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道文章---太极心法(一)

 小功架 2016-06-20

师云:修为在心。也就是明确地告诉我们,太极拳的修为,实质是心的修为。修炼太极拳离开了心的修为,是无法迈进太极拳最高圣殿的。因此,师亦云:练拳靠悟。何谓悟?师曰:悟即吾心。

   何谓心?太极拳道所言之心,既不是指人体之器官,即人的心肝肺的那个心,也不完全等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或进行认知活动的那个心。其所言之心,是使人无欲无私、勿忘勿助、清净空明,如老子所说:“虚其心,实其腹”的那个心;又如孟子所主张的“存心养性”以“养吾浩然之气”的那个心;也是禅宗告诫人们顿悟而明心见性、即心即佛的那个心。假如朋友问:如果真有这个心,这个心应如何定义,或如何定名?我不知道心的准确定义,也无法用我们的语言对心进行定位;但我知道,无论老子还是孟子,无论道学、儒学还是释迦所言之心,都是要在抽象与具体中,在理性与感性中,在推理与妙想中,在正向与逆向中,在明确与模糊中,在实有与虚无中,超越其对立,追寻同一、归一、统一,而达至圆满的内心世界。如果非要给心定名,似乎可以称之为精神世界,或者干脆就将心称之为道;心即道,道即心。太极学子更可以理解为:心即太极,太极即心。

   何谓心法?修为就要有法,修心之法即为心法;太极心法就是遵太极拳道而修养自心之法。这里所言心法有两层含义。其一为方法;其二为法则。我个人认为,就太极心法而言,其法似乎重点应该是指法则。因为太极拳道之心法,其特点是心无常心,法无定法,非心非法,故有则即法。正如拳论所言:功夫无息法自修。太极拳心法是统领太极拳修为的根本大法,是不容随意更改的法则,或许可以称之为太极拳王国的宪法。而方法是个性化的范畴,每个修炼者都可以、也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法。当今有些太极名家把行拳走架时,如何配合形体动作的心中所思、意念所注,称之为心法,我个人认为似乎不妥。不论是手擎小气球也好,或是意想把小气球按潜到水下也罢,这些所念所想,只是修为当中的一些具体的小的技巧和方法,不应该是太极拳道所言之心法。因为太极心法是由道而生的最根本、最本质、最深刻的法则,而不是表面的、现象的、个性的、具体的想法、念法或做法。太极心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统领并体现在太极拳领域的各个门派,因此超越杨式、陈式、吴式等各个派别,更不属于哪个人。它或许只从属于太极拳道。

   有同道会问:你把太极心法称之为太极王国之宪法或根本大法,那么这心法是不是非常的深奥与神秘呢?在此我首先要说明一点:太极心法既不深奥,更非神秘。所谓太极心法绝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也不是神神秘秘的玄学,更不是抽象离奇的幻影。恰恰相反,正是前辈先人通过挖掘与传承,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归纳提炼出完整系统的太极心法,使原本深奥神秘的拳理,变得浅显易懂;使本来抽象模糊的拳义,变得形象具体;使最初繁杂含混的方法,变得简单可行。总之,正是太极心法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把“十年不出门”的太极拳,由难变易,由深转浅,由繁成简。因此,要想在太极拳的修为中,登堂入室、攀登高峰,只有一丝不苟地学悟太极心法。遵心法而修,循心法而为,才有入门登峰的可能。正因为如此,太极心法多年来被门里的人视为密不外传之法宝。

   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教拳成为了生存的职业与谋生的手段。因而,把太极心法藏而秘之,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所谓之密,是人为所致。时至今日,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要把太极拳这个民族文化之瑰宝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就要去伪存真、揭密示人、共同勉学。如此才能在太极拳的修为中无愧祖宗、无愧后人、无愧吾心。

   言归正传,何谓太极心法?师曾秘训:“一求三修即为心法。”何谓一求?即:处处求中。何谓三修?其一,反向修义;其二,假借修真;其三,层层修分。关于这一求三修的具体内涵分述如下。

   一、处处求中

   关于一求三修的太极心法,本人依据自身学悟的体会,用今天的词语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即处处求中。为什么把求中视为太极拳修炼中的核心呢?如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开篇即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师亦云:“无过不及者,中也。”因此,在太极拳修炼中,不管是练习基础功法,还是盘拳走架;无论是揉手听劲,或是打手搏击,毫无例外,都要时时处处遵循无过不及这个唯一准则。可以说王宗岳先师《太极拳论》通篇阐述的核心就是无过不及。“人刚我揉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是在论述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依然是在论述无过不及。因此,我们可以把太极拳的修炼过程归结为无过不及而求中的过程。

