有些现代化建筑的玻璃幕墙,也是很好的镜子。

第二,可以用一些外物来规范。比如纠正违背“虚领顶劲”的动作。有的人用一本书放在头顶上,坚持练拳,保持书不掉落,这样既可限制顶偏之病,也能培育顶劲。

第三,多看网络视频。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视频给我们太极拳爱好者带来极大便利。很多大师级的高手,都在网上发表了练拳的视频,我们一定要反复观看,认真揣摩。这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很多求学者,为了一窥高手练拳,那得付出多大代价啊。

第四,同伴互相验证。有同伴一起练拳是最好了,在练拳架时,可以互相交流,指出对方问题之所在。同时,也可以练练推手,以验证自己的拳架是否合乎拳理。练架与推手是体与用的关系,倘若拳架有错,推手时弊端就会出现,易被人所制。所以,这种推手验证法,会让人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尤为深刻。

第五,要静、慢结合。只有静下心来,并把动作慢下来,方能细细揣摩,去伪存真。比如,练拳时,对胯裆部位的体悟。只有慢下来,才能体会到胯的运动和虚实之间的变化。而胯的运动,又与腰、腿、脚的变化分不开,这些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把这个问题看成一个整体来解决,那么,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也就达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