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心中那一盏茶

 昵称34168126 2016-06-15


生活的这块舞台上,茶是一件最寻常不过的道具。

但凡一样道具,经历了岁月的积淀,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功用。

同是一碗茶,送客时端起和知己相逢时端起,真有霄壤之别也。

就像世事难分出大小,茶事也不分大小,无论贵贱。




有讲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的雅人,

也有每天用搪瓷缸泡老叶子喝一辈子的;

有附庸茶品的,也有在茶汤里喝出名利味道来的。

说不清谁才是真正的茶客。




曾经在雅鲁藏布江边的一个小旅店里,见到一位老兄拿出朱泥小壶,青花小盅,掰下一块普洱茶自得其乐,我问他这高原上七八十度就沸腾的水能泡出普洱么,老兄一笑:管他呢,这样好玩啊。泡茶喝茶,原来也可以只为了好玩。




不同产地,不同工艺的茶,有着不同的品性,不同的品性又带来了无穷的性格想象

不同的色、香、味、形间,总能让你寻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一类茶。


绿茶在沸水中挤挤挨挨,宁静的芒绿,眼前浮现的是江南的山水灵秀。

第二泡后,芽叶安静地潜在水底,泛起淡淡的,仿佛那稍不留意就会被忽视的宁静

乌龙浓郁的香味在齿颊间经久不去,恨不得断绝视听,全身心沉浸在这芬芳之中。
红茶在午后婆娑的阳光下泛着红晕,端起茶盅的刹那,莫名的香气冲破茶汤的包容,带着一份慵懒游走周身。


白茶淡淡的,无法充盈的质感,硬拖出一丝寂寞的味道来。
一碗普洱,红亮稠厚,如醇酒般浓厚,耳边传来茶马古道上马铃叮当。茶越泡越淡,思绪越走越远。




很难想象茶与茶之间会有着那么多渗透和疏离的关系,连喝落肚里去的讲究也似是而非,这般异曲不同工,自然是各人各说了。


据说近年欧洲人到中国,有些现象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较常见的有穿着西装种田,马路边打桌球,大杯干XO等。媚洋者痛心疾首,大呼国人老土。爱国者不服,也举出洋人们把上等龙井煮出茶汤加柠檬、冰块大口牛饮的动作,来说明他们并不比国人明智。到底谁不明智呢?其实自己觉得合适,就行了。设想挥汗如雨之际,撮起一个核桃大的细瓷小盏,轻轻啜一口茶水,看着都让人着急,分明是折磨,这份看起来的雅致,倒真有点儿不明智了。




人生纷繁无常,无论什么年纪的男女都心存各自理想,一杯热茶汤诚然和人生信念没有关联,但不论身处何等境遇,茶能让思维歇息下来,在回甘中揣摩,在理性中滋养。

只要手中有一盏茶,心中就会有另一盏茶。那盏心中的茶,是每个人心中褪去浮华的奢侈。


友情推出:紫砂壶百科全书,长按3秒,免费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