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得幸福----认识自己

 A咖创客君子兰 2016-06-12
  • 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就不能把握自己的心念
不能在烦恼生起的当下观照它、克服它
如何才能认识自己
祖师告诉我们,直下承担就是认识自己

       文明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能够在宏观上认识其他星球,乃至遨游于太空之中;能够在微观上直探物质本源,发现物质的基本组织结构。遗憾的是,这所有的一切却不能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自己。
        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就不能把握自己的心念,不能烦恼生起的当下观照它、克服它。如果我们香葱痛苦中得到解脱,首先就得认识自己。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祖师高武我们,直下承担就是认识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身体不是自己的,只是四大的假合;思维不是自己的,只是概念的延续。除了物质的身体和精神的思维,“我”是什么呢?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方才发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就是说,在我们的内心,除了妄想执着,还有清净的如来智慧德相,而这正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所谓直下承当,就是要认识奥自己本来具足的佛性。
         大珠慧海禅师参拜马祖。祖问:来这里干什么。慧海禅师说:求佛法。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抛弃不顾,到处乱跑什么。慧海禅师说:哪个是我的宝藏呢?祖说: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求呢?慧海禅师在马祖的开示直下,当下认识到自己。后来有人问慧海禅师:如何是佛?他回答说:清潭对面,非佛而谁?又如灵训禅师参归宗,灵训问:如何是佛?归宗禅师说:我告诉你,恐怕不相信。灵训说:大和尚的开示,我岂敢不信?归宗禅师说:你就是。如何是佛?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的佛性。
         佛性虽然不是我们见闻觉知的妄识,但也没离开见闻觉知。云门禅师说: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认识自己,要从能见能闻的作用中直下承当,但不可住著于见闻之相。
         不落于思维是认识自己。思维往往是名言概念的延续,是前尘影事的重现。一旦落于思维分别,住著于是非得失的纠缠中,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的本性。临济禅师上堂开示道:吃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面门出入,未证得看看。时有僧相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禅床一把抓住他说:道,道。这位僧人想了一下,师便放开手说:无位真人是什么干事。又如六祖接引慧明的公案。六祖从五祖处得到衣钵后南行而去,慧明从后追上。六祖将衣钵放在石上,慧明拿不到,于是说:我为法而来,不为衣来。六祖说:汝既为法来,可放下万缘,不要有任何念头。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慧明当下认识到自己。这两则公案都是告诉我们,只有离开通常的思维分辨,才能认识自己。
        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要从心性中去认识,心指我们现前的心念,这个心念是虚妄不实,生灭变化的。但透过生灭变化的表面,有不生不灭的心体。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了心的虚妄性,不被它的变化所迷惑,从中进一步见到自己的清净心性和真正生命。
          六祖在五祖门下悟道时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知六祖已经悟到本性,继续为他开示说:不识本心,学佛法是没有什么利益的,如果认识到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那就会成为大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无始以来,众生都是因为不认识自己,于是认贼为子,随着妄想分别,沉溺于六道之中。倘若我们认识自己的本地风光,就能熄灭烦恼妄想,不被外境的迁流变化所牵引。从而开发出生命中的智慧潜能,在根本上把握自己的命运,并进一步完善人格,如实方能得大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