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澄怀观道 2016-06-20

昨天,小编写了一篇【矮】和【射】,涉及到了高晓松,各路大神纷纷发来回复,小编心里好怕怕啊!!!

咱们都是上过幼儿园的,不然也不认识字啊。

苏东坡说,人生忧患识字始。

识字了,确实挺可怕的!!!智者见智,喷者见喷。

但是,识字要明理、明礼,咱们就事论事,不涉其他。

==

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两个链接,看看。

高晓松,你说错了,改正了没?

射(ai)矮(she),仓颉造字,打了个盹儿 【民间故事】

今天,小编还想讲一个字,与郭沫若有关。

小编只讲字,不涉及郭沫若的那些女人。

先从初中的历史课本开始。上图。小编用红线做了标记。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这是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讲到了【司母戊鼎】。

小编上学时,也学过,印象特别深,因为考试有填空题,一个空得一分。

还有一个是四羊方尊,也是大名鼎鼎的。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这【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青铜之王”、“镇国之宝”美誉,为国家一级文物。

考古工作者经过一番研究,根据铭文可知,这个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妇妌而制的祭器。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

注意,注意,郭沫若先生出现了!

郭沫若先生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于是,【司母戊鼎】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但是,这一命名一直有争议,关键就在这个【司】字!

有人说,这不是【司】字,应该是【后】字,应该叫【后母戊鼎】。

来看看,司,后,的字形变化。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看起来,甲骨文的司、后,就左右反了反。

难道真是郭沫若认错了??

说实话,郭沫若是个人才,对解读甲骨文也有一套。

比如,他说,数字源于手形。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可以用手形表示,比如,在某些地方,买东西,谈价格,双方手伸在袖子里【捏码子】,就是用手形表示数字的。

叉开一句,一万的万字,甲骨文是一只蝎子。

接着讲【司母戊鼎】。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已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到2011年,央视新闻频道播了【后母戊鼎】。

为什么呀?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它为“后母戊鼎”了。

甲骨漏天机:郭沫若认错的字,改过来了

其实,甲骨文出土了不少,但被破解的还不多。

正确的解读,总在各种专家的努力,一步步走近真相。

哪怕是郭沫若这样的牛人,他的解读也不一定对。

甲骨文被世人所知,源于清朝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生了病,买了甲骨。

龟甲入药,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漏天机】。它确实是泄露天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