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刘绍安造石佛像
年代:北齐天统二年(公元566年)
通高28厘米,身高18.5厘米

佛像跣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其下为方形座。佛面目慈祥,头戴冠,头后有圆形项光;身披帔帛,帔帛交于腹、搭于臂,下着长裙,裙带下垂至两腿间,中间打蝴蝶结;左手上举至肩,右手置于腰部。

座上有题记。
唐代.菩萨石造像
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残高180厘米,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菩萨体态娴雅自然,面庞丰满圆润,双目微闭,神态安祥;菩萨束发戴冠,头上发髻呈宝珠形,着宝缯,垂发披肩;颈饰项链,臂戴臂钏,上身斜披帔帛,腰间系带结花,下着裙。

唐代.菩萨石造像
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唐代.狮子吼菩萨石造像
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唐代.七佛石造像
郑州中牟出土

唐代.菩萨石造像
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唐代.菩萨石造像
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北宋.罗汉石造像
郑州出土


唐代.千佛石幢
新郑出土

唐代.光相菩萨石造像
通高233厘米 身高197厘米

造像为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颈饰宝珠项圈,上体袒裸,戴臂钏,披帔帛,系腰彩,下着裙。裙紧贴双腿垂至足面,尤具“曹衣出水”之风韵。身姿呈S形,体态丰盈,腰肢扭动,显现出女性特有的柔美之态。飘动的帔帛,挽结的腰彩,疏密适称的衣褶,舒缓流畅,展示了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清代苏轼书醉翁亭记刻石

此展品为清代的石刻。苏轼曾应开封刘季孙之请,以楷、行、草三体兼用的书体写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清康熙三十年,新郑高有闻依此而刻石。
青石质地,刻石共24方,其中13方为《醉翁亭记》内容,5方为苏轼记述写此文的缘由和落款,另6方为赵孟頫、宋广等人的题跋。
文字资料:郑州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