   关于中,在太极拳道《何谓中》篇章里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但在这里我想重点阐述一下求中作为太极心法之核心,她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我们知道,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以阴阳学说与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武术拳种之一。她最重要的特点是充分而完美地体现了中国道家思想中古典的辩证哲学。分阴阳与合太极,就在这一分一合之中,运用并展示出阴阳之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统一与相互变转的根本属性。在传承着几千年前远古母系文明的《老子》中,就用了极为精妙的文字,对这个辩证思想做了深刻的论述,这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用了形象而精辟的“相”诀文字,明确地指出任何事物有这一面,也就有另一面;而且这两面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相依待而存在,谁也离不了谁,要这个而不要另一个,根本是不可能的。难是对易而言,长是对短而比,高是对下而说,前是对后而论,……。正是遵《老子》学说而作的《太极拳论》清楚地告诉我们:“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有些太极名家总结出了太极拳的特点:以小搏大、以慢制快、以少胜多、以柔克刚……。诚然,这些确是太极拳的特点,不容质疑。可是,它只是揭示了小与大、慢与快、少与多、柔与刚等等阴阳矛盾相对立的一面,是不全面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另一面。同时,这一面与另一面还保持着相互变转的关系。依据阴阳相济的这一根本法则,秉承老子的相诀文字,我的太极拳传承的前辈们总结出了太极心法“相字十六诀”,即:“松紧相适、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轻重相出、曲直相依、起落相成、前后相连、左右相系、上下相随、大小相含、多少相存、内外相融、开合相寓、动静相因、有无相生、虚实相伴。”相字十六诀可以说基本上较全面而系统地把太极拳所涉及的从外到内、从形到神、从方位到行功等诸方面对立统一的关系,做了具体的表述。这相字十六诀寓意深刻地指明了练太极拳时,只练松而否定紧,只找柔而排斥刚,只讲慢而丢失快,只要轻而抹煞重,只有曲而忽视直……都是有悖于太极拳阴阳相济这一根本法则的。相字十六诀告诉我们,在太极拳修炼中,既要松,也找紧;要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相适。这里所言松紧相适,就是松多则懈,紧多则僵;松与紧不多不少而适中,即松与紧无过不及,也就是松紧求中。同理,刚柔相济就是刚少则软,柔缺则硬;刚与柔无过不及而刚柔求中。同样,快与慢、轻与重、曲与直、大与小、动与静、虚与实……都存在着对立统一而求中的关系。

   或许有朋友问:依照相字十六诀所言求中而修炼太极拳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师曾谆谆告诫:“松紧求中而沉,轻重求中而稳,曲直求中而弹,刚柔求中而韧,快慢求中而匀,内外求中而整,虚实求中而灵,有无求中而变。”因此,处处求中就可以归纳为八个字:沉稳、弹韧、匀整、灵变。此八个字就是求中在太极拳修炼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求中之结果。

   处处求中是太极心法的核心法则。在太极拳修炼中要处处求中,就必须做到心里有中;要时时处处把握着“中”这把无过不及的标尺,去检验、衡量自身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要把自己的身心内外聚敛在“中”这个核心点周围。这样你就可以摒弃那些:松对还是紧对、柔好还是刚好、快点儿还是慢点儿等等混乱杂念的干扰。你会发现处处求中时反而觉得行拳走架、听劲摸手有了遵循;散乱变集中了,复杂变简单了。当用求中这把钥匙打开了太极拳奥秘这把锁,你会真正体会到:松也不对,紧也不对,松紧适中才对;柔也不好,刚也不好,刚柔相济而中最好……。你才真正悟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名言之理;真正迈进“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之太极神奇的妙境。

   二、反向修义

   反向修义是太极心法三个重要基本点之一;也是在太极拳修为过程中,对太极心法最主要的方法论诠释。可以说修炼太极拳离开反向修义这个法则,将无法迈进太极拳核心之门;背离或不能正确运用反向修义法则,确是不少修炼者经过几十年练功仍不入门的原因之一。师云:“拳重在悟理明义,明义贵在反向修为。”

