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春祥:课堂拾“零”(上)

 教育繁星 2016-06-13

新课改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实现课堂的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理念的矛盾和冲突,教师既有的教学方式很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退出历史舞台。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笔者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奇怪的“零界现象”。所谓“零界现象”,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人为“归零”的极端现象。

一曰“零关注”。有一首校园新童谣名字叫《亲爱的老师看过来》,其中有这样几句:“亲爱的老师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寂寞的学生很无奈,请你不要对我不理不睬……”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课堂上遭受教师“视野歧视”学生的心声。作为一名教师,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在课堂上做到“视野关注均等”。但是,由于视野关注极限(心理学研究证明,正常人的视野关注极限为25人。超过25人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的影响,加之教师课堂站位定势等原因,课堂上时常会出现“盲区”或“盲点”。这样,在课堂上常常会有某些学生陷入“零关注”的悲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野歧视”是一种伤及心灵的深度伤害。那么,如何才能解决“零关注”现象呢?建议有三:一是落实“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二是运用“视野关注极限”理论,逐步实施“小班化”教学;三是坚持“视野关注均等”原则,掌握“视野转换”艺术。做老师的都要明白,每一个眼神都是爱!

二曰“零起点”。所谓“零起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假定学生对要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教师授课从零开始的一种现象。一次我去听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内容是“5以内的加减”。老师一会儿让学生摆小棒,一会儿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一会儿又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教学形式活泼多样。然而,我看出,整个课堂上学生仅仅是在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活动,而学生的兴趣显得淡泊,思维的投入力度不够。经过调查得知“5以内的加减”学生在幼儿班多数已经学会。但是,教师却没能关注学生这一认知前提,只是坚持“教教材”。学生对司空见惯的内容怎能产生兴趣?已经学过的缺乏挑战性的知识又怎能调动积极的思维参与?“零起点”带来的很可能是“零兴趣”和“零思维”。实际上,学生学任何一个知识,都不可能从零开始,有些学生可能知道一点,有些学生可能知道很多,有些学生可能都会,有些学生可能比教师要教的内容知道得还深一些。如果教师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那么,教学安排的起点就可高一点,在教学创新上的功夫就可下得深一点。这样教学效果一定更好。

三曰“零阅读”。今年我应约参加教育在线网站“小学数学教学论坛”活动。在讨论“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时,不少网友提出为了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老师一般都是采取不让学生看书的策略,便出现了课前“零预习”、课堂“零阅读”的现象。平时听课也时常会听到老师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学生只有“洗耳恭听”,课堂上读书的机会实在难得。诸君可以随便到课堂上测试,讲过的书让学生读两页,看看文通字顺者有几人?甚至有些教材学生一遍都没有读完,老师却已经教完了。“苦读寒窗”,如今成了“苦听寒窗”。人们不禁要问,书究竟是给学生读的,还是给老师教的。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本必须善读。阅读是学生学习权的重要内容。读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上教师能不能少讲点,让学生多读点书?读得好,勿需讲。“教”应该建立在“学”的基础上。课堂上教师绝不应该教100%的内容。“教”如果过多地替代“学”,“学”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而被动的“学”是低效率的。

四曰“零书写”。2002年一年当中,我听过的语文公开课,包括全国、省、市、区级研讨会的公开课总共有43节,结果竟有31节课学生整堂不写一个字,占听课总数的72%。这种现象我把它叫做“零书写”。课堂上,学写生字靠“数空”,学习造句“一口清”,听说读,全都用,咋对“写”字不钟情?这的确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病态现象。这种怪现象之所以存在,在我看来,症结有二,一是“写”为“静”。在老师看来,“静”缺乏观赏效果。二是“写”占用的时间相对多一点,安排“写”会耽误老师、学生表演的时间。现在的公开课虚的东西越来越多,对此,同仁多有非议。课堂只追求轻松、好看,难免落得形式主义之嫌。古人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尤其是语文教学,书写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写,是思维“外化”的过程。写,是思维活动的产物。语文课要返璞归真,当听则听,当说则说,当读则读,当写则写!

五曰“零生成”。有一天,我去听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七课——《爷爷和小树》。课堂上“关于小伞问题的两个追问”的案例始终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其中,一个学生提问:“‘小伞’指什么?”老师按照生生互动的原则,启发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答道:“‘小伞’指树叶。”于是,这个问题就这样结束了。紧接着又有一个学生发问:“为什么小树撑开的是‘小伞’呢?”一个学生回答:“因为是‘小树’,所以说是‘小伞’。”提问题的学生两只眼睛中仍然闪烁着疑惑的目光。这两个问题启发我们深深的思考:课堂上老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是只关注课前预设的答案,还是应关注课堂上的动态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管“‘小伞’指树叶”,还是“因为是‘小树’,所以说是‘小伞’”,这都是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我们姑且把它称作“此在认识”。“此在认识”还不等于“真理认识”。“此在认识”作为一种资源,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它,及时加以评估,并且促使“此在认识”生成“真理认识”。譬如,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便可以作如下的提升。第一个问题:“‘小伞’指树叶。”“那么,请问,一片树叶可以叫小伞吗?”学生可能连锁生成:“很多树叶”——“树冠”——“小树”。第二个问题:“因为是‘小树’,就一定叫做‘小伞’吗?”“再谈谈你的理解好吗?”“树是小了点,但是,跟伞比较它就是‘大伞’。”如此,教师的智慧就能在动态生成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在动态生成中逐渐形成。为师当谨记,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