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第二十三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6-16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第二十三

爱惜的问题

叔向问晏子曰:“啬123之于行何如?”

晏子对曰:“啬者,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

叔向曰:“何谓也?”

晏子曰:“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4贷,谓之啬;积多不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爱。故夫啬者,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

【译文】叔向问晏子说:“爱惜、舍不得以及珍惜对于行为有什么影响?”

晏子回答说:“所谓的爱惜,是君子的道路;所谓的舍不得、珍惜,是小人的行为。”

叔向说:“这是什么意思?”

晏子说:“称量财物的多少而节约使用,富裕时没有金钱储存,贫困时不向人借贷,称之为爱惜;积蓄的金钱很多但不能分给别人,而是用来丰厚自己的给养,称之为舍不得;不能分给别人,又不能自养,称之为珍惜。所以爱惜,是君子的道路;舍不得以及珍惜,是小人的行为。”

【说明】编者之所以记载晏子的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爱惜的问题。人们对待金钱财富有许多种态度,从人们对待金钱财富的态度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爱惜,是对金钱财富的使用上,自己很节俭,不大手大脚,不奢侈浪费,但帮助别人却很慷慨。舍不得,是指自己在奢侈浪费时,对帮助别人舍不得。珍惜,是指自己也舍不得时,对帮助别人也舍不得。其实,金钱财富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能使自己幸福快乐的工具,拥有金钱财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自己享受到轻松舒适的生活,可是当自己的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是贫困劳苦时,自己的生活也不会轻松舒适,因此,帮助别人达到与自己差不多的生活水平时,自己的生活也就轻松了,也就幸福快乐了。看着大家的笑容,你才会笑,看着大家的愁眉苦脸,你是笑不出来的。所以,“啬者,君子之道”也,舍不得以及珍惜,是小人的行为。

——————————————————

【注释】1.啬:(sè色)《管子·五辅》:“纤啬省用,以备饥馑。”《老子·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荀子·君道》:“愿悫拘录,计数纤啬。”《韩非子·解老》:“少费谓之啬。”《吕氏春秋·先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仪礼·少牢礼》:“啬黍。”《说文》:“啬,爱濇也。”这里用为爱惜之意。

2.吝:(lìn)《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易·说卦》:“坤为吝啬。”《孔子家语·致思》:“商甚恡于财。”《说文》:“吝,恨惜也。”《方言十》:“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这里用为舍不得之意。

3.爱:(ài)《管子·霸形》:“寡人不爱封侯之君焉。”《管子·侈靡》:“爱气之潜然而哀,胡得而治动?”《老子·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论语·八佾》:“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礼记·表记》:“爱莫助之。”这里用为珍惜之意。

4.假:(jiǎ贾)古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管子·法禁》:“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管子·四时》:“发故屋,辟故窌以假贷。”《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韩非子·十过》:“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代虢。”《礼记·曲礼》:“假尔大龟有常。”《广雅》:“假,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