   应该说反向修义这个法则,既不是太极拳派生,更非太极拳独属,而是宇宙万物运行发展规律的必然。太极心法所言之反向修义,是依据太极阴阳论与太极拳道而产生的重要修心法则。我们知道,阴阳论是我国古典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她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消长、相互变转、相反相成的运化规律。万物本源之根本就是老子所言之道,而太极拳正是以拳之形式体现和反映着道的实质。可以认为,道之所有品质和属性,均无一例外地能在太极拳中完整展现出来。

   做为太极心法的基本法则,反向修义关键在“反”字。综观《老子》会发现,老子所论之道具有自然而流动性、无限而永恒性、复归而循环性、逆向而否定性。“反”是复归而循环性与逆向而否定性在道中的具体体现。细读《老子》不难发现:“虚其心,实其腹”;“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曲则全,枉则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大直若曲”;“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等等立论,无一不贯通着“反”这个逆向而否定的法则;无不显现着“反”揭示了事物物极必反与复归而循环的本质。

   宇宙万物均是存在正反两个方面,或者说整体=正面+反面。正与反相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体。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大多是事物的正面,因为正面是外显的、实在的与表浅的;而反面是隐含的、虚化的与深厚的。这种多年习惯使然的片面性,使得多数人在做人处世的行为中,抓局部失整体、看表面丟本质、顾前面落后面。而道告诉我们要抓大放小、由表及里、从前至后。“反”既然是道的重要属性,她必然也就会体现在太极拳修为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反向修义法则以三种属性完整而系统地贯穿在太极拳修为的过程中。其一:阳由阴生与阴自阳出,即阴阳互为其根。首先,让我们以太极拳修炼中轻与重这一对立关系为例,来剖析一下互为其根这一属性。《太极拳论》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可为什么许多练拳者轻灵未得,反而在盘拳走架时一举动则全身俱显轻浮;与人打手时,出手则轻率妄动、轻飘无根。此病之表象是轻浮、轻率与轻飘,而病之根源实则是未得“重”之过。正如老子所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以他特有的逆向思维,一针见血地阐明了重与轻、静与躁是相反相成、互为其根的辩证关系。他告诫人们,君主治国安邦与平民处世做人时,轻失去重则失去根基,必然会轻率行事、轻浮妄动、轻薄待人而注定失败;动离开静则躁动无主,必然会急躁盲动、浮躁冒动、焦躁乱动而导致失衡。因此,在太极拳修练中要避免轻而失根之病,就必须遵太极心法反向修义之法则:轻必须出自于重!要在求厚重时而得轻灵;就是欲得轻灵要反求厚重;要把练轻求轻的练法改变为练重求轻。这就是反向修义。如此,才能做到拳谚所云:“练得千斤体,用时四两功”。可见,厚重为体,轻灵为用。厚重为根干,轻灵为枝叶。根深才能叶茂。诚然,在太极拳练重求轻的修炼过程中,既要轻而不浮,还要重而不滞。要轻重相出而中,如师所云:“轻而不浮则灵,重而不滞才厚。”

   厚而重是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根基。厚重是由积蓄而得。在与人打手中,如何才能搭手瞬间就发人于丈外呢?师曰:“能蓄能发”。《拳论》云:“蓄而后发”。由此可知,发人的关键在于能蓄;要积而厚之,蓄而重之。如何能蓄呢?师亦曰:“轻灵能蓄。”如是可见,轻灵是为了积蓄;轻灵才能走化自如。能走化才能存蓄;能存蓄才能发打。正像水库蓄足水后,开闸放水才能发电。因此,如同重为轻根之理:蓄为发根,能蓄能发,蓄而后发;发而即蓄,有蓄有发,不蓄不发。正如《老子》所论:“早服谓之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老子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要重视积蓄充足的后备力量。同时慎用积蓄,厚积而薄发:四两可行,不用半斤;一分刚好,不多半厘。且随用随蓄,则后劲无穷,必胜无疑。

   因此,在太极拳修炼中,正确运用太极心法反向修义之法则,就能完整系统的理解并掌握轻与重、发与蓄、开与合、化与打、聚与散等诸元素相生相出,互为其根的真义。

    太极心法反向修义法则在太极拳修为中始终贯穿着三种属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其一,是阴阳互为其根性。本篇将重点阐述其二:阴阳否极必反(返)性。

   太极阴阳论清楚地揭示了宇宙万物阴极而复阳、阳极而归阴的运化规律。而这一规律在太极心法反向修义法则中,以阴阳相反相成,否(物)极必反(返)的属性完整而系统地贯穿并体现着。如《老子》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意寓深刻地告诉我们:万物之运行规律,不就像是和拉弓一个道理么?抬弓过高就应该向下低些;抬弓低了则必须向上举些;力大弓弦过紧,就需要减力使弓弦回松些;力欠弓弦过松,就一定加力使弓弦绷紧些。在这里老子形象而具体的用张弓之高与低、松与紧来隐喻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相成而否极必反的属性。拉弓的目的是放箭,因此张弓高了要降,低了要抬,力多则减,力小需加。这样才能做到张弓稳定、平衡而准确;才能弓满如月,张弛衡稳,一箭中的。

   综观王宗岳先师《太极拳论》中谈及内劲仅一处,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拳论清晰地指出了劲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然究其本质实则仅有二劲:蓄劲和发劲,或称之为阴劲和阳劲。如师所云:“内劲者,一蓄一发也。”在拳论中,王宗岳先师也如老子一样,将抽象莫测的内劲形象具体地喻为张弓放箭。他告诉我们太极拳所求之内劲正是由这一张一弛、一紧一松,一蓄一发而生;在张与驰、紧与松、蓄与发相适而中且相反相成中,太极内劲有得。或者言之,拳中内劲是张时反求驰、紧中反求松,驰时要找张、松中要寻紧的产物。因此,在太极拳修为过程中,只有深刻地认识反向修义法则中阴阳相反相成的属性,正确地遵循运用这一属性,无论走架盘拳或摸手听劲,均应做到反寓其退而进、反寻其紧而松、反问其柔而刚、反求其虚而实。如此,太极神奇之内劲即在这进进退退、刚刚柔柔、松松紧紧、虚虚实实的相反相成之中孕育而生。

   由此可知,事物总是在朝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行进。否极必反或物极必返才是事物发展之必然。如同四季之冷暖:冬季冷至三九,必会返暖;夏时热到三伏,一定转凉。更如月盈则亏、夜黑昼明、水满则溢、雨过天晴等等自然界之万事万物均遵循必返法则而行。既然必反,就必须防反。比如寒则添衣、热则减衣,这是遵循规律而添减;但请注意:添减过头,也依然遵必反法则而向相反结果发展。添多添早会捂而生疾;减早减多仍会受凉而病。因此,我们的老祖宗在遵必反法则的同时,处处防反,即:要重视必反法则的另一种倾向;总结出了在适时适量添减衣衫的过程中,还要春捂秋冻的经验。

   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明知必反,却还反着来。明知吸烟有害,却烟不离手;明知贪则必亡,却仍贪得无厌,最终落得身败名裂。日常生活如此,在练拳修为中同样犯此毛病。在行拳走架中本应遵循: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实互转;松极转紧,紧极归松,松紧相变之原则。可是,有些人却非要背道而驰,坚持所谓:实要实足,虚要虚透;有松无紧,大松大柔。这是多么明显地违背了太极阴阳理论的错误练法。试想,与人打手时,左右脚前后分立,如左为实脚而实足,右为虚脚而虚透,左实右虚,实足虚透而分家独立,把自己的虚实清楚而分明的展示给对方。请问,在这种情形下,虚实如何变转?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又如何能做到?如此的虚实分家,就必然把自己的命脉拱手交给了对方,岂有不败之理?

   在太极拳的修炼中,如师所云:“补虚难。”行拳走架中,逢多必缺、过之不及。修炼的关键就在于:缺则填、少则添、虚则补。可是,把填理解为增,把添认为是加,把补等同于满,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反而求之,即:填要舍、添需放、补能给,此乃太极拳与人打手之真义。然而,亦如师云:“舍己难。”君不见本应将己身平松放落、与地相和,却偏要五指抓地、足下生根。君不见原是舍己从人、沾粘连随,却反而不舍不给、非丢即顶,产生顶抗丢偏之病就在情理之中了。只有舍得给人、舍己从人,才能无过不及而中;相济而中才能从人仍由己。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可见,天之道,即事物的本源,应遵多则减、缺则补而趋平衡求中之原则。然而,人之道,即常人的习惯,却时常相反。在现实中,既然人对天经常反动,那么,就让我们遵循这样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公式,即反之再反、否定之否定,不就在反而又反中获得了正确的结果吗?因此,在太极拳的修炼中,改变自己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就必须针对习惯相反而求。只有这样,坚持知反、遵反、防反而反向修义之法则,才能悟真道、修真心、练真功,而在太极高峰的攀登中,登堂入室,有所真得。